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叔宝的地位到底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20:25: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琼,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勇武过人而闻名,是一个能在千军万马中斩将夺旗的勇将,基本上没有独自统军一方的经历,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王牌打手和保镖。李世民登基后,秦琼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的高官,但是因为久病缠身,基本上不参与朝政,于贞观十二年病逝。

那么,他的真实地位如何呢?其实秦叔宝在唐朝的地位,基本是被边缘化的。

大唐建国之后,秦琼因为连年征战,加上年事已高,基本处于在家养病的半退休。玄武门之变时,秦琼选择了中立,因为唐高祖李渊对他有知遇之恩,这也是他位列凌烟阁二十四臣之末的主要原因。

总之没生病的秦琼绝对属于唐朝的头号英雄人物,但是到了后期因为伤病没有什么建树就逐渐的被边缘化了,但是李世民懂得感恩知道善待曾经的兄弟所以他们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琼在唐朝历史中的地位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未参与玄武门之变,但事后被封为
2023-10-10 09:01:00
秦琼从宇文化及兵锋下救了李密和瓦岗军,徐世勣单雄信哪里去了?
...将军、翼国公、上柱国。唐朝最高军衔为天策上将,那是李世民的专属称号,基本相当于大元帅,秦琼受封十六卫大将军和上柱国、开国公,已经达到异姓功臣的巅峰了。小说把秦琼描写为“双料大
2024-12-18 08:58:00
悍将秦琼也是帅才:四次大战力挽狂澜,证明他确有逆转战局的能力
...十四功臣名列末尾是极不公平的,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李世民决定将功臣画像挂于凌烟阁的时候,秦琼已经辞世,也可能是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不佳”。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七年下旨,命
2024-11-15 11:07:00
秦琼、程咬金为何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露面?抵挡太子的第一猛将
...元626年六月四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想要谋害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出于“自卫”,不得不奋起反击,于是带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
2024-12-20 09:29:00
秦琼没露面,唐朝公爵中的瓦岗七雄,为何在玄武门一战全部失踪?
...太宗,但名字却可能不是世民而是建成。在演义小说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全靠瓦岗英雄相助,但是我们细看史料就会发现,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玄武门之变中,唐朝公爵级别的“瓦岗七雄”一
2024-11-15 09:48:00
提起大唐盛世,人们都会首先想起唐朝开创者李渊、李世民父子。他们父子二人当然是当之无愧的大唐缔造者,但老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李渊李世民两人再厉害,也撑不起唐朝一片天。离了手下那
2022-12-12 16:35
战神秦琼在凌烟阁24将中为何成了最后一个
...,立下汗马功劳。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人到中年的李世民眼看追随自己一生的老弟兄们陆续凋零老去,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于是在皇宫内三清殿之侧,建立一座凌烟阁,由唐朝大画家阎
2024-06-15 11:03:00
...军大统领,武功确实非同小可,起码以武功自夸的唐太宗李世民,一对一跟单雄信单挑,是没有还手余地的。两唐书记载了单雄信两次差点击杀李世民:一次是被徐世勣阻止,一次是被尉迟敬德从旁
2023-10-27 20:03:00
...拼死保护,他才得以生还。秦琼后来投奔唐高祖李渊,在李世民的秦王府做事。秦琼镇守长春宫,官拜马军总管。在美良川,他打败了以勇武善战闻名的尉迟敬德,皇帝赏赐他黄金瓶,说:“你顾不
2024-05-22 06: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
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丰碑屹立,英名永存。山东潍坊昌邑的饮马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之下更显庄重肃穆。阳光穿过繁密的枝叶
2025-08-27 19:08:00
大汉风华!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迎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一阙海昏侯,千年大汉风。8月27日,“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开幕仪式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举办
2025-08-27 2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