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可漫步、可驻足、可消费、可分享,蓁巷打造“生活客厅”
老街区焕新,开学季“迎新”
年轻人来到蓁巷打卡。 市建委供图
蓁巷依托街角活动用房,推出开学季活动。 市建委供图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东南大学八大书院启幕上线,即将迎来4200余名本科新生共聚四牌楼校区。记者昨日从市建委获悉,环东大更新项目蓁巷文化街区推出了开学季活动,全面启动开街预热。
蓁巷,一条约500米长的小巷,串联起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与珠江路。它不仅是东大学子心中的“第二食堂”,也是附近居民日常往来的生活脉络。
据了解,更新改造前,蓁巷巷口零星摆放着垃圾箱与居民的临时垃圾桶,环境状况不尽如人意。沿街店招破损褪色,车辆与行人交织穿行,空间局促而秩序微乱。不少居民感慨,就连出门买菜、散步小憩,也难寻一处可以歇脚的地方。
“我们采用了‘步行优先、多要素联动’的整体设计策略。将交通优化与景观美化、市政设施改善、商店外摆管理、学校围墙界面激活等多元素有机结合。”规划师团队成员介绍,道路两侧以绿色透水材料铺装,形成了非机动车通行道。自大纱帽巷以南划定了双向通行线直到珠江路,向北至四牌楼路改为车辆单向通行。
如今,这条街成为可漫步、可驻足、可消费、可分享的“生活客厅”。沿线布设的休闲座椅、绿化景观、艺术装置等,实现了公共空间的价值重构和品质提升。
漫步焕新后的蓁巷,沿街重新设计的店招充满活力,老字号小吃飘香依旧,与独立咖啡馆、文创小店、书吧比邻而居。项目改造注重保留学子记忆中的老店,让书卷气与市井烟火共生。许多老店门前依旧排起长队,门头经创意改造后吸引不少东大校友重返打卡。
“这里将持续完善配套的商业、餐饮、休闲娱乐业态,打通与校园内部创意商品的对接渠道,联动东南大学文创基地和专业师资力量,推动原创性的文化产业空间孵化。”街区运营单位紫金商业负责人说道。而为迎接学子到来,蓁巷街角增加一处“新生补给站”,领取“新手村计划”后,至指定商户集满5个章可兑换活力包一份。除了千份咖啡美食券、护肤券免费,还包括蓁巷打卡指南,让新生迅速解码新街巷。
蓁巷的焕新,是一场关乎“社区温度”的集体重塑。项目以街巷空间,构建“政府+高校+企业+社区”的四方协同参与机制,聚合街道、商户联盟、东南大学、商管公司、居民等多元主体,破解了传统单一主体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蓁巷不是简单的旧貌换新颜,它激活了街区、社区、校区这三个核心节点,创造了三者交融共生的新模式,让老街巷更新后,越来越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