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人民日报刊文:不断擦亮良渚遗址“文化金名片” 保护古城遗址 赓续灿烂文明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6 19:20:00 来源:杭州网

人民日报讯 夏日,漫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流水潺潺、鹿鸣呦呦。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明确指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2016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杭州市深入做好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不断擦亮良渚古城遗址这张“文化金名片”。

保护好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河流、城墙、祭坛、宫殿、墓葬、玉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丰富的遗址和文物,见证着5000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

“每年有上百万游客到访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厚重底蕴,感受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东峰说。

本世纪初,良渚遗址则是另一番景象——山石裸露,满目疮痍,茫茫荒野上,尘埃漫天飞扬,几十家矿场的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

保护好良渚遗址,让良渚回归宁静,青山从此还绿。严重影响良渚遗址的石矿场被关停,取而代之的是对遗址更精准的保护、发掘和研究。设立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实行“城市发展反哺遗产保护机制”、将良渚遗址区外城市开发所得的部分财政收入用于遗址保护……余杭区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针对土遗址可能出现的开裂、坍塌、微生物病害、表面粉化等情况,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与浙江大学、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高校院所合作,持续开展多学科研究,实施土遗址保护工程。“我们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良渚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孙海波说。

除了古城和水坝等重点遗址区域外,良渚遗址保护范围还涉及24个村(社区)。良渚街道港南村是距离良渚遗址城址区最近的村庄之一。“村民建房之前,必须经过省文物部门前置审批。”港南村党委书记康宏果说,“作为这方水土上的居民,我们更应该好好地保护它、爱护它。”

讲好良渚故事,让世界遗产“活”起来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宫殿巨型木构”复原展示区,探坑内静躺着的6根“良渚木作”,皆为利用数字模型1∶1精准复原而成,无论是摆放位置还是视觉外形,几乎和发掘时的原件一模一样。

为更好保护遗址,良渚古城在发掘后进行了回填保护。“看不到真实的遗址面貌,普通人很难凭空想象5000年前良渚古城的宏伟。”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晓萍介绍,良渚古城遗址采取“现场+场馆”结合的展示体系,运用绿植标识、考古模拟展示、小品雕塑、数字演示、场馆展示、场景再现等手段,科学、立体、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特征、价值内涵。

目前,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实现5G全覆盖,2020年开放的数智体验馆推出“神王之国”3D宣传片、“人水家园”50米数字长卷、“本色良渚”实景VR影像,基于5G技术的实时8K高清直播,以及“AI数字人”、5G+VR和5G+AR等人机交互应用。

丰富的数字化手段,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走进良渚古城遗址数智体验馆,50米长的数字长卷“人水家园”生动再现“洲渚伐木”“阡陌稻香”等古代良渚人民生产生活场景;借助5G、VR、AR等科技手段,人们不仅能亲眼看到良渚先民的生活场景,还可以“重回”5000年前,与先民们一起狩猎捕鱼、参与祭祀。

良渚博物院还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采用黄铜镂空镀金工艺的良渚文化书签套装,精致还原了良渚时期的神徽、鸟纹等典型纹样;良渚遗址考古中发现的各种“简笔画”刻画符号,而今跃然“伞”上;以良渚先民为原型的盲盒玩偶、以出土玉器为创作灵感的首饰配件等,受到游客喜爱。

“良渚遗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创意,将历史文化素材和现实艺术不断融合,讲好良渚故事,让世界遗产‘活’起来。”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说。

实现遗址保护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双赢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瓶窑古镇、安溪古镇、“余杭纸伞”非遗项目……良渚文化大走廊沿线,一个个文化地标被点亮。

2022年底,余杭区提出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今年2月,这一设想被写入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这条位于余杭北部、横跨东西的文化廊道,将5000年的良渚文化、2000多年的运河文化、1000多年的径山文化、苕溪文化和现代数字文化等串珠成链。

“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带来的基础设施投入、公共服务配套提升等,不仅能优化城市界面、让区域发展更加‘有血有肉’,也将有效带动沿线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余杭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今年6月底,位于余杭区瓶窑镇的羊山公园全面完工。这座城市公园建设用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严格遵守《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建设而成,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成为广大居民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又一城市“绿肺”。

抓住良渚遗址保护和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的机遇,当地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人气高涨。作为毗邻古城的乡村,港南村顺势发展起乡村旅游。2020年5月,手划船项目在港南村正式上线,给村里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村民收入因之增加。“我们正在思考结合遗址保护发展乡村产业,让村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康宏果说。

“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保护第一’原则,推动修编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出版相关学术著作,让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散发更加独特的魅力。”余杭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2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研究如何让良渚古城遗址“延年益寿”。2022年7月,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和敦煌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分中心。此次
2024-07-22 04:3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良渚考古新发现:古老的水利系统“更复杂了”据新华社电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良渚论坛”“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分论坛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
2024-12-09 09:24:00
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200余名专家学者共论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8日 第 11 版
2024-01-08 05:27:00
浙江日报评论员:打响“良渚论坛”品牌 促进文明和合共生
...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向世界深刻阐释以良渚遗址为实证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特魅力,发出了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的号
2023-12-04 11:36:00
首期十大工程发布 杭州余杭区纵深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
...本馆、瓶窑古镇、安溪老街等一颗颗明珠。如何更好保护良渚遗址,传承中华文明?如何串珠成链,盘活以良渚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资源,打造城市新IP?12月14日,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推进大
2023-12-14 20:13:00
良渚遗址:高科技呵护文明圣地光彩
...海彦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物保护专业,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良渚遗址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对于如何让良渚遗址“延年益寿”,她说:“良渚遗址是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对它的保护并没有先例可循,需
2025-07-09 06:53:00
让更多的人来讲良渚的故事 国庆节记者探访良渚古城遗址
...素质,也能看到国家繁荣昌盛的风貌。”正在现场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晓萍微笑地听着游客们的议论。她说,良渚遗址成为世界遗产、成为现在的热门打卡地,来之不
2024-10-02 21:08:00
蒋卫东:良渚遗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保护管理体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发表主旨演讲。 王刚 摄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 (记者 张斌)“到目前为止,良渚遗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管理机构+
2023-07-06 19:52:00
古今辉映,文明圣地迎新生——五千年良渚文化拥抱“数字未来”
...老虎岭的这个“保护壳”,解决了遗址渗水难题。而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推出的“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则为整个保护区加装了一层无形的“数字保护壳”。在杭州良渚遗址遗产监
2025-05-29 07: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智慧农场”学科学
10月30日,科技辅导员带领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学生制作“智慧农场”。10月30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开展“废旧材料大变身 智慧农场学科学”活动由科技辅导员带领学生使用纸箱
2025-11-01 07:32:00
10月28日,市审批局公告了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将是一座拥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全新学校。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位置在小店区
2025-11-01 07:34:00
10月28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对清徐县2025年度营造林建设任务、古树名木保护、候鸟保护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标志着太原市林业专项核查工作启动
2025-11-01 07:34:00
10月29日,第八期求职能力实训师资培训班在太原结束。在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中,来自我市10个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市政府发布《关于认真做好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农业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市政府成立太原市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专班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将打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治理两场歼灭战,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2025-11-01 07:34:00
汇川:用“辛苦指数”换粮农“丰收笑脸”
多彩贵州网讯自汇川区酒用高粱收购工作启动以来,遵义汇仓红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简称:汇仓红公司)锚定“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核心目标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有效应对冬季低温、雨雪、凝冻等恶劣天气,防范人员滑跌伤害及生产设备、系统冻结损坏,保障冬季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深化“最安全银行”创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筑牢社区金融安全防线,近日,遵义汇川支行在遵义市茅草铺社区组织开展“六进六联”送金融安全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贵州金元鸭溪电厂组织开展2025年度职工职业与健康体检工作,为全体职工送上“健康礼包”,以实际行动筑牢企业安全生产与职工健康双重防线
2025-10-31 18:49:00
今年是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东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同时也是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创建人
2025-10-31 18:51:00
40多名宁波游客在皖北农村吃“大席”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40多名宁波游客在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洪阳村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大席。口孜牛肉、手工麻叶、红烧皮丝
2025-10-31 18:55:00
10月30日,全市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倡导“先人一步
2025-10-31 19:10:00
10月31日,第62届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进入布展冲刺阶段,今年的菊展景点,主要集中在西湖公园开化屿和谢坪屿。
2025-10-31 19:16:00
鲁网10月31日讯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助力企业用工保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菏泽市牡丹区“金秋招聘月”活动于近日启动
2025-10-31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