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良渚考古新发现:
古老的水利系统“更复杂了”
据新华社电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良渚论坛”“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分论坛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领队王宁远介绍,近年来他们发现,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一部分“塘山长堤”的面貌其实更为复杂。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距今已有约5000年历史,和良渚古城统一设计和建造,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系统之一。2015年,考古人员发现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分为高坝和低坝两级,而塘山是低坝系统的一部分。当时,塘山被认为是山前长堤。
王宁远说,从2019年起,考古工作者在塘山北侧的大遮山脉发现了16条建筑在山谷开口处的高坝,而在大遮山脉和塘山间又发现了多条长垄。最终,他们发现,塘山长堤和山脉之间形成了高、中、低三级水坝系统。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由“两级”变成了“三级”。
王宁远说,目前,在良渚古城周边,他们已经发现了350多处遗址,而遗址群的整体聚落结构在良渚时间的早、中、晚期之间发生过巨大变化,这也与先民治水的工作密切相关。
据介绍,在距今5300至5000年的良渚文化早期,先民利用山前地貌加以改造,形成了多中心散点式的聚落。著名的瑶山遗址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到距今5000至4700年的良渚文化中期,先民开始在遗址群中心兴建莫角山宫殿区,同时在外围营建大型水利系统。到距今4700至4300年的良渚文化晚期,城墙和外郭建成了,良渚成为一个超级都市,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原料全部靠外来输入。
“将良渚古城的水网格局,与宋代苏州的水网格局相比,可以看出良渚古城以水为道、用水系分隔功能区、核心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夹河筑城等规划思想,深刻影响了江南地区后来的城市规划。”王宁远说,良渚水利系统比大禹治水的传说要早1000年,且与都邑的产生和演变密切相关,成为研究早期水管理和早期国家产生的重要样本。 (记者冯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