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墉与和珅之间的关系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30 19: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受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及刘宝瑞老先生整理的清代野史传奇《官场斗》的影响,很多人就认定清乾隆时期的两位重臣刘墉与和珅是一对不折不扣的冤家死对头。

其实,这两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且深谙为官之道的精明人,绝非如一些人想象中的那样处处明争暗斗、相互算计而势同水火。

抛开先入为主的固有成见,我们不妨拿和珅与刘墉做个客观公平的比较。你会发现,其实这“哥俩”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和珅是满人,具体来说属于满洲正红旗。与汉臣刘墉比起来,他显得“根正苗红”。后来乾隆皇帝干脆将十公主下嫁其长子丰绅殷德,使得原本就跟主子走得很近的和珅一下子成了皇亲国戚。试问:二等公民刘墉你拿什么跟和珅比?

或许有人会说,满清入关已历经了几代人,基本上已经汉化了,怎么还会有如此根深蒂固的满汉贵贱之分的念头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美国不是一直标榜与鼓吹民主、自由与平等吗?但白人与黑人什么时候真正平等过?刘墉不是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还不至于连这个“眼力”都没有吧?

其次,从年龄上讲,和珅(1750年)与刘墉(1720年)相比,整整小了三十岁。这都差着辈分了。如此的年龄悬殊,理应包容大于对立,友善多于怨恨才对;且又前世无冤,今世无仇,犯得着相互较劲、暗自拆台?作为汉人与前辈,刘墉与皇帝的“亲家”作对,这是否显得极不明智、不自量力而自讨没趣?

既然是惹不起,又要经常见面打交道,为了彼此面子上过得去而各自安好,刘墉迫不得已做些违心的事也在所难免。有记载显示,刘墉对待和珅的真实态度居然是“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什么意思呢?面对乾隆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刘墉免不了也要放低身段、陪上笑脸而静默自守、虚与委蛇。

这倒是让我们看到了刘墉鲜为人知的另外一面,实在是与铁骨铮铮、慷慨激昂的高大上形象相去甚远。

我们再来检索一下这两人的从政经历,发现和珅的仕途比刘墉要顺坦得多,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扶摇直上九万里。

和珅的人生起点并不高,虽然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其童年却很是不幸: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好在“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成年后的和珅精明能干、才识过人,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且颜值颇高,深得乾隆皇帝之宠爱。

和珅并非科班出身,虽参加过科考,却名落孙山。后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

和珅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三等侍卫开始,短短几年之内,如同开挂了一般,职务快速升迁,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性职务,如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兼任内务府总管、步兵统领等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

伴随权力的不断累加与增长,和珅的私欲与野心也日益膨胀。其利用职务之便而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最终成为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

再来看看刘墉,他是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的长子,进士出身,在地方上呆过许多年,干过学政、知府、道台、按察使等职。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调入京城,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尚书房总师傅以及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等职。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

刘墉以为官清廉而著称,名播海内,深得百姓信赖。

但刘墉的后期却不断地犯错,以至于官声渐晦,名望大不如前,并因此遭受乾隆皇帝的多次责备。

举几个例子: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刘墉不慎泄漏与皇帝私下较为隐秘的谈话内容,乾隆大为光火,对其严加申饬。八月,乾隆委命刘墉主持祭拜文庙,却因没有按规定行一揖之礼而被太常寺卿德保逮住机会狠狠地给参了一本。

屋漏偏逢连夜雨,乾隆五十三年,刘墉兼理国子监期间发生了乡试考生馈送堂官的贿赂案,遭人揭发弹劾后受到了处分。

接下来的一年,上书房的皇子、师傅久不到书房,刘墉做为责任人却放任自流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吏部侍郎。

乾隆五十八(1793年),刘博担任当时的会试主考官,却安排失当阅卷草率,导致违制与不合格的试卷很多。

一个“光荣了大半辈子”的“老同志”,如今混到了不怎么被“最高领导”待见的地步,刘墉是否应该处处谨小慎微、好好自我反省一番才对?在这种窘境之下,谁都知道不可树敌太多,以免遭受围攻或落井下石。如果换作是你,还会与和珅这种重量级的人物死磕到底吗?

据有关史料推算,刘墉与和珅的交往始于其回京任左都御史的第二年。他们奉命同赴济南办理国泰一案,在一块“亲密接触”了一个多月,彼此相处较为融洽。在此期间,作为晚辈,和珅主动配合刘墉,两人一唱一和,多有互动。从和珅写给刘墉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其曾赠予“刘老师”荷包、人参、伽香十八子手珠、手贴等物;刘墉也投桃报李,回赠和珅金刚经、端砚等。而且他们还在诗词往来中谈论佛法与禅机,感觉是不是特别地“超越现实”?

在与和珅同殿称臣的二十多年里,刘墉很少利用左都御史的稽查监督之权及担任吏部尚书对各级官员政绩考评等职务的便利,对和珅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弹劾。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不是和珅的表现如何优秀、以至于无懈可击,而是刘墉这位官场老手在权衡利弊之后所做出的选择性“失察”、故意“放水”所至。和珅是何等人物,岂能参悟不透个中玄机?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驾崩之后,扬眉吐气的嘉庆皇帝宣布和珅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并“廷议”凌迟。这时候刘墉站了出来,跟固伦和孝公主意见一致: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毕竟是前朝大臣,应改赐其狱中自尽。最后的结果是,和珅在自己家中用一条白绫了结了年仅四十九岁的生命。其长子丰绅殷德因固伦和孝公主之故而得豁免。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刘墉并没有对和珅落井下石,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一抹难得的人性的光辉。

虽然贪腐是和坤最大的过错,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抹杀他的才华。和珅虽然聚敛贪财,但他也确实善于理财。朝廷要花钱办事,乾隆皇帝还得靠和珅变着法子来弄钱。

和珅是位挺有魅力的男人,当他的妻妾之一的豆蔻得知其死讯后,悲伤不已,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成之后,这位有情有义的奇女子从楼上纵身跳下,追随和珅而去。

再来聊聊刘墉,因为职务的属性,他也参过和珅及其他一些人,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与和珅之间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另外,刘墉并非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他的外号叫“刘罗锅”,多半外在形象欠佳,加之年龄又老,与年轻、高颜值的和珅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从人品及性格上讲,刘墉可能还不及乃父刘统勋。刘统勋曾在乾隆七年弹劾过三朝元老张廷玉,令满朝震动。刘墉具备这种直言敢谏的担当与勇气吗?

乾隆皇帝是位权谋高手,他希望看到大臣之间相互制衡、斗而不破,他这个舵手才可平稳行船。

综上所述,在乾隆后期,“会来事”的刘墉与乾隆皇帝的“代言人”和珅之间,基本上是“各守本分”而相安无事。绝不是野史中描述的那样明争暗斗、水火不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珅真正的对手是谁,纪晓岚能对抗和珅吗
...,那你多多少少应该听过刘墉父亲的名字,没错,他就是刘统勋。这个刘统勋做过什么事情吗?竟然让皇帝如此信任?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检索一下。在乾隆38年也就是公元1773年的时候
2024-06-27 19:46:00
真实历史上,乾隆与刘罗锅的关系怎么样?
...乾隆这种自大的心态,却因为一个人而改变,这个人就是刘统勋。乾隆曾经如此评价他:汉大学士之足资倚任者,张廷玉而后,有刘统勋……统勋练达端方,秉公持正,朝臣罕有其比。故凡谳大狱,
2022-12-19 20:17:00
宰相刘罗锅真的驼背吗
...出生于山东诸城。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
2023-05-20 10:16:00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个官二代,不敢正面与和珅硬刚
...见了清朝的雍正皇帝,被赐封为四川布政使。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也不负众望在家族势力的扶持下,成功当选为乾隆时期的大学士,甚至在其老年时还被皇帝冗拔为宰相。刘统勋 刘氏宗族经历了
2023-04-25 14:04:00
刘墉为何始终进不了军机处
刘墉是清代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与其父刘统勋被誉为“父子宰相”。他在民间的人气更高,素有“宰相刘罗锅”的称谓。然而正史上的刘墉,却与人们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放眼乾隆一朝,刘墉始终处于
2023-05-29 11:12:00
历史中真实的刘墉31岁才考上进士,没当过宰相
...是这样一个人物。说起刘墉,我们首先得说一下他的父亲刘统勋。刘统勋是山东诸城人,为政四十余年,官至宰相,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刘统勋于上朝途中猝死后,乾隆皇帝大为感慨难过。而刘墉就
2023-03-06 13:10:00
乾隆怎提问“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你看刘墉怎么回答的
...即便真有,和珅也没必要和刘墉交恶。尤其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还被乾隆皇帝评价为“得骨大臣风,终身不失正”的情况下,和珅绝不会做此等损人不利己的事儿。不过到了相应年龄的刘墉,并没
2022-12-14 10:08:00
刘墉的父亲到底有多厉害,让他少奋斗了那么多年
...实并没有他的父亲有名,也没有那么厉害。因为他的父亲刘统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举人,并且被乾隆皇帝封为“五阁臣”之一。这个名额只有5个,能排上去的基本上都是在历史
2023-03-04 15:07:00
清朝名臣刘墉,配得上“好官”之称?其实他的行为比和珅更可恨
...够双朝为官,屹立不倒,与他的父亲关系匪浅。他的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时军机处的第一人,因其为官敢于直谏,忠诚勤勉、德才兼备而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成为军机处第一人。他擅长筑堤治水、
2024-02-28 22: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