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跟着典故看江西之二:陶母“送子三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15:3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郑少忠

陶母湛氏(243-318),是东晋名将陶侃(陶渊明之曾祖)的母亲,也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良母,以教子有方、宽厚待人等崇高品行称道于世。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一并被尊称为“中华四大贤母”。陶母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刊发第二篇:陶母“送子三土”。

陶侃经别人引荐,去外地做官。赴任前,湛氏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教导陶侃,希望陶侃不忘初心,做一个清正公廉之人。湛氏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包袱递给陶侃让他带上。到了目的地,陶侃打开包袱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的土布。陶侃先是一怔,过了一会才慢慢领悟到母亲的用意。原来土块表示,无论身在何地,看到它,就应想到家乡故土,要不忘初心,为故土争光。母亲的“三土”深深打动了陶侃的心,后来他在仕途上果然不负母亲所望,做到不忘初心,坦荡做人,清白为官,世代赞誉。

下篇请看,跟着典故看江西之三:陶母“退鱼责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下篇请看,跟着典故看江西之四:陶母“截发易肴”。
2023-01-06 16:1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郑少忠陶母湛氏(243-318),是东晋名将陶侃(陶渊明之曾祖)的母亲,也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良母,以教子有方、宽厚待人等崇高品行称道于世。她与孟母、欧母
2023-01-10 11:20:00
跟着典故看赣州之五|人文赣州的高峰在这里凸显
...本报推出“跟着典故看赣州”专栏,独家约请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社长郑少忠撰稿,从一个走遍了赣州山山水水、阅读过赣州历史风云、关注着赣州未来发展的央媒记者的视角,带你品读不一样的赣
2023-02-22 09:55:00
跟着典故看江西 萍乡篇之七: “水稻制种看南繁,南繁制种数萍乡”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郑少忠“水稻制种看南繁”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南繁制种看萍乡、萍乡制种看湘东!南繁制种数萍乡、南繁制种数湘东,萍乡市、萍乡市湘东区就是有
2023-08-17 21:39:00
跟着典故看江西|上饶篇之三:陆羽钟情上饶 心静著《茶经》
...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
2023-06-09 10:01:00
...战乱,或为谋生计,或多种原因兼而有之,携家带口,从江西临川一路迁徙至雩山脚下定居。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大名鼎鼎的汉代大儒董仲舒。董合一定想不到,他所建立的这个村子,历经朝代更迭
2023-06-30 14:10:00
在江西省九江市有一座以贤母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中华贤母园前不久,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就是在这里举办的。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华
2024-05-13 14:59:00
...内的洋芋,皮黄内酥的洋芋躺在盆里面,令人垂涎三尺。母亲准备了一些小菜和茶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在一起,就着小菜享受着美味。很快,一天的疲惫也消失了,说着笑着,别提有多开心了。
2023-01-06 02:52:00
...子和口袋,小跑着赶去荒地捡钢筋。我很担心她,就一路跟着过去。天才微微亮,借着朦胧的光,母亲在废料堆中仔细翻找,将几根尺余长的钢筋挑出来,再用锤子将挂在钢筋上的厚厚的混凝土一点
2023-10-18 06: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