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啥要选择这种毫无人性的“人殉”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6 17: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不过,在他当上皇帝后,照样也对那帮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进行了屠杀,特别是在朱元璋的晚年,为了防止别人夺他的皇位,他甚至不惜留下遗嘱,让人在他死后下葬时干了件更可怕的事。朱元璋下葬时有多厉害?据明史记载,场面让人不敢想象!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啥要选择这种毫无人性的“人殉”呢

公元1398年6月24日,明太宗朱元璋驾崩,大明内宫一片悲声。按照朱元璋生前遗嘱,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称帝。大明朝开始为朱元璋举办国葬,一时之间,大明皇宫里经声阵阵,素衣如雪。然而,就在朱元璋的葬礼刚刚开始之际,新皇帝朱允炆突然公开了朱元璋生前的遗嘱:朱元璋后宫众妃为朱元璋殉葬。

这件事明史是这样记载的:“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当时这条消息一公开,整个大明内宫一片哀嚎!不过,那些哀嚎之人,可不是为朱元璋驾崩而悲伤,她们只是借朱元璋的丧堂来哭自己的悲伤!因为这些人万万没有想到,那种在历史上早就消失的“人殉”风俗,居然会在大明朝被再度兴起!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啥要选择这种毫无人性的“人殉”呢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的书籍中,就有关于“人殉”的描写:“天子、诸侯杀殉,多者数百,少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少者数人。”不过,这种风俗自秦朝起便被废除了。就连践行高压统治的秦始皇,他死后也只选择以兵马俑来代替真人殉葬啊!那么,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啥要选择这种毫无人性的“人殉”呢?

这其实是与朱元璋个人对皇权的控制欲有关的。因为久经沙场和皇宫内斗的朱元璋知道,自己一旦去世,后宫那些位高权重的嫔妃们便会趁新皇登基之际,在后宫争权夺利,甚至还会干涉朝政,而当时的皇太孙还很年轻,朱元璋担心自己的皇太孙到时候把控不了后宫,所以,他便干脆横下心来,将那些容易挑事的嫔妃们一起带走。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啥要选择这种毫无人性的“人殉”呢

当时的朱元璋自己认为,他这是为了他朱家子孙的皇位着想,殊不知朱元璋这一道圣令,让当时的后宫乱成了一团!因为在那46名后妃中,绝大多数人并不想为朱元璋殉葬!毕竟生命是自己的,谁愿意去死啊!不过,在封建社会里,皇帝贵为君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那些后宫的嫔妃呢!

所以,据明史记载,对于那些不愿意殉葬的嫔妃,皇宫的侍卫和太监便会来“帮”她们一把。太监们会在一张太师椅的上方系一条白绫,让那些嫔妃自己爬上太师椅去上吊,如果有谁不愿意去,侍卫和太监们便会强行将她们架上去用白绫活活勒死!诸位试想:当时那种恐怖的场景该有多么惨人啊!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啥要选择这种毫无人性的“人殉”呢

然而,这还不是最恐怖的事。最恐怖的是那些朱元璋生前比较喜爱的宫妃,她们的死法就更为痛苦了!因为为了保证她们的容颜不变,太监会将大量水银灌注到她们的身体里!而为了灌注这些水银,太监们会将她们身体的一个部位切开,然后向里面倒入水银,虽说水银的腐蚀性不是很强,但是大量的水银对身体的腐蚀仍然会让人疼痛难忍的!

所以,这个过程简直是残忍之极了!还有一些宫妃是被活着关入密闭的棺椁之中的,这些人最终的结局便是被活活憋死!据史料记载,活埋的宫女往往会以一些奇怪的姿势死去,她们手上的指甲可能也会脱落!这样的场景,想想都让人触目惊心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0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洪武朝脆弱的君臣关系
...戮协助自己打下天下的功臣是常见现象,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屠杀功臣之酷烈、彻底,仍然令人毛骨悚然。《明史·功臣世表》所载洪武朝功臣共六十九人,被朱元璋诛戮赐死者共三十二人,占明
2023-03-12 21:20:00
大明开国初期“五龙同朝”真的存在吗?
...同时存在五位皇帝以及日后成为皇帝的人,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这五位皇帝。可以说这五位皇帝在位期间就是明朝最繁荣、最巅峰的时期
2023-01-06 21:13:00
从道同冤案看朱元璋的皇权与人性
朱元璋作为一个放牛娃,最终能够爬上权力的巅峰创建大明王朝实属不易,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他这爱杀人的毛病也一直被人所诟病,自他登基之后,那些开国功臣基本难逃鸟尽弓藏的宿命,仅有寥
2024-03-19 07:16:00
朱标多次顶撞朱元璋,为何朱元璋从未想过要废他
...太子朱标,一位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的皇子,频频与其父朱元璋顶撞,但惊人的是,朱元璋从未有过废他的念头。这似乎与常理相悖,因为在历史上,与权力相抗衡的继承人往往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2024-06-04 20:26:00
大明开国功臣周德兴,为何被儿子牵连死了
...系更密切了,他们从小就是朋友。所以后来猜忌心很重的朱元璋,再后来屠杀功臣的时候,对他俩也是比较照顾。但是虽然他俩没有在建国的时候被杀害,但是周德兴却还是死在了帝王手中。这主要
2023-08-03 20:18:00
朱升:大明开国第一谋士的战略智慧与传奇人生
...另一位谋士,他比刘伯温更具战略思想,九字定乾坤,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他便是大明第一谋士朱升。朱升,安徽休宁人,早年也曾从仕于元,后心灰意冷,隐居于石门讲学。至正十八年,朱
2024-02-18 20:13:00
南明开国皇帝与南宋开国皇帝相比如何
...延残喘而已,至少和那些开创一代帝国的皇帝比如刘邦、朱元璋相比要差不少。再加上他的逃跑主义思想以及求和主张,使得很多人认为他过于软弱了。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南宋存活下来了,并且在
2024-05-27 15:38:00
朱元璋“杀贪”30年,最终还是败给了商人
...一步一个血脚印爬到天花板的帝王,只有两个——刘邦和朱元璋。说起明太祖,他的出身是无法回避的精彩内容,以下是朱元璋的前半生履历。0到14岁,饿着肚子给地主放牛,眼睁睁看着亲人一
2023-01-22 15:40:00
朱元璋:从贫苦小子到大明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生
朱元璋(1328年—1399年),字国瑞,号明德,后世称为明太祖。他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传奇之一,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小子到开创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的经历充满了奋斗、智慧
2024-12-20 09: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