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容斋随笔》:宋人笔记中的翘楚(子曰诗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08:4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严光,是个高洁的隐士。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地方官时,因为敬佩严光的为人,修建了严先生祠堂,并为之作了一篇文章,最后说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一位叫李泰伯的人看。

李泰伯说:“这文章肯定会成为名作,我想冒昧地改一个字。”范仲淹不安地搓手请教。李泰伯道:“‘云山’‘江水’这些话,在意义上非常大,用‘德’字承接不住,换作‘风’字如何?”这么一改,就变成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一听就佩服得很。

这个一字之师的故事,出自《容斋随笔》。这是一部以考证辨析古书为主而兼记事、议论的笔记,包括《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74卷,后人用《容斋随笔》作为总称。

笔记这种写作体裁,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多讲些神鬼故事,到了唐代加入了很多现实生活的成分,荒诞色彩大减。到了宋代,笔记的考证味道占据了主流。《容斋随笔》就是代表之一。

像“一字之师”这种小故事、微考证,难以推演成大块文章,写成笔记最合适。古人读书有所收获,有所发现,就记下来。日积月累,规模也不小。因为都是平时思考的吉光片羽,加上并非经史著作、高头讲章,作者往往下笔轻松,读起来自然清丽可人。值得一提的是,笔记文章一般都篇幅短小,七八百字一篇,适合当下的碎片化阅读。

《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1123年—1202年)从小就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在中央做过官,赴地方上过任,外交也干过,国史也修过,是位经历丰富、学识广博、思维活跃的读书人。他在《容斋随笔》自序中说:“我老了,也懒了,读书不多,想到什么就记下来,无所谓先后顺序,所以叫《随笔》。”

怎么个随笔法儿呢?比如洪迈在读书时发现,一个知名的好做法往往并非首创,而是有所本。以大家都熟悉的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为例,其实商鞅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吴起在魏国的西河为官时,想取信于民,在南门外立起一根木柱,发布命令说:“如果有人能推倒木柱,就让他当大官。”百姓互相议论,认为是假的。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推倒了木柱,吴起便任命他为上大夫。从此之后,百姓就信服了吴起的赏罚。商鞅对这个故事不会不熟悉,于是就有了他悬赏搬木头的“盗版”做法。

这种有意思的考证很多。因此,《容斋随笔》写成16卷后,被人刊刻出来,传播很广,以至于传入皇宫。宋孝宗看了赞叹道:“这书里有很好的议论啊。”得到皇帝认可,洪迈就《续笔》《三笔》《四笔》《五笔》这么写了下去。写作态度仍然是如他所说:“就是在闲暇寂寞之际,捉笔为文,随着兴趣写哪儿算哪儿,意思到了就行,自己开心就好。”

可以说,洪迈写《容斋随笔》一直秉持这种“不给自己压力”的原则,越老写得反而越快。第一部《容斋随笔》写了足足18年,《续笔》用了13年,《三笔》5年就完成了,《四笔》连1年都没用完。《五笔》没有结束写到第十卷,洪迈就去世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此书:“其中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凡意有所得,即随手札记,辩证考据,颇为精确。”给出了“南宋说部,以此为首”的评价。

洪迈的考证很接地气,比如他很关注日常用语的含义问题。他发现,有一些古代词语,后世因不常用而产生误解,对此便多加留意考证。

在“宁馨阿堵”条中,洪迈说,“宁馨”“阿堵”是晋宋时期语言中的语助词,后人只看到王衍指着钱说:“把阿堵物拿开。”又看到山涛见到王衍时说:“什么样的老妇人生了宁馨儿!”今天便认为阿堵是钱,宁馨儿是好儿子的意思。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宋废帝的母亲王太后病得很重,宋废帝不去看望,太后生气地对侍者说:“拿刀来剖开我的肚子,它怎么会生出宁馨儿!”从此可知,“宁馨儿”怎么能是好词呢?还有,顾恺之画人物,不点眼珠,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见阿堵就是“此处”的意思,哪里有“钱”的意思?今天江浙人的语言中还多有用“宁馨”这个词来表示发问的,好比说“如何”。

就这样,通过精炼地列举文献中的事例,并结合现实生活,洪迈找出了“宁馨”“阿堵”的本义。

《容斋随笔》的趣味性、知识性很足。我们今天常用“东道主”来指代款待宾客的主人,洪迈不仅告诉读者这词的来历,还介绍了一种鲜为人知的“北道主”的说法。

关于“东道主”,那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军队包围了郑国国都。郑人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说何不放过郑国,让它作为东道主呢。因为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所以这样说。

关于“北道主”,洪迈发现,《后汉书》记载过三次。第一,常山太守邓晨在巨鹿跟汉光武帝会合,请求跟他一起去攻打邯郸。汉光武帝说:“你用你这一身来跟从我,不如以一郡做我的北道主人。”第二,汉光武帝到蓟,打算回南方,他的心腹官员都同意,只有耿弇认为不能这样做。汉光武帝指着耿弇说:“这就是我的北道主人。”第三,彭宠将反叛,汉光武帝问朱浮为什么会这样。朱浮说:“大王曾倚重彭宠作为北道主人,现在既然不是这样,所以他失望了。”

尽管接二连三出自皇帝之口,差不多成了汉光武帝的口头禅,但“北道主人”的说法终究没能流传开来,后人很少引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宋文人洪迈曾自比苏轼,他为什么这么自信?
...诗人李商隐作诗也喜欢用典,但是他用典故就不同了。据宋人吴炯《五总志》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洪迈亦是少见的大才子,只是在老吏眼中,和苏轼
2023-04-20 09:33:00
...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等。洪迈出自一门四进士三宰相的官宦世家,但是在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的他,还是一名出使金国被罢官后又起复
2023-10-18 03:33:00
陆春祥谈枕边书
...世纪90年代初,不当老师,也不写论文了,只写一些杂文随笔,那个时候,就从古典笔记中找材料,我始终觉得,历代笔记是写作的富矿,但开掘的人很少,洪迈的《容斋随笔》是我第一部系统阅
2023-11-22 18:45:00
宋朝宰相王安石写了套大书叫《字说》,每个字为什么这么念
...说的,少了七年。随口就来也是文人的一毛病,写《容斋随笔》的洪迈更是把牛吹到了皇上面前。有一次宋孝宗和洪迈吃饭聊闲天,宋孝宗说:“朕有个小爱好,没事儿的时候,喜欢搜集唐人绝句,
2023-08-01 10:34:00
居安不思危自满自夸,宋朝人是这么看待唐朝的吗?
...物却不如唐肃宗。辛弃疾也在《美芹十论》中把唐宪宗和汉光武帝并列,认为宋孝宗也有这方面的资质,可以朝这方面努力。那个时候宋朝人不但开始羡慕唐朝,而且开始羡慕孙吴和刘宋这种能击败
2023-06-11 14:08:00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有怎样的成长经历
...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人物生平洪迈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洪遵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洪遵官至
2023-06-13 14:12:00
...186年,官拜翰林学士,参与修编《四朝史》。著有《容斋随笔》《夷坚志》《野处类稿》《经志法语》《鄱阳志》等40多部。洪门四学士,是饶州文化的代表,也是清廉家风的传承。鄱阳洪氏
2023-12-28 08:58:00
李白〈静夜思〉的“山寨版”:从“看月光”到“明月光”
...的《静夜思》是怎么写的呢?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原句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
2023-09-23 18:07:00
南京学霸独家秘“记”:“笔记界天花板”原来长这样
...中梳理结构体系,在标记时提炼重点内容。”金融1907陈翘楚认为,通过对笔记的整理将自己的思路理清,能够帮助自己更高效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 图文并茂 课后轻松复盘手速跟不上
2022-12-17 18:33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