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表演专业师生推出黄梅戏沉浸式演出、方塘马头墙上展现量身定制的“3D建筑投影”、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主播为当地农产品开展带货直播……国庆期间,安徽艺术学院近百名师生来到铜陵犁桥水镇,为水乡古镇的农文旅融合带来了“青春版”。
沉浸演出让黄梅戏经典“活起来”
10月1日晚,夜幕下的犁桥水镇,古巷深处黄梅戏的悠扬唱腔飘然而至,“七仙女”立于竹筏之上,倾情演绎,她们身着仙女服饰,时不时与游客互动。这是安徽艺术学院黄梅戏表演专业师生推出的黄梅戏沉浸式演出。
“我们打破了传统舞台的界限,把演出放在古巷、小桥、水上舞台等实景场地,让游客成为剧中人。”指导老师茆建琳教授说,演出以《天仙配•鹊桥》为蓝本,融入“仙游水镇”等创新情节,“仙女”们轻盈穿梭于游客间,邀其共唱或合影留念。
一名来自江苏的游客说:“安徽的黄梅戏我特别喜欢,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看到这么专业的表演,我觉得‘七仙女’就在我身边。”安徽艺术学院23级黄梅戏表演专业学生廖亦扬说:“今天看到这么多游客对黄梅戏感兴趣,特别激动,这与校内训练表演的感受截然不同,我们正在尝试用青春版年轻态的表达,让观众更加喜爱我们的表演。”
“晚上来的游客特别多,‘七仙女’这个节目绝对是个亮点。”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演出带动了夜间消费,不少游客看完演出,会去旁边的市集买些文创产品。
悠悠古巷里的“设计创新”
走进犁桥水镇,很多地方都能遇见“艺术的惊喜”。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们从塑造“水韵犁桥”文化IP,到开发数字解谜、虚拟漫游项目,从公共空间微改造到文创产品设计,他们将艺术与科技融合,为犁桥水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大四学生冯伟豪先后8次赴犁桥水镇实地调研,其余时间则不断打磨设计方案,最终创作出青春版、充满科技感的3D建筑投影作品《犁桥水镇——活着的博物馆》。
光影交织间,景区入口马头墙上的石狮仿佛“苏醒”,为游客带来震撼体验。“这个作品巧妙地以水镇石狮为标志性符号,运用科技让石头‘讲述’故事,通过光影融合历史与科技,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让游客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冯伟豪说。
“我们不是‘为设计而设计’,而是要‘为水镇而设计’。”设计团队负责人俞璋凌说,为了让设计更贴合实际,师生们先后多次深入犁桥水镇调研,了解水镇历史,走访农户、游客、商家,了解他们的需求,“比如数字互动项目,要兼顾老人和小孩的使用习惯。”
主持专业学生上阵 助农直播带货
“家人们,这是犁桥水镇的白姜,它不同于我们日常食用的生姜,少了辛辣,多了酸甜,既保留了白姜的清香,又适合老人小孩品尝,常吃还能祛寒暖胃。”在犁桥水镇中华白姜馆,安徽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主播正在做抖音助农直播,镜头里,他们正忙活着介绍当地的白姜等产品。
“我们不仅要‘卖产品’,更要‘讲故事’。”主播学生梁坤介绍,为做好直播,他们提前调研游客消费心理,将“白姜的种植模式”“白姜的种植历史”转化为生动故事,“比如,我们会介绍铜陵白姜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2023年,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精华便是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芭茅搭棚遮阴三大独特栽培种植技艺,是世代姜农在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中总结出的农耕智慧。”
安徽省百名农村女性带头人、铜陵江村白姜种植和加工技艺现代传承人江梅朵说:“安徽艺术学院学生们直播很专业,功课做得非常足,这个直播的效果,比我们平时好了很多,特别是他们身上那种特有的激情和年轻态的表达,也直接带动了我们农产品的销量。”
校地共育 打造“文旅产教”融合共同体
从古巷里的设计改造、沉浸式黄梅戏表演到直播间的助农直播,安徽艺术学院师生用“教育+文旅+农业”的青春组合,为犁桥水镇的农文旅融合注入了新动能。截至目前,师生团队已多次驻点服务,提供40余条对策建议,已为犁桥水镇设计了文创产品、数字体验项目50余项。
9月22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前夕,安徽艺术学院近200人的师生团队来到犁桥水镇进行艺术赋能活动。其中,舞蹈学院140名师生承担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会场开幕式整场演出的创作与表演任务,精心创排了《和美乡村》《承诺》《打开丰收门》等一系列极具徽风皖韵的原创节目。
国庆期间,安徽艺术学院近百人的师生团队继续在这里倾情服务。仅国庆假期第一天,犁桥水镇游客就达到1.5万人,停留时长增加1个多小时,文旅收入同比增长近30%。
未来,安徽艺术学院与铜陵犁桥水镇将通过校地共建,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旅游演艺创作、农产品直播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文旅品牌,培养适应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通讯员 尹广富
编辑 崔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