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来自五千年前良渚文化的神秘礼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30 21:06:00 来源:科普社会

《周礼》有赞,“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通过《周礼》我们得以窥见千年前的古人如何用玉器祭祀苍天。来自五千年前良渚文化的十二节人面纹玉琮,静静地注视着五千年后的你。

来自五千年前良渚文化的神秘礼器

常州,良渚文化的北端,在常州市民广场边的常州博物馆中,馆藏有众多良渚文化遗存文物,这里暗含着中华文化最原初的秘密。中国乃礼仪之邦,此礼,除了礼仪、礼俗之外,更涉及思想、礼制、艺术等范畴,其中不得不提到礼玉文化。

在馆藏的三万余件藏品中,良渚玉器是一大特色,玉琮是其中一个特别的品类。1973年,该件玉琮出土于常州郑陆镇寺墩遗址,外表分为十二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刻有人面纹四组,共四十八组,面孔由两条平行凸横棱、圆圈、凸横档构成,分别表示羽冠、眼睛、鼻子或嘴巴。眼睛为单线圆圈,鼻子或嘴巴上刻有卷云纹,工艺可谓精湛绝伦。

据常州博物馆典藏部符岚介绍,在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时代,制作如此大件和工艺繁复的玉琮,首先需要在原始条件下采运巨石,然后对其进行切割、钻孔、雕刻和抛光,而且再加工到如此精细的地步,这在当时堪称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举。

玉琮最早出现距今约5100年,从古至今都备受推崇,极具神秘色彩,石峡文化、陶寺文化等遗址均出土过各种形制的玉琮。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为发达,出土与传世数量也最多。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琮地位特别突出,一般为高等级贵族所有,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礼器,蕴含良渚先民的宇宙观念和精神信仰。

国家文物局曾将良渚遗址定位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在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中,玉器尤其有代表性,玉琮被列入中国传统的玉礼器“六器”之一,常州博物馆馆藏的十二节人面纹玉琮应是掌握部族权利或宗教权利的人才能拥有,由此专家推测出土墓葬主人可能是“王”或者“巫”。

道以成器,器以载道。玉琮载的是原始玉器的工艺之美,更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前的先民们膜拜苍天神明的景象我们无从知晓,但这些穿越千年而来的玉琮们,静静地向后人讲述中国古代的玉礼制度和古代礼制最原初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嘉宾在良渚博物院漫步于良渚博物院,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AR眼镜观赏“动起来”的刻符黑陶罐,良渚先民五千年前的生活借助科技手段生动
2025-04-24 16:47:00
今晚,央视一套《玉耀古国》揭秘良渚古城玉文化
浙江杭州西北部,有一片美丽的小洲,名曰“良渚”。五千多年前,这片土地上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为何这里会成为中国史前玉文化的一座高峰?玉,在遥远的“古国时代”,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2023-07-11 20:37:00
杭州余杭发布“文明圣地 良渚有礼”文明实践品牌
...要内容和手段。12月15日,杭州余杭正式发布“文明圣地 良渚有礼”文明实践品牌,推动“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落地落实、入脑入心。“五千年前,良渚礼制初成。良渚先民在这里创造
2022-12-16 17:03:00
亚运会火炬“薪火”从三方面诠释独特亚运美学
...学。杭州亚运会火炬取名为“薪火”。火炬整体设计聚焦良渚文明,在炬冠处运用了五千年良渚文明中的礼器玉琮作为意象表达,炬身的图案样式也富有良渚元素。 从整体来看,火炬呈现的是一
2023-09-09 17:36:00
文博日历丨杭州亚运会今晚开幕!我们采访到了一位5000多岁的神秘嘉宾
...是当之无愧的“玉琮王”大家好啊!我是一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亚运会奖牌 “湖山”就是根据我设计的人们都管我叫“玉琮王”因为我确实大了些,重了些……有多大呢?身高8.9厘米
2023-09-23 10:02:00
...“礼器”。近日,一批夏、商、周三代的青铜礼器,正在良渚博物院展出。它们跨越了数千年光阴,静静述说着青铜时代的中原故事,以及中原与南方自古以来的文化情缘。这些来自河南、浙江、福
2023-07-14 10:33:00
杭州亚运会为何流行“良渚风”?专家这样说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9日讯(记者万建辉)“良渚,是认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突出创新性、突出统一性、突出包容性、突出和平性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2023-09-19 16:26:00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五千年,王的凝视
...人很罕见地给玉琮王打了个侧光……”前不久,经常拍摄良渚文物的摄影师李慧力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起自己去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拍良渚玉琮王的新体会。“肯定是为了普通观众能看清楚神人兽面
2024-11-04 15:50:00
...论,达到文明的三个标准要素是:文字、青铜器、城市。良渚遗址没有发现青铜器和文字,按个文明标准来套的话,是算不上文明的。事实上定义文明的标准要复杂得多,涉及到很多要素,同时还要
2024-07-18 22: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