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蕨菜飘香入梦来
□彭毅
破土而出的蕨菜,让勤劳的农人掩藏不住脸上的笑容。
蕨菜,又名拳头菜、龙头菜,外形似缩小版的“龙头拐杖”。之所以把它归纳于“野菜”之列,其一是它的生存能力极强,山坡上、竹林中、茶园里、小溪边都有踪影;其二,采摘蕨菜无须划定界限,不管是谁家的山坡、竹林或茶园中长出的蕨菜,见者均可采摘。蕨之食用,源远流长,始见于《诗经·召南·草虫》:“陟坡南山,言采其蕨。”陆玑为《诗经》注疏时言:“蕨,山菜也。初生似蒜,茎紫黑色,可食如葵。”
湘北的山野,蕨类众多。儿时的记忆里,跟随父母去采蕨,母亲再三嘱咐,要分辨清楚再采摘:一种为浅紫色,茎秆如筷子大小,轻嚼微甜,俗称为甜蕨;一种为青绿色,大小与甜蕨相仿,味苦,俗称苦蕨,不可食用;还有一种比较纤细的俗称毛蕨,亦不可食。以“辨色、浅尝、识茎秆”的方法甄选甜蕨,这套口头标准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
步入林间,拨开沾满朝露的枯草丛,一株株蕨菜裹挟着唐诗、宋词的雅韵,随风微颤,格外醒目。与一株紫蕨对视,它噙着露珠,正努力地扬起脸,迎着朝阳,野性十足,奋力,向上。我心微微一怔,脑海中浮现起先贤的诗句:“北方春蔬嚼冰雪,妍暖思采南山蕨。”“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芽满筐。”“楚庙羔豚初散社,稽山笋蕨正尝新。”足见古人对采蕨、食蕨、品蕨的钟情。
蕨菜,亦是文人墨客言志、抒情的寄托。如苏轼的《山村五绝》:“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如王维在《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中写道:“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一株朴实无华的蕨菜,在《诗经》里发芽,于唐诗、宋词中怒放,在《本草纲目》中升华。在国人的身体和灵魂里筑起了无惧风雨的城墙,游弋于中华饮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滋润着味蕾,慰藉着心灵,感化着苍生。
俯身,触碰一株茎秆肥嫩、头顶“小拳头”模样的蕨菜,甚喜。手握茎秆轻轻一折,“啪”的一声,一把粗壮肥硕、鲜嫩欲滴的蕨菜已坠入竹篮中。在广袤的山野间寻觅,岚霭弥漫,步履轻盈,又一次满载而归。 新鲜的蕨菜味道最佳。母亲把采摘回来的蕨菜撸去“绒毛”,掐成寸节,洗净沥干。再倒入沸水中“灼”一次,腾起的热气中可闻到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味道,最后沥干备用。将切片的腊肉倒入热锅中,小火炸油,待肉片微卷,倒入蕨菜,爆炒几分钟,放盐、胡椒、辣椒等调料,最后撒入大蒜叶翻炒几下,起锅。蕨菜炒腊肉的香味氤氲在整个厨房,不禁馋涎欲垂。入口,清脆爽口,香而不腻,令人食欲大增。母亲常说:“以前炒蕨菜哪里会放腊肉?油都少得可怜,炒熟就行,你们现在是有口福了……”忆苦思甜、勤俭节约,似乎成了母亲一辈子的座右铭,她用勤劳的双手,制作出一道道淳朴而又香甜的人间美味,丰盈着我家的餐桌,也温暖着我的童年。
依稀记得上五年级的时候,我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寻思着帮父母去采蕨。蕨菜的采摘期非常短,要想有所收成,就得跟时间赛跑。晨露未晞,大伙就来到了山野中,把采摘的蕨菜挑到镇上的凉菜店、学校的食堂,越新鲜价格越高。我们在山谷间追赶、打闹、呐喊,林间满是欢乐的因子,此起彼伏的回音,我们高兴得心花怒放。 “有一只野山羊!”堂哥尖叫一声。飞奔出去追赶野山羊,我们紧随其后,一直追到另一座山的半山腰,野山羊的踪影消失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气喘吁吁地坐到了地上。当我们再回到山谷时,新鲜的蕨菜已经被别人采摘完了。又翻了半座山,也很少见到甜蕨。我们相视一笑,计上心来,纷纷跑去采摘苦蕨,苦蕨垫底,铺几层甜蕨在面上,兴高采烈地背着竹篮回家。
本以为这招可以瞒天过海,结果还是被父母发现了。农村人的实诚是刻在骨子里的,甜蕨里不能混苦蕨,香蒿里不能掺苦艾,不能把雨前茶当明前茶卖,虽没有任何的条条框框,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恪守诚信。父母亦没有过多的责怪,让我把一株株苦蕨甄选出来,挑选完后,“苦”多“甜”少。望着两堆参差不齐的蕨菜,父亲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无论为人做事,都要做到问心无愧。”我只觉得脸颊一阵滚烫,不知所措。
母亲示意我把苦蕨菜丢到池塘里,剩下的甜蕨菜不要卖给别人了,自家留着做干蕨菜。我赶忙跑去烧开水。把甜蕨沉入开水中“灼”一滚,捞出,沥干水分,平铺,晾晒。趁着晴日反反复复地晾晒几天,直到茎秆干透,入袋封存,一直可食用到来年的春天。
每年腊月,母亲把干蕨菜放到温水中浸泡。经过4-5小时,得到水分滋润的茎秆慢慢地舒展开来,紫色的外皮渐渐地饱满了起来,又似新鲜蕨菜那般鲜嫩。母亲指着水中的蕨菜,“甜蕨就是甜蕨,苦蕨就是苦蕨,就算晒干、泡水也骗不了人。”那天,母亲又做了一道腊肉炒蕨菜,夹起一根根蕨菜。我把蕨菜和母亲的教诲一起咽下,醇厚,踏实,那是我童年时代吃过最好吃的蕨菜。
时光遥迢,记忆却清晰如昨。蕨菜于我是舌尖上的美味,是精神上的食粮。那淳朴的香味飘荡在岁月的皱褶里,又时常飘入我的睡梦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