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孔府旧藏 难得一见 “明成化夔龙纹大方鼎”500多年后回浙见父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9 09:39:00 来源:杭州网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袂打造的“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文物特展”近日在丝博馆时装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

谈及此次与孔子博物馆的联动,中国丝绸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主任陈百超表示,衣冠礼器蕴藏深厚的中华礼乐文化,其中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更是极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贵仁崇礼,认为仁是礼乐的灵魂,礼乐是仁的外在表达。孔子作为儒学创始人,终其一生坚守传承礼乐精神,影响后世至今。”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饰专题类国家级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古代丝绸服饰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与创新工作。“孔子博物馆作为祭孔礼器服饰收藏的翘楚,拥有先秦至民国祭器千余件、明清衍圣公家族服饰数千件。希望本次展览给更多的汉服爱好者提供实物资料,让他们去研究和传承。”陈百超说。

孔子博物馆此次从千余件展品中选取了孔子画像、孔府档案、祭祀礼乐器等部分精美文物进行展览,共计展出孔府旧藏历代祭孔礼乐器、明清民国衍圣公府传世衣冠近百件,其中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5件,更有明成化夔龙纹大方鼎、明赤罗衣、皂罗衣等首次在浙江展出。

进入展厅就能看见方鼎的踪影,走近了看,方鼎四周的花纹清晰可见。它的周身以云雷纹为地,正面、背面均饰变形夔龙纹、卷云纹,两侧面饰卷云纹,足上部雕饰龙头。两侧面中间方框内铸楷书铭文,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磨损严重,已不可辨别。

现场,陈百超还透露了一个小故事,“比较机缘巧合的是,这件大方鼎当时是在浙江嘉善铸造完成的,明代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也就是说500多年后,方鼎回到了浙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物10件,二级文物5件。其中,首次从山东来到浙江展出的明成化夔龙纹大方鼎备受关注,它铸造地在浙江嘉善,500年后又回到浙江。去展厅看看孔子长什么样这次展览,有一幅明代的《孔子
2024-03-09 07:36:00
看服章之美 赏礼乐华章
...子博物馆收藏,包括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5件,其中的明成化夔龙纹大方鼎、明赤罗衣、皂罗衣等均为首次在浙江展出。为加深观众对展览的理解,主办方还邀请孔子博物馆礼乐传习所(箫韶
2024-03-30 15:40:00
4月展讯|西子湖畔艺术上新,春游式看展,不要太惬意
...传世衣冠近百件,其中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5件,更有明成化夔龙纹大方鼎、明赤罗衣、皂罗衣等首次在浙江展出。折枝入瓶——宋人的花事与瓶赏时间
2024-03-29 09:46:00
中国有哪个强大家族,香火从商朝延续至今
...所以孔家越来越豪华,越来越大气,现在如果从空中俯瞰孔府,就会发现孔府布局跟皇宫一模一样。孔家尤其以“三孔”闻名于世。分别是孔家人居住的孔府,祭祀孔子的孔庙,还有孔家人专用墓地
2024-06-13 15:57:00
聊聊科举同年徐世昌、陈夔龙与陈志喆
...机大臣后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还有曾任北洋总督的陈夔龙。近日读史,发现同年进士陈志喆与他们颇有交往,遂收集史料,撰成此稿。一《北洋军阀史料·徐世昌卷》收入“陈志喆请求保荐赣省
2023-02-16 15:49:00
一起了解一下陈夔龙这位封疆大臣吧
...在清朝灭完整整三十七年后才离开人世,一起了解一下陈夔龙这位封疆大臣吧。陈夔龙是贵州的贵阳人,父亲生前是知县,但不幸的是在他八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幼时丧父,全凭母亲一人辛劳
2022-12-24 11:58:00
砥砺传承 匠心筑梦|山东省兰儒孔膳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兴兰
... 通讯员 张乔王兴兰,山东省兰儒孔膳文化研究院院长,孔府菜首任女传人。曾获“山东手造大工匠”“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济南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王兴兰深入挖掘孔府菜的文化内涵
2024-01-25 11:46:00
复兴老名酒,奋进新征程︱孔府家建厂65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10月22日,以“复兴老名酒,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孔府家建厂65周年庆典”活动,在东方圣城曲阜隆重举行。群贤毕至,高朋满座。政府领导、行业协会领导及专家、孔氏宗亲、集团领导、公
2023-10-23 20:28:00
雄起!重庆体育 重庆首次参加2023中国体育文化、旅游博览会
...,奋发向上的城市性格。来自奉节县的中华传统武术——夔龙术进行了现场互动表演。奉节县位于三峡核心区,夔龙术有游龙之势,配以“夔龙掌”和“夔龙拳”刚猛的招式,气势凌厉非凡,刚中带
2023-12-08 17: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