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餐前频发低血糖,小心得了糖尿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12 06:51: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天气冷了,李阿姨好几次下午四五点心慌手抖冒虚汗,每次都得吃点饼干、糖块才缓解。有次路过药店测了血糖,只有2.9mmol/L。李阿姨觉得自己平时吃得也不少,尤其是自从知道了自己低血糖,还特意吃得多了点,体重都沉了好几斤。怀着疑问,李阿姨来到了山东省中医院综合内科门诊。

餐前频发低血糖,小心得了糖尿病

山东省中医院综合内科主治医师姬翔接诊了李阿姨,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到李阿姨多次查空腹血糖正常,但超重多年,一直有高脂血症的情况,认为李阿姨可能是糖尿病早期出现的反应性低血糖。李阿姨更困惑了,她不是低血糖么,怎么又成了糖尿病早期。为了帮助李阿姨明确病情,缓解疑惑,姬翔为李阿姨开具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餐前频发低血糖,小心得了糖尿病

缘何餐前低血糖

姬翔表示,正常人空腹血糖在3.9~6.1 mmol/L,餐后1小时左右血糖会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同时体内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达基础值的5~10倍,血糖不超过11.1 mmol/L,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开始下降,血糖下降至3.9~7.8 mmol/L,餐后3~4小时胰岛素降至基础水平,血糖也恢复至空腹水平,整个过程中胰岛素的释放都随着葡萄糖的吸收呈一种正相关的匹配状态,故不会出现低血糖。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体内胰岛素往往分泌并不少,其主要问题在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及分泌延迟引发的胰岛素相对不足。这样,当进食后葡萄糖吸收入血达到高峰时,需要的胰岛素未能及时分泌或发挥充分作用,造成餐后1~2小时血糖升高,到餐后3~4小时下一次进餐前,血糖已经开始下降了,而此时的胰岛素延迟分泌却使得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仍处在较高水平,与血糖变化情况不匹配,从而导致餐前低血糖的发生,表现为心慌、头晕、冒虚汗、饥饿等。

李阿姨胰岛素水平偏高,存在胰岛素抵抗,餐后两小时血糖9.2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高峰延迟至服糖后2小时,服糖后3小时血糖已降至4.55mmol/L,但本应降至基础值的胰岛素水平居高不下,故餐后3~4小时出现低血糖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时候李阿姨认为是自己由于未进餐而导致的低血糖症,因此会刻意每餐时吃得更饱,反而又进一步加重了血糖的异常。

如何预防餐前低血糖

临床上体重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常常容易发生此类情况,仔细检查后往往会确诊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以及二者的混合状态,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也是向糖尿病转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中国糖尿病指南推荐把在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基础上强化生活方式做为糖尿病前期的首选干预措施,可使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下降28%~63%。一些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没有得到正确诊断之前,往往按照自己主观感觉,靠增加食物的摄入来缓解低血糖症状,这样反而会使糖尿病前期很快进展为真正的糖尿病。

确诊为糖尿病前期后,应改变生活方式,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阻止或延缓临床糖尿病的发生。预防餐前低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顺序,按“菜、肉、主食”顺序吃饭,主食细粮粗粮掺半,让碳水化合物吸收慢一些,其次避免进食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或采用餐前负荷的“预进餐”进食方式,同时避免延误进餐,必要时可以中医辨证处方或口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每天运动量保持基本一致,不可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随身携带巧克力、糖块、饼干等,不宜空腹运动。如果进行强度较强的运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餐前频发低血糖,小心得了糖尿病

姬翔提醒患者朋友,如餐前或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必要时行糖耐量实验、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以评估糖代谢状态,帮助早期发现糖尿病并进行健康干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降糖药物;③怀孕前血糖、血压、体重达标: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后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建议糖化血红蛋白<
2023-12-18 11:36:00
联合国糖尿病日丨海南医生:出现“三多一少”要警惕 高危人群注意这些→
...不好了。不是控制血糖越低越好,如果低于4mmol/L,就是低血糖了,其危害更大,可能一直的努力和付出都付之东流。控制得好,尽量接近正常人的水平。误区5:只要多吃点降糖药,就可
2023-11-14 22:37:00
七个关于糖尿病的误区,你信了哪一个?不妨看看
...蛋白控制在8%以下。误区6.血糖大于4-5mmol/L,就说明没有低血糖是否已经发生了低血糖,跟血糖数值没有必然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症状。如有无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头
2023-02-04 20:05:00
一到饭点就犯困,警惕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
...些人的血糖已经低于2.8毫摩尔每升了,这就是明显的餐前低血糖现象。餐前低血糖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些人可能被糖尿病“中招”了。很多朋友可能会疑惑,糖尿病不是血糖升
2024-08-14 06:35:00
得了糖尿病,能长期喝“0糖饮料”吗?
...了糖尿病后我就特别注重运动,但上次打羽毛球却出现了低血糖的情况……” 不少糖尿病患者知晓要“少吃多动”,但对于如何吃、怎样运动才才能帮自己科学控糖,却并不十分明确。今年11月
2024-11-15 10:26:00
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医生:出现这5种症状要警惕
...蛋白,如豆类和坚果。3.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三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运动前后要注意检查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4.规律生活
2024-04-06 12:06:00
警惕!经常低血糖可能是得了糖尿病
...可鲜有人知道,糖尿病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表现——经常低血糖。近期,衢州市第三医院老年医学三科就收治了这样一位患者陈大叔。一个月来,陈大叔总是出现头晕,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早上9点
2024-04-24 00:58:00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要防止五个\
...能会因为胰岛素注射过量,出现了血糖明显降低的表现,低血糖这种情况出现,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使用胰岛素的时候方法要合理,切不可过量,否则同样对病情的改善不利,还会出现药
2023-08-08 10:31:00
血糖正常了,为啥不给停药?
...控制瞬间就可能崩盘。3.关于“血糖正常继续吃药会不会低血糖”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太担心。您的血糖之所以正常,药物可是占了一份功劳的。如果您有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情况,可能是用药品
2024-09-23 20: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