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月10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其微信公众号撰文称,美国及欧盟等经济体高通胀的主要原因是财政补贴而非量化宽松政策。李迅雷认为,美联储2023年下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加息方面可能会相对审慎,同时传递仍将继续加息的信号,以稳定市场预期。
李迅雷分析称,尽管市场与美联储在通胀预期上出现了分歧,但要分两种情况来判断美联储的行为。第一种情况,市场的预期错了,通胀确实像美联储所预期的那样居高不下,而且回落幅度非常缓慢,那么,美联储确实就没有必要马上降息。第二种情况,市场预期对了,通胀超预期回落,即各项数据都暗示美国将出现经济硬着陆。美国的资本市场特别关注时薪的变化,12月份平均时薪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4.6%,涨幅趋缓,这或许是上周五美股大涨的主要原因。但仅仅从这一数据还不足以证明通胀回落会超预期。
此外,从美国的隔夜利率的波动曲线预期看,2023年7月份开始下行,尽管美联储官员一再否定这一市场预期。
李迅雷认为,即便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美联储可能仍不会在今年降息。美联储似乎总是滞后于市场变化而采取对策,也就是它需要等待多个宏观数据确认之后才采取收缩或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逻辑上讲,既然美联储开启此轮加息周期是滞后于通胀率变化的,那么,结束此轮加息周期可能也是滞后的。从历史上看也是如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通常是在市场不堪忍受时才决定加息或降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