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春夏之交感冒多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7 07: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

春夏之交感冒多发

医生提醒市民适时增减衣物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刘永福)近来,我市天气多变,时晴时雨,时暖时凉,昼夜温差动辄10℃以上,一天两季,市民一不留神就易患上感冒。医生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幼体弱者,在季节交替时期,应适时增减衣物,常通风、勤洗手,必要时戴好口罩。

连日来,记者从市区多家医院获悉,感冒患者明显增多。呼吸内科门诊感冒患者占比超过了一半。5月15日一大早,42岁的张先生因感冒发烧来到市第一医院就诊。他自述,前一天早上赶着上班打卡,穿短袖骑着电动车就出门了,8公里的路程吹了将近半小时的冷风;中午在办公室午休,近30℃的太阳晒得写字楼热烘烘的,开了近1小时的空调;傍晚下班前又有任务,加班到将近21时才回家,一路上又吹了20多分钟的冷风。当晚,他就出现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还发高烧至39℃。第二天早起,他仍高烧不退,其妻子担心他又“阳”了,到单位传染同事,便赶着他上医院。无奈之下,张先生请假到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就诊。

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志雄先通过新冠病毒抗原快筛,为张先生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接着通过望、闻、问、切,确诊其染上风热感冒,并开具了几味中成药。

黄志雄介绍,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主要是受寒所致,有2个阶段:初期受寒,寒邪入侵皮肤和肺部,出现无汗发冷、怕风、打寒颤、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进入受寒发热期,寒气已从表皮进入身体内部,会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风热感冒大多由于温差较大,导致身体冷热失常,风热之邪乘虚而入。其主要症状为发热重、轻微怕风、头痛、咽喉红肿疼痛、痰又黏又黄、鼻涕一般为黄色。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也可能转化为风热感冒。

他指出,春夏之交,天气变化无常,市民外出可带一件薄外套,随时增减衣物;通过加强锻炼,保证营养,合理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同时,室内场所应该经常通风换气,外出归来、触摸公共物品后勤洗手,进入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夏之交易患病加强预防是关键
...老年人需要重点防范的。”梁园区白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科长张艳鸽介绍。春夏之交,冷热变化大,正是流感的多发时期,老年人因为抵抗力弱特别容易“中招”。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呼吸系
2024-05-08 07:56:00
三伏天,青海老人这样养生
...医认为,寒伤阳气,阳气虚则百病生。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曹昌霞说:“如果寒邪长时间留在人体里,它可能会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某些病症也
2023-07-30 05:05:00
三伏烈日头顶悬 此时养生很关键——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为您送上“三伏养生攻略”
...养。为顺应天气变迁,加强养生调护,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为广大儿童、妇女、成人提供了三伏贴、三伏灸、三伏浴等多种固护、升发阳气的绿色中医疗法,愿健康“暑”于您,幸福“暑”于您
2023-06-25 15:05:00
春夏交替哮喘患者就诊人数增加 过敏人群需警惕
...家医疗机构开展大型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记者了解到,春夏交替时节,草木植物复苏,空气中多飘有柳絮等过敏原,加上气温变化较大等因素,哮喘就诊人数明显增加。专家呼吁,公众应提高对哮
2024-05-08 08:05:00
“小暑”后天气渐热 海南中医:注意防治这3种疾病
...,雨水增多,湿为热蒸。对此,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提醒,注意防治中暑、消化道疾病和胃肠型感冒。注意防中暑、防胃肠型感冒钟军华表示,小暑之后,盛夏酷热降临,
2023-07-07 20:59:00
以呼吸 聚未来 ——“知感冒·防流感 全国病例征集”项目启动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以岭药业支持的“知感冒·防流感 全国病例征集”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形式召开,会议主办方邀请到全国各地呼吸中西医结合领域的
2023-05-31 10:17:00
立春养生重点是护肝保阳
...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之道亦是如此。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傅大治表示,立春时节中医养生逐渐从“秋冬养阴”到“春夏养阳”,保肝护阳成为这一时期的养生重点。进补增甘少酸养肝为
2024-02-03 08:44:00
春夏宜养阳也需防伤阳
...如今已是立夏节气,虽然气候意义上的夏天还未到来,但春夏之交亦是养生的重要时节。“春夏养阳”是中医因时制宜养生的原则之一,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护养体内阳气
2024-05-08 10:34:00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出场医生:郭旭珠 孟河中医医院中医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后疫情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关注养生。唐代医家孙思邈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一日三餐
2023-04-25 09:2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