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李志刚 覃璐 全媒体记者童光辉)一身黑胶衣、一副蓝手套,外加一把高压喷水枪,这就是丁明涛下塘挖藕的行头。
“手要抓住藕尾巴这个位置,慢慢感觉它的长势,然后用水枪顺着这个路子一点点冲过去,藕自然就飘起来了。”丁明涛讲着挖藕的要领。
丁明涛在谷城县城关镇格垒嘴村承包了15亩荷塘,春节期间,总是有人打电话找他买藕。虽然节前已经挖了不少藕,但都卖光了,因为他种的是生态莲藕。
“藕的品相不算好,可口感好,淀粉含量高,亩产能达到3000斤。”丁明涛说。
种藕之前,他包了一座小山头搞养殖,高峰时期养了200多头猪,猪粪有污染,不能随便排放。这让他感到头疼。
2019年,丁明涛开始经营莲藕生意。种藕需要大量的农家肥,他想到了堆积如山的猪粪。经过科学规划,一座沼气池建成了,猪粪通过发酵,产生了清洁能源沼气,剩余的沼渣成了生态环保的农家肥,刚好供应莲藕生长。
“这不仅解决了粪污问题,每年还省下5万多元的肥料钱,种出的莲藕也供不应求。”丁明涛说,今年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和种植规模,全面推行“猪藕串养串种”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08: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