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4-24 16:47:00 来源:杭州网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2025年4月23日,参加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嘉宾在良渚博物院

漫步于良渚博物院,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AR眼镜观赏“动起来”的刻符黑陶罐,良渚先民五千年前的生活借助科技手段生动呈现在眼前。

从良渚博物院出发,游客还可以参加良渚文化大走廊年度系列活动“渚多好戏·花young春游”。在玉鸟集的咖啡店点一杯拿铁,杯子里的拉花图案竟然是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咖啡师还能熟练地讲解玉礼器在良渚古国的象征意义。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承载着拥有五千年历史的良渚文化,而今,这曾延续千年的灿烂文化经过共护、实现共享,融入余杭的文化基因,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良渚全球文明互见互鉴(视频自浙江经视)

构筑高水平文化展示窗口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良渚文化从“问世”起,便在世界文化长河中激起涟漪,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两届“良渚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嘉宾共享良渚文化保护成果,在考古、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对话,推动10余项国际务实合作成果落地。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台胞张文宁在杭州良渚博物院任双语讲解员

来余杭探寻古老文明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在良渚博物院,有一支由25人组成的双语服务队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述中华文明故事。过去两年,双语服务队共为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提供了200多场讲解服务。

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灿烂辉煌的文明,让良渚文化拥有了“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的美誉。近年来,良渚文化“走出去”,在多国开展“良渚与世界”系列文明对话活动,并以“何以文明”特展形式先后走进12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看见了繁荣悠久的中华文明。

以良渚文化为中心,余杭构建起涵盖历史、艺术、科技等领域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年来,时尚社区拔地而起,文化地标不断涌现。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良渚博物院是放满历史宝藏的“珍宝盒”,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公园将宫殿台基、观天祭坛、水利系统化作“露天历史课堂”;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的“宋韵”风格园林式建筑群里,海量典籍版本串联起中华文脉的“基因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内,历代丹青名作勾勒出“东方美学长卷”。

这些文化地标以空间集聚形式实现功能互补,共同构建起一个城市文化展示窗口。

塑造创新型文化表达形式

科技和文化是余杭两张闪亮的“金名片”,二者交织相融,让良渚文化有了更生动的表达、更具未来感的传播。

在余杭,智能化展览设计随处可见。AR、VR、全息投影、体感交互等技术,让观众和文物“玩起来”、和古人“聊起来”、和历史“面对面”。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在良渚博物院,戴上AR导览眼镜,馆内地图便在游客眼前展开,玉钺、玉璧跃于眼前,刻符黑陶罐立于掌上。良渚博物院还通过场景复原、3D打印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扫描二维码进入“莫角山AR体验”,游客可以“来到”良渚王城,“围观”良渚先民狩猎、捕鱼、烹饪,来一次“跨时空之旅”。依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数字技术,游客得以更直观地了解良渚文化。

如何用科技架起普惠共享的桥梁,这是文博界在当下面临的课题之一。4月23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于余杭拉开帷幕,论坛将围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个议题展开充分讨论。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在余杭,跨越千年的文化元素也借由创新表达注入生活日常。余杭成立“良渚MEI”生活美学联盟,构建良渚色彩体系基因库、良渚纹样体系基因库,并基于研究成果,设计了“良渚之色”系列、“馥郁良渚”系列等文创产品。目前已开发文创产品类别涵盖日用家居、贵金属等十一大门类,在线销售产品600余款,形成“良渚+”系列产品矩阵。良渚特色元素还融入文学、音乐等各类文艺形态,目前已出版相关主题图书600余部。

多年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与国内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求解“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这一良渚遗址保护的关键课题。通过“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文物安全365工程”,良渚遗址已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犬防+制度防”多维立体安防体系,为保护好珍贵的古国遗址提供坚实支撑。

打造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良渚文化大走廊部分项目规划图

如何以文化为纽带重塑空间格局,是余杭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答题。2023年,余杭创造性地开启“廊道式”推进文化发展的探索,谋划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将散落的一颗颗明珠“串珠成链”,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4月,良渚文化大走廊二期“十大工程”正式发布,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68.9亿元,涵盖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文旅项目及民生福祉等领域,突出“文化+”特色,推动良渚文化大走廊向“文化产业新高地”跃升。

其中,良渚客厅建设工程将打造大走廊上又一重点文化地标,具有国际峰会级会议承办、文明互鉴体验传播、在地文化创新孵化等功能。“文化+”产业带培育工程项目,以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产业圈、良渚玉湖、梦栖小镇和良渚老集镇四大板块为先行区块,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

而此前建设的首期“十大工程”,以一个个可观可感的项目,塑强城市文化软实力。除了“良渚5000+”艺创园外,径山茶文化公园样板段“梦山径”、良渚文明循迹之旅工程样板段精彩亮相,瓶窑千年古镇复兴一期、良渚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程等也稳步推进。

依托大走廊建设,余杭不断细化“文化+”产业政策20条,通过招商引资推介会、政策宣讲会等多种形式,成功招引12个重点领域项目、42家“文化+”企业落地,营业收入已达20.67亿元。

游一卡网络推出策略桌游《良渚文明》,在游戏中探索建立良渚王国;索以文化开发制作动漫作品《再见,良渚》,还原良渚文化历史脉络;飒影文化联合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沈括小学合作开发动画作品《少年沈括》;良源文化推出少儿启蒙动画《汉字小精灵》……在余杭这片土地成长的企业,以良渚文化的保护利用为己任,不断致力于推进良渚文化的产业实践。

随着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的纵深推进,余杭这片承载五千年良渚文化的土地正迎来发展“黄金期”。未来将全力推动良渚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书写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新答卷。

数据来源: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4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城市解局: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 杭州余杭落子何意?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盛淑彦摄中新网杭州1月1日电(王逸飞 张煜欢)浙江杭州,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日前迎来一项新的使命。杭州市余杭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体(扩
2023-01-01 18:03:00
人民日报讯 夏日,漫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流水潺潺、鹿鸣呦呦。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见
2023-07-26 19:20:00
...义。这是卡洛琳那・佩雷兹・达塔利首次来到余杭,她对良渚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惊喜之情:“这里是一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地方,能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片土地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随着科技
2025-04-24 07:03:00
...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美国摄影师看良渚暨全球华人新春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系列活动于3月25日至31日在浙江成功举办。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在开幕式上
2025-04-05 08:11:00
蒋卫东:良渚遗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保护管理体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发表主旨演讲。 王刚 摄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 (记者 张斌)“到目前为止,良渚遗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管理机构+
2023-07-06 19:52:00
杭州日报讯 近日,位于良渚文化大走廊西侧的百丈镇上,一段关于“一带一路”的中亚故事引发了热烈讨论。今年9月,百丈镇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和北京、杭州、香港、上海的文化使者,以及自意
2024-11-24 07:18:00
中希跨学科对话:沿“张骞的足迹”,让文明美美与共
...术界专家学者沿着“张骞的足迹”,在承载五千年文明的良渚遗址上首次展开对话,为世界文明“美美与共”献策。文化遗产保护本身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部门。东西方文明之间,不同学科间对
2023-07-06 21:52:00
杭州余杭:改革创新推动城市蝶变
...维度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余杭区抢抓建设机遇,规划良渚文化大走廊、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空间布局,全面攻坚创新策源等“十大工程”,大力招引省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名校名院纷纷落户,
2024-09-04 07:09:00
7月6日,在第四个“杭州良渚日”到来之际,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在余杭举行。希腊前总统、雅典大学法学院教授普罗科比斯·帕夫洛普洛斯视频致辞。市委常委
2023-07-06 14: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环路史村警务站附近发生车祸,有群众受伤急需处置。”8月19日9时50分,邯郸机场急救站工作人员接到求助电话。不到半分钟
2025-08-22 08:00:00
古县街道:展开一幅宜居宜业的品质新画卷
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总有一块区域链接着历史与未来,古县街道就是这样一处正经历时代变迁的地方。其围绕“提振精气神,建设未来城”总要求
2025-08-22 08:02:00
移风易俗进乡村 文明新风扑面来
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基层延伸,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山东省招远阜山镇组建由镇干部、村“两委”成员
2025-08-22 08:04:00
三个全国第一,山东潍坊安丘铸就“世界菜篮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小杰 通讯员 郑晖盛夏时节的山东潍坊安丘,再次成为全国农业瞩目的焦点。在凌河街道的汇海生态农场,扫描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
2025-08-22 07:56:00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深刻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2025-08-22 07:58: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诗漾古丝路 文润铁门关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侯淼)8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
2025-08-22 07:58:00
你的声音,河南的未来!“十五五”规划邀您建言献策
大河网讯 未来五年,你期待家乡有哪些发展?河南喊你来“出主意”!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2025-08-22 06:39:00
新华社记者 高敬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四五”以来,各地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
2025-08-22 07:13:00
阳光“生金” 零碳“淌银”
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村,4500亩生态茶园美如画卷。市民从赭洛山一跃而“飞”,借助滑翔伞游览九华村生态美景。九华村家家户户屋顶上装满了深蓝色的光伏板
2025-08-22 07:39:00
燕子矶新城地标 城市综合体项目亮相
8月21日,南京燕子矶新城燕江新城站城市综合体项目外立面亮相,现代流线型设计与多功能复合形态引发市民期待。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
2025-08-22 07:39:00
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
会跨陡坡上台阶,市公安局参与研发的排爆机器狗红了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苏超”安检中投用的警用机器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彪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赵阳记者张彪)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近日,第八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包括南京江宁横溪街道横山村上庄等5个村落在内的70个村落入选。记者昨天从省住建厅了解到
2025-08-22 07:40:00
南京112所驾校、3100余辆教练车完成终端升级上车刷脸记学时,课时达标才约考南报网讯(记者吴春霞)暑假期间,南京市驾培市场也迎来考驾照高峰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清晨的瑞金里REPARK,24小时健身房里已有了周边老人锻炼的身影;夜幕低垂,街区中庭的多彩活动丰富着周边居民的生活
2025-08-22 07:41:00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孙瑛娜 通讯员 邱杨 焦聪 德州报道
2025-08-22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