• 我的订阅
  • 健康

迟宽国种粮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6 00: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记者 莫 娟 文/图

阡陌纵横,禾苗泛绿。

走进昭阳区苏家院镇双河村,规整连片的田地里一片绿油油,“远道而来”的流水经过纵横交错的灌溉渠流向田里,“哒哒哒……”农机技术人员熟练驾驶插秧机在田里来回穿梭,驶过之处,一行行秧苗整整齐齐地挺立在水田中。秧苗随风起舞,一片生机盎然。

53岁的迟宽国指了指不远处的村子,这个盛产“贡米”的地方叫木瓜林。在清朝嘉庆年间,地方官员选送此地大米进贡皇宫,米香醉人、口感软糯,被定为贡米,从此木瓜林“贡米”声名远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迟宽国守着这片稻田已22个寒暑,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他种植的贡米市场价卖到每公斤6元,供不应求的场面令他自豪又满足。

从“走出去”到“回乡来”

从粗壮的手指,布满老茧的手掌,可以感受到迟宽国这一代种粮人的底气。刚接完一个电话,迟宽国的手机又响了。“这几天,水库放水,要抓紧时间把秧苗栽上,农时不能耽误。”挂断电话,他便立刻动身。

齐刷刷的秧苗拔节生长,使出浑身的劲往上蹿,迟宽国喜滋滋地走在田埂上,那高兴劲儿甭提了。小满节令将近,他奔波在田间地头,犁田、耙田、拔秧、插秧,确保一个环节都不落下。

时光回溯,少年时期的迟宽国因家境贫寒曾遭受旁人的冷眼与嘲笑,被看不起是常态,他总想着走出大山,做一番“有出息”的大事。高中未毕业,迟宽国便出门闯荡,从事过许多工作,一路跌跌撞撞,吃过不少苦头,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为人忠厚、踏实肯干,迟宽国学到汽车驾驶技术后,从事运输,辗转全国各地,为自己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日子充实而忙碌,然而亲人和家乡的牵绊始终萦绕在心中,他想带动乡亲们富起来。

父辈们一辈子没有走出过村庄,一直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这几年尽管村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村里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投资者,但村子并没什么改变。加之村里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肥沃的土地也因少种少管而不能种出好粮。一想到其他地方的种植早已机械化,而父辈们还像他们年轻时那般用长满老茧、布满血泡的双手挥舞锄头刨土为食,迟宽国便萌生了回家乡发展的念头。

离开土地,外出打工,命运的牵引还是把他带回了双河村。

走南闯北的迟宽国吃过不少地方的大米,可总觉得赶不上家乡这片土地种出来的味道,在海拔、土壤、气温等综合条件下,这里产的大米色泽半透明,颗粒饱满,口感香糯。这么优质的产品却发展迟缓,嗅到商机的迟宽国于2001年回到家乡双河投身农业。

从门外汉到种粮专家

有了方向之后,迟宽国流转320亩土地,虽然在农村土生土长,但是要亲自打理农田,迟宽国显然还是门外汉。

种植之路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顺畅,由于缺乏种植管理技术,承包耕地的头三年,他吃了不少苦,种植的大米滞销,没有市场渠道,到处碰壁,还亏了不少钱。为了把大米卖出去,他和妻子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挨家挨户推销、赠送。

妻子李宝萍本可以过着安稳无忧的生活,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放弃了城市的生活,彻彻底底成了一个农妇,两人也经常因意见不合吵闹。“那段日子实在是太苦了,驮着大米四处推销,我也曾劝过他放弃,但是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他的这股韧劲打动了我,后来我也全力支持他的事业。”李宝萍说。

虽一路艰辛,迟宽国却没动摇。他把更多精力和心思放在培育优良品种、摸索栽培方法、试验耕种、土地改良、参加展会推介等方面。

迟宽国痴迷于农业科技,购买了大量的农业知识书籍,又经常请教农学院的专家,通过试验,适合木瓜林地理和气候的“云粳37号”“滇优2号”更能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他开始种植这两个品种的水稻。随着田地的不断改良和耕作条件的改善,他的水稻基地逐年实现增收,群众看到效益后便争相效仿。于是,他带头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

迟宽国积极探索优质水稻绿色高效种植与稻田养鱼、养鸭,不施用化肥,也不需要锄草,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避免了农药、化肥污染,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增加了经济收入。水稻、谷花鱼、生态鸭及鸭蛋都是绿色生态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合作社立体种植养殖的技术日趋成熟,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促农增收的效果十分明显。

“这些年来,各级各部门对我的支持很大,惠农政策一项都没有落下。缺少资金,政府帮忙协调贷款。没有技术,农技部门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我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迟宽国说。

岁岁耕耘,丰收的喜悦让他从此专心种粮。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每到农忙季节,许多人都很难请到帮工。然而,其他地方已经用机械耕作了多年,昭通却一直用牛耕。用牛耕作劳动强度很大且效率低,用机耕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他把目光聚焦到了农机上。

不同于父辈们传统的种粮观念,迟宽国认为,农业要想做大做强,需走机械化农业生产道路。下定决心后,2004年,他花费14万元购置了一辆“福田710”拖拉机。说起购置拖拉机的情形,迟宽国自豪地说:“这在当时可是昭通私人的第一台大型农耕拖拉机,我们可以解放双手了。”

有了拖拉机,迟宽国有了更多“想法”。他喜欢种地,开着先进的农业机械,“轰隆隆”耕作种粮,看着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他觉得自己干了件很光荣的事,他想带动更多的专业机手,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种植步伐。他开始替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开展农机作业赚取工钱,效益显现。

2012年,他牵头成立了昭阳区增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围绕粮食生产机械化,不断购置新机具,扩大服务范围,实现了育秧、插秧、植保、收割、销售“一条龙”管理。这些机械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率,迟宽国种粮更有信心了。

2019年,迟宽国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余亩。规模上来了,要想提升效率和产量,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

“一人配药,一人遥控,很快就完事了,15分钟可喷洒50多亩地,如果用人工的话,一个人一天最多喷20亩地,需100个工人才能完成。”迟宽国说,使用无人机喷洒不但经济,时间成本也大幅节约,省下来的劳动力还可以干别的事。

现代化农机轰隆作响,种地再也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前种粮全是靠天吃饭,现在装备齐全,土地集中连片后,机械化作业效率更高了。”迟宽国感慨道。

“智能”“勤劳”是迟宽国谈及如何种粮时提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

迟宽国还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育苗、插秧、施肥、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割等全过程社会化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效率低下问题,提升农户种粮效益,提高水稻种植专业化、产业化水平。

双河村党总支书记付金彪说:“村里先后来了不少投资者但都没有成功,在迟宽国的带领下我们的木瓜林贡米逐渐打响了品牌,实施了从生产到销售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推动了双河村农业规模化发展。”

良田陌上,累累硕果。迟宽国已实现从依靠经验摸索的“会种田”到机械化、智能化的“慧种田”转变。这些年,他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种粮大户”荣誉称号;他组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原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头衔和荣誉不少,但在迟宽国心中,自己始终只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种粮人。

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但未曾带走他对农业的热忱与梦想。迟宽国坚定地认为当农民、干农业、种粮食,不仅有着光明的前景,而且这前景宽广无垠。他青年时憧憬的现代农业图景正在广袤的昭鲁坝子上成为现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遵义 丰收满园香 百姓笑开颜
...亩水稻陆续成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为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确保颗粒归仓。近日,记者走进红花岗区海龙镇贡米坝区看到,金灿灿的水稻长势喜人,微风拂过,
2023-09-23 05:30:00
贵州贡米村:“三步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式建起农机队伍,购买联合收割机,让村里的水稻实现了机械化收割。村里还专门建了一个3600平方米的晾晒场,供村民免费使用。夯实基础后,贡米村的第二步是让观望的村民看到实效。当地
2023-07-27 20:42:00
借“机”生产 “藏”粮于技
...的关键期,与往年靠人工育秧不同,西林县开始大力推广机械化育秧技术。该县农机部门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水稻机械化育秧服务,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让农民“藏”粮于技。5月24日
2023-05-31 08:30:00
镇宁马厂镇:机械化高效收割 助力水稻“颗粒归仓”
...收割机的高效运作中,按下秋收“快进键”,高质高效的机械化农业生产确保今年马厂镇张官村“颗粒归仓”。机械化高效收割,助力水稻“颗粒归仓”。在马厂镇张官坝区,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
2024-09-27 09:42:00
“一谷清流”俏四方
...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水稻生产“不落地”的全程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模式。延伸服务,增强实效。合作社2021年开始尝试粮食加工,2022年1月4日,合作社拿到为期5年的食品生
2024-01-20 01:01:00
...省级以上立项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州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到282个,乡镇覆盖率达100%。创建省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11个,油菜生产
2024-01-26 06:26:00
新主体 新方法 新农机——贵州秋粮丰收“密码”一线观察
...破碎限制了大中型农机在贵州的使用。如何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率,一直是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此,贵州近两年掀起了一场推进“农机上山”的热潮,一方面贵州各地陆续开展高标准农田
2023-10-12 17:39:00
旬阳市石门镇:稻田披新绿
...,通过引进良种良法,实施精细化管理,采用人工种植与机械化收割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石门贡米”绿色种植新路子。在王家坪村建成占地2500平方米的石门贡米厂,从筛选到脱白,进
2024-05-22 07:18:00
...品,全力抓好水稻生产的指导服务和农资保障工作,推行机械化水稻育秧技术,邀请农技专家结合技术需求到田间地头“传经送宝”,及时解决种植户在水稻育秧上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全年粮食丰产
2024-05-14 06: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久咳不愈,如何从根上调理?中医儿科有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鲁网11月14日讯为啥娃的咳嗽总反复?咳嗽起来老不好?如何才能从根上调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小儿咳嗽门诊,以“温和辨证
2025-11-14 17:33: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醒脑开窍”特色疗法治疗耳眩晕
耳眩晕:因内耳病变引发的眩晕。核心症状:旋转性眩晕,常伴随听力、平衡及自主神经相关表现。发作时多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某一方向旋转
2025-11-14 11:28: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夜晚为何多梦?揭秘梦境背后的健康暗示
深夜,有些人却总是在睡梦中辗转反侧,梦境连连。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晚的梦境仿佛播放了一部长篇电影,醒来时疲惫不堪
2025-11-14 10:57:00
东城中医医院刘玉荣医生:通鼻窍、健脾胃、扶正气,助您安稳度秋冬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让防御功能减弱。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面临复发的可能
2025-11-14 10:57:00
新选择,超声也能查胃肠!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上新喝杯“糊糊”就能做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鲁网11月14日讯为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需求,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医学中心正式引进并开展“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新技术(以下简称“胃肠超声造影”)
2025-11-14 10:22:00
血脂报告单上“↑↓”符号,哪个指标风险大?
许多人在拿到血脂检验报告单时,最关注的是报告单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其中一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紧密相关
2025-11-14 06:49:00
掌握糖尿病足早期信号 这5个部位要重点检查
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前来医院就诊的情况并不少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2025-11-14 06:49:00
“大脑重启”不是科幻片:MECT治疗室里的“无痛升级”全记录
在精神科治疗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大脑重启”的治疗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它就像给大脑做一次精密的“系统升级”
2025-11-14 06:49:00
咳嗽总不好?中医辨“寒热”、西医查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相信许多人都经受过咳嗽反复发作的困扰,持续咳嗽不仅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还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2025-11-14 06:49:00
便秘太难受,可试试这些方法改善
蹲厕所半小时,腿麻了还没动静,你是否也被便秘缠上过?其实便秘不只是排便困难,长期忽视还会导致腹胀、口臭、皮肤变差,甚至增加痔疮
2025-11-14 06:49:00
中医如何看待腰椎病的成因以及预防
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腰椎病的成因有独特理解
2025-11-14 06:49:00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