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开栏的话:这里有人扎根冷泉,执着十余年,要把“水中活化石”变成百姓餐桌的日常美味;这里有企业摸索全产业链,从育苗、养殖到加工、餐饮,一步步破解“养得好却卖不响”的困局,这里有企业从活鱼出口的屡败屡战,到一条鲟鱼“游”出的国际化之路。
山水之间,藏着怎样的产业故事?记录探索与突破,见证一条鱼如何带动一个产业。即日起,天眼新闻推出【“鲟”一条鱼 见无限可能】系列报道,走进黔南州惠水县——探访一尾鲟鱼的“出山记”。
8月22日一早,在惠水县濛江街道姚新村的贵州鲟英会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顾问何大庆正忙着打包顾客预订的鲟鱼片和鲟鱼丸子。
“一会快递小哥就会上门来收货寄往贵阳和重庆,快的话明天就能送到顾客的手中。”何大庆边说边把鲟鱼片放进打包箱。
鲟鱼丸子和鲟鱼片
2016年,何大庆带着技术回到贵州,投身鲟鱼产业,自主开发出全鲟鱼宴、冷鲜鲟鱼片、鲟鱼龙骨面、鲟鱼辣椒酱等产品,并在惠水、贵阳开了三家体验店,一步步推动鲟鱼走向餐桌。目前,他已牵头开发鲟鱼菜品超百道,推动鲟鱼龙骨面、鲟鱼丸等加工品实现生产。
然而他也曾面临市场有限的困境,一度陷入迷茫。随着市场的发展,朋友一句话点醒了他,他决心放手一搏,推动鲟鱼深加工,鲟鱼产业也在深加工领域开辟新路。
自2023年起,何大庆带着冷鲜鲟鱼片、鲟鱼丸子等数款自主研发产品,以“绝不放过任何一场水产品推销会”的信念,他设展台、作讲解、谈合作,无论是广州、上海的大型展会,中西部省份的特色农产品推介,还是国际性的食品博览活动。同时,他频繁出入广州江南市场、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借助“黔货出山”机制,将鲟鱼产品推进东部家庭的餐桌,并依托电商远销至全国各地。
何大庆向外国友人介绍鲟鱼产品
如今,鲟鱼丸子、鱼子酱、鱼骨面、辣椒酱等一系列产品成功研发,不仅提升了附加值,更打通了多元销售渠道。
而惠水鲟鱼真正意义上的“破圈出海”,也离不开张翠兰这样执着于打通国际通道的企业家。8月中旬,惠水县好花红镇小龙村的鲟鱼养殖基地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收获”。一批活体鲟鱼整装待发,即将跨越国门,出口越南。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贸易出货,更标志着惠水鲟鱼产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装完鲟鱼的货车即将开往越南
“太不容易了,我们花了太多精力对接出口事宜。”惠水县嘉其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翠兰感慨道。从2023年起,她就为鲟鱼出口奔波努力,屡屡碰壁,几乎想要放弃时,转机出现了。在今年4月,中越双方发布联合声明,明确提出“越南将加快推进自中国进口鲟鱼”。张翠兰看到这一条款激动不已,立即重启出口筹备。
订单来了,养殖场全员紧锣密鼓按照出口标准备货。让张翠兰特别感动的是相关部门的高效服务:“海关和濒危办都很给力,半天就办好了‘濒危证’。”
其实,这已不是惠水鲟鱼第一次“游出国门”。早在2021年底,张翠兰的8吨活体鲟鱼就曾成功出口越南,后因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中断。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机会。今年,随着中越建交75周年和人文交流年的推动,两国贸易合作更加紧密,鲟鱼出口迎来新契机。
打捞鲟鱼
从活鱼出口到深加工畅销,从单一养殖到三产融合,惠水鲟鱼产业正逐步构建起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一条鱼的“一带一路”,不仅为企业带来新增长点,也为当地农户拓宽了增收渠道。
“感恩‘一带一路’,让我们的出口道路越走越宽。今年我们要完成500吨出口目标!”张翠兰信心满满地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杨
编辑 何广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