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直击面对大考的医院:一面是危急重症患者 一面是医护人手短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30 20: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直击面对大考的医院:一面是危急重症患者 一面是医护人手短缺

在上海德济医院,新冠病毒感染急危重症患者数量几乎是平时的6倍。徐敏摄

中新网上海12月30日电 (陈静 徐敏)当下,上海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众多,而医护人手短缺。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拼尽全力救死扶伤。他们忙碌的身影不断闪现在抢救室、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匆匆奔走在各科室病房,穿梭在生命救治的一线前沿阵地......

30日,记者走访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这里,“120”运送车辆不断驶入。当下,多家医院都在面临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加的“大考”,在瑞金医院, 近期急诊就诊量比平时已翻了一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说,我们正在集中力量,确保重症患者的救治。陈尔真介绍,当前,前来急诊的新冠感染者占据80%,其中老年人比例又占了40%-50%。大部分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因新冠感染后导致疾病加重,在65岁以上老人中有肺炎表现的占了一半左右,“在收治入院的病人中,主要包括有重症化倾向的,以及出现低氧血症、胸闷气促的危急重症患者等,我们需要密切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变化,第一时间采取救治的措施。”记者了解到,在仁济医院,连日来120接诊量不断攀升,东院和南院两个院区12月28日一天共接到269辆救护车。

直击面对大考的医院:一面是危急重症患者 一面是医护人手短缺

年轻的医生护士即使自己高热,也依然能做到“病患第一”。徐敏 摄

据悉,不少急诊医生护士连续工作多日,忍着病痛为病人打针输液,很多医护症状刚有好转就尽快返岗,以缓解诊疗压力。最近,急诊科专家陈芙蓉忙得一天只能匆忙吃两顿饭:“我没‘阳’过,这段时间,上班下班没有什么区别,每天要接百来个电话,顾不上吃饭,有时候饿得头晕眼花。看着病人数量增加,我希望自己不要或晚点‘中招’,帮助病人一起走向春暖花开。”

医院方面告诉记者,近期来看内科门诊的患者中,一部分是过来看诊的,还有很多是来买药或者给家属配药的,内科门诊一直人满为患。“我们科室几乎所有人都感染了,低烧的同事会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刚康复的同事马上返岗,就是这样,真的让人很感动。不管是嗓子痛到不能说话还是咳嗽到呕吐,大家都坚守在救死扶伤第一线。尤其是内科主治医生程东帅,忙完门诊,又匆匆返回病房照看急重症病人,天天加班到深夜……”说起同科室的战友,内科医生马凌云惺惺相惜。

曾当过军医的呼吸内科主任陆月明教授,与科室人员并肩作战,当起了救死扶伤“排头兵”,全天24小时开机;半夜接到病人病情恶化的消息,他从家里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抢救病人。每天,陆月明会和年轻医生们一起加班到很晚,看到医生们加班到深夜还未吃饭,他便主动外出买来饭食。陆月明教授感慨道:年轻的医生护士即使自己高热,依然能做到“病患第一”,依然能勇于拼搏,主治医师程东帅和马凌云医生昨晚(29日)收治10个新病人;今天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又收治了15个新病人,刚刚看完病人查完房,到晚饭时间才吃上午餐。

在不到2周的时间里,手术室医护已有六成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病毒,高热、乏力让人体力不支。为了支撑科室日常手术、特别是急诊抢救手术的正常运转,医护们大多强撑着身体,把当日的临床工作完成,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如果我现在倒下了,患者怎么办?抢救工作怎么办?”

“没事,还没到39度,还能坚持”“让她多休息一天吧,她孩子还小,我来顶她的班……”这是手术室的医护们这段时间的日常对话。医院方面介绍,现在的急诊抢救手术量很多,且感染风险很高。“在危险面前,手术室的医护没有一个人退缩”,手术室年轻的护士王欣慰说。(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仁心守护 生命之光|91岁重症患者过世后,医生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
...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急诊科隔离二区收到一面特殊锦旗,是去世的91岁重症患者谭老伯(化名)的妻子、84岁的李阿婆(化名)寄来的。锦旗上写的“两手医尽世间痛,一生普救
2023-01-19 23:12:00
大江东|专访陈尔真:急诊人数翻倍,医疗机构如何应对?
...冠救治专家组成员,这位抗疫老将的注意力分成两部分。一面是医院,面对剧增的患者,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不断降低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救治效率;一面是基层,指导社区医疗机构提升救治水平
2023-01-03 07:00:00
“轻症不下火线”守护患者健康
...讯员李梦娇 1月5日晚上10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科护士长左拥军脱下防护服,这一天,她已工作了15个小时,身心俱疲。刚刚走出病房楼,手机骤响,得知
2023-01-12 09:44:00
全体医护守一线 十几小时“连轴转”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烟台业达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守一线 十几小时“连轴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林典义在门诊坐诊。“没事,明天烧退了,我就回来上班。”“我今天好点了
2023-01-04 08:34:00
迎战“第一波冲击” 江苏各地白衣天使们“扛”上了
...医护人员都在“扛”江苏省人民医院承担着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任务,目前正面临最严峻挑战——平时发热门诊一天也就10多位患者,现在一天接诊量猛增到200多位,急诊、ICU的工作
2022-12-27 08:02:00
点滴小事折射济南医护“硬核”守护
...滴小事折射济南医护“硬核”守护在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医生、护士帮助患者翻身活动。 值班医护正在整理病人信息本版照片均由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焜染 摄路平是
2022-12-30 14:19:00
探访北京市多家三级医院:跨科合并病房 提高收治能力
...着疫情的发展,医院救治的压力开始从发热门诊向急诊和重症救治科室转移。现有医疗资源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医院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近日,记者走进北京市部分三级医院,进行实地探访。
2023-01-06 16:28:00
“新十条”满月|“重症大考”来了,重庆定点医院如何应对
...个分身。他是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下称:三峡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该医院是重庆市新冠集中救治定点医院,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崔勇和他的团队一直冲在第一线,直面一轮又一轮挑战。三
2023-01-10 18:26:00
...流量呼吸机、输液泵等医用设备,充分保证呼吸内科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解现金表示,呼吸内科现在要守住门诊和急诊这两条线。门诊的病人通过监测心率和氧饱和度及早给予干预和治疗,减少发
2022-12-31 10: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胃癌预防,从了解胃镜筛查开始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胃里反酸灼烧、动不动就腹部痛,大家往往习惯买点药对付一下,但需要警惕的是
2025-11-13 06:45:00
全面解析慢性胃炎的防治与护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就像食品加工厂,日夜不停地处理人体摄入的各类食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胃炎成了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11-13 06:45:00
癫痫患者的记忆力为何会越来越差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
2025-11-13 06:45:00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正确服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2025-11-13 06:45:00
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2025-11-13 06:46: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