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金风点染千重浪,黔地丰饶万物新。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将如期而至。由贵州日报牵头,携手全省九个市(州)党报,共同启动“东西南北中 黔地看丰收”大型主题宣传联动报道。
秋意渐浓,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京马村的国良金刺梨种植基地里,一簇簇金黄的刺梨果压弯枝头,农户们正忙碌地采摘今年丰收的果实,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
“今年又是个好年景。”基地负责人余登芬一大早就来到基地,脸上洋溢着喜悦,“我家种了190亩金刺梨,鲜果全是订单收购。去年收入80多万元,今年肯定还能再涨。”
谁能想到,这片如今硕果累累的金刺梨,曾险些被挖除改种。
2010年,余登芬在京马村流转190亩地开始种植金刺梨,三年后初次挂果,就带来了10多万元的收益,当时每斤鲜果能卖到20元。
然而好景不长,2014年产量增加后,却遭遇了“销售难”。“果子卖不出去,收入断了,但贷款和工人工资还得付。”余登芬回忆,“那时候真动过改种的念头。”
转机来自科技与政策的双重助力。安顺市林业局副局长王胜富表示,“产业可持续发展,利器在科技;产业做强做大,根本出路也在科技。”近年来,安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刺梨种植提质、加工提升、标准品牌、市场建设,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14年底,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在安顺经开区投产,推动了金刺梨精深加工的发展。原汁、果干、饮品等一系列产品陆续推出,使金刺梨从山间野果变身大健康新宠。
“有机金刺梨原浆采用‘两次冷灌装,全程非热杀菌技术’,能够有效地保留原料的营养。”天赐贵宝董事长闫福泉介绍,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企业创新加工技术,不断研发出新产品。
科技引领之下,安顺金刺梨逐步形成集群发展态势。目前,安顺全市金刺梨种植面积已达7.35万亩,培育加工企业6家,建成原汁生产线8条,开发出休闲食品、酒水饮料等40多种产品,打造了“魔梨”“黔之梨”“黔力宝”等20多个品牌,实现从种植、研发到销售的全链条覆盖。
产业发展最终要惠及农民。安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对鲜果实行保底收购,切实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2024年,安顺金刺梨全产业链年产值近5亿元,带动2.94万农户实现增收,户均年增收超1500元。这颗小小的“金果”,正成为安顺乡村振兴路上名副其实的“希望果”。
图/文/视频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水清 詹艳
高兰萍 陈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总策划:陈麟 范朝权
统筹:尹长东 刘皓
执行:杨仪 胡晓梅 高艳 郭芳霞
史可心 王银艳 邢瑞平 周蕾
编辑 杨羽
二审 李劼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