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郑少忠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一位名叫董合的读书人,或为避战乱,或为谋生计,或多种原因兼而有之,携家带口,从江西临川一路迁徙至雩山脚下定居。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大名鼎鼎的汉代大儒董仲舒。
董合一定想不到,他所建立的这个村子,历经朝代更迭,居然顽强地延续了1000余年,现在仍然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血缘村落,全村以董姓为多;而他先祖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思想,也曾在这里发扬光大。此村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村”。假使董合地下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流坑位于抚州市乐安县,赣江支流乌江由东向西绕村而去,与村内人工湖龙湖之水相连通,乌江和龙湖像护城河一般将流坑环抱其中,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小村既利于居住,又利于农耕。
流坑村落主体基本保存了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规整的格局,现存各类明清建筑遗址260余处,以“七竖一横”的大巷道为框架,并与众多小巷相互连通。董氏在主要巷道的头尾均建有望楼,早启晚闭,以加强防御。7条竖巷的巷口都直对着乌江河岸,并相应建有7个码头,以便将河风引入村中,以确保村内空气清新。村中排水系统完备,将天然水与生活用水引入龙湖,再排入村外的乌江,形成天然排污。在主体布局之外,董氏依照地形物貌建祠堂,筑庙宇,修街道,立阁楼,树牌坊,围村墙,植树林,使流坑俨如一方城池。
流坑古村内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式,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明代民居堂前多设置照壁,照壁上的砖雕壁画十分精美;清代民居堂前多带庭院,庭院前有砖木结构门楼。
是谁规划得如此精妙?相传是董合的后人董燧。董燧出生于明代中叶,官至刑部郎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辞官回到家乡流坑,带领着族人用了近20年的时间彻底改造了流坑。当旅行家徐霞客路经这个偏远的山村时,不禁发出赞叹:“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见《徐霞客游记》第147页,上海古藉出版社版)这里说的“五桂坊”,就是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门五人同时中进士这一盛事而建的纪念牌坊——“五桂齐芳”,历史罕见,可谓殊荣。
流坑董氏家族崇文重教,以科举而勃兴,历史上流坑曾出现了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的人文盛况,进入仕途者超过百人。流坑村口,现矗立着一座状元楼。董氏族谱记载,状元楼是为纪念南宋初年恩科状元董德元而建,现存的状元楼是晚清重修之物,但其平面布局和基本构架仍一定程度保留了南宋旧制。状元楼正阁门楣悬挂有宋代朱熹所题“状元楼”楷书大匾,阁柱上分挂有一木刻行书联:“南宫策士文章贵,北阙传胪姓字先。”
流坑的古民居虽外观简朴,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绘、墨绘、书法于一体,工艺精湛。木雕、木刻,斜撑、雀替、门窗格扇这些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家家户户都不相同。砖雕、砖刻、石雕、石刻、彩画、墨绘等装饰随处可见。明代民居“怀德堂”(“凤凰厅”)照壁上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的“麒麟望日”镶雕,工艺精湛高超,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粹。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不少题榜、名额,有匾额188块,楹联72副,门头墙壁的各种题榜362方,祠堂名额近60处,计682方(处)。在流坑的民居中,多数厅堂有堂名匾,这些匾、联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或表主人之身世,或显家族之荣耀,或体现儒家传统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美好情境。
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虽经漫长岁月风雨沧桑,但风韵犹存。
近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属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属少见。流坑村古建筑浓郁的地方特色,专家学者曾概括为“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乡,又亦城亦乡”,代表了江西本域传统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这对于研究民居建筑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2001年6月,流坑村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