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做好养生的“动”与“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3 10: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阳虚动养为先 阴虚静养为主

做好养生的“动”与“静”

□ 白立平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加重视健康。对于已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更是把养生提上了重要日程。很多人看书学习、听养生讲座,不可谓不用心。但是,每每谈及养生,必是吃中药、吃补品、吃药膳。讲起来头头是道,山药大枣健脾、人参黄芪补气、当归阿胶养血……似乎唯有吃,才是养生正道。殊不知,在养生这件事上,身心“动”与“静”的管理,比补品重要得多。

动则生阳

《叶氏医效秘传》云:“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则变,阴动则合,而生五行,各禀其性。”

快走、跑步、骑行、游泳、打球、日常劳作等都属于动养,这里强调的是“形动”。

形属阴,动以养形。长期坚持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气血畅通,促进新陈代谢。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弹性,使人体骨骼肌的密度增加,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伸展性,减少多种疾病发生。人在进行有氧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多巴胺分泌增加,会使运动者产生幸福的感觉。当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时,体内的内啡肽会持续分泌,这种“快乐激素”能够排解人们的压力和坏情绪,调节脏器的功能,增加神经的兴奋性,让人变得愉悦和满足。

阳气是什么?精力充沛、处事乐观、动作敏捷都可以看作是阳气旺盛的表现。有研究显示,运动可使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提升15%,可以使人的处事能力、精神状态和承压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高。

身动为动养,勤于动脑、勤于思考,也属于动养。常用脑,让大脑动起来,可以延缓生理老化,让人思维敏捷、神清脑健、耳聪目明。比如大家熟知的很多学者泰斗都健康长寿,如钱学森、季羡林、冰心、杨绛、巴金等,都接近或超过百岁高龄。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增加“动则生阳”的机会:多走路,少乘车;多利用楼梯,少乘电梯;看电脑手机的间隙,多做一些伸展运动;多学习,勤于思考;培养自己对运动的兴趣等。

当然,运动要注意适度。运动前做好热身,不要骤起骤停,以身体微汗、无不适为标准。中医认为,大汗伤气。若每次运动后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头昏眼花,不仅无益养生,反而有害健康。

静则生阴

静坐、睡眠、闭目养神等都属于静养,这里强调的是“神静”。

神属阳,静以养神。对我们现代人来讲,身静的机会很多:久坐不动、出门以车代步、乘坐电梯代替爬楼梯、宅在家里不运动。但因为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想做到神静却不容易。工作时间进行着紧张的脑力劳动,休闲时间就看电视、刷手机,我们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往往身静而神不静,很难做到冥想放松、闭目养神。到该入睡的时候,又往往神不能归根,失眠多梦。神不能静,机体就不能完全放松修整。心神不安,就给邪气入里创造了条件。现代研究也表明,很多肿瘤的患者都有共同的心理特征:缺乏宽容淡定、从容平常的心态,忧心太多,纠结太过,心急气躁,心静不下来。

《类经》云:“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神完固而内藏。若躁扰妄动,则精气耗散,神志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脏之痹因而生矣。”然而很多时候,动起来容易,静下来却很难,尤其是处在事业上升期的中青年人,需要更高的自我修养和生活事业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达到目标。

想要静心,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无论坐时、站时、躺时,让自己从精神到身体,全部放松下来,放下工作,放下手机,或微微闭眼,或眺望远方,或欣赏一幅优美的画、赏一片花草、赏鱼儿在水中游弋嬉戏,都有静目养神的效果。也可选择安静的环境,听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各种情绪慢慢放松,达到身心的宁静。

此外,培养一些有益身心的业余爱好也是静养,如钓鱼,绘画、书法,让心情平静,对身心放松都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何种形式的养生,都要以人为中心。人不同,养生的原则方法就不同,运动的形式和量也要因人而异。比如阳虚的人以动养为先,阴虚的人以静养为主,年老体弱者要静动结合,静养大于动养。

总之,做好一动一静,胜过任何补药。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静兼修,形神共养,才能使体内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露到,这份养生“三字经”要牢记
白露养生,三字经的智慧随着秋风送爽,白露悄然而至,标志着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开始生长;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应该如何调整生活习惯,以适应季节的转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白
2024-06-07 06:56:00
春不养,夏易病,春天养生5个攻略要记住!
春天养生重点养的是身体的阳气和肝脾功能。春天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季节,因此养生重点在于顺应自然,养护身体的阳气,同时也要注意调理肝脾,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以下是一些春天养生的
2024-03-24 13:58:00
中科御方带您了解冬季养生之道
...大自然万物收敛、阳气内藏的季节。在中医理论中,冬季养生重在养肾固阳,增强体质,以应对寒冷的气候变化。中科御方中医研究院,作为中医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深入探索冬季养生之道,为
2024-11-05 16:16:00
冬季养生进补是呵护身心健康的关键
冬季是自然界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也是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期。此时,养生进补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为您介绍冬季养生进补的原则、方法以及一些养生美食,帮助您在寒冷的冬天呵护
2023-11-02 17:28:00
今日秋分 御寒保暖为养生重点
本文转自:人民网健康“医”点通今日秋分 御寒保暖为养生重点陈子源今日,我们迎来秋分节气。秋分这一天昼夜均而寒暑平,此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秋分时节养生要注意些什么?
2024-09-22 09:47:00
节气养生 大寒医学指导/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吴艳华主任医师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1月20日是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
2025-01-16 11:04:00
《小暑金将伏:夏季养生的关键时节》
...金色的热浪即将伏地而出,更代表着生机盎然之际的健康养生关键期已经到来。下面我们就一同探讨小暑节气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此时节进行合理的养生。一、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与养生重要性小暑
2024-09-02 13:51:00
最高级的养生,非走非睡,一字以蔽之
在探讨养生的诸多方法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诸如“多走路,少睡觉”之类的建议。然而,真正深入探究养生的本质,我们会发现,最高级的养生,实则超越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模式,它蕴含于一个简洁而深
2024-09-20 18:26:00
顺应夏时  调养身心
...转自:甘肃日报【健康关注】顺应夏时 调养身心立夏后养生防病 徐骏□ 衣晓峰 春夏秋冬,时序变迁,四季轮回。中医养生始终强调要顺应四时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整衣食起居,以调摄人体阴
2024-05-13 07:3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