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券商称化债新政将支撑A股震荡偏强,短期明确看多债市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1-11 06:54:00 来源:瘦子财经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12万亿化债大幕拉开,一揽子化债“组合拳”推出。

化债背景下,股市、债市将受何影响?11月至今延续震荡走势的A股,是否将继续走强?种种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多份券商研报发现,多方观点认为,化债规模超预期,化债方案总体积极,方案对股市而言略偏正面,落地之后,股市将继续偏强。

“此次置换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对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具有正向效应,特别彰显了决策层运用政策工具兜底风险的决心。”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

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认为,短期来看,化债方案落地,总体积极且超预期进一步支撑A股震荡偏强;中长期来看,政策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估值和基本面预期,牛市基础进一步夯实。

化债背景下,哪些方向有望受益?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化债相关主体包括地方AMC、城农商行以及与政府业务关联较高的行业和企业有望直接受益,改善资产质量并提升估值。

对于债市,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财政增量政策已经基本明确,对债市而言消除了不确定性。“短期明确看多债市,特别是近三个月调整较多的信用债。”他表示。

推动A股继续震荡偏强

11月至今,A股延续震荡行情。11月8日,A股三大指数收跌,沪指报收3452.3点,跌0.53%,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66%和1.24%。

化债新政框架敲定,将如何影响A股的短期表现?对中长期走势又有何影响?

市场走势上,邓利军认为,A股放量上涨后的震荡走势主要受政策和流动性影响,此次化债方案落地, 财政发力得到进一步确认,同时国内货币政策配合性偏松窗口也可能开启,后续可能推动A股继续震荡偏强。

中长期来看,他认为,政策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估值和基本面预期,牛市基础进一步夯实。

对此,他给出两点理由: 一是政策发力导致信用筑底进而提升 A 股估值的逻辑进一步强化;二是牛市形成需要的基本面条件逐步满足,包括政策和流动性条件均已具备,盈利大概率维持阶段性高位筑顶,且三季报来看A股盈利也延续修复趋势,财政政策发力下经济和盈利后续均可能回升,牛市形成所需的基本面条件可能确认。

对于后市关注点,华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认为,化债政策落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后续市场将转向博弈新一轮政策与经济基本面修复。

她分析称,后续,除了经济基本面是否延续改善态势,市场对政策关注点将转移至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后续落地的节奏和力度,特别是存量房收储细则和规模、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相应具体举措;二是明年经济形势和政策力度,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核心是明年赤字率以及货币政策定调。

建筑、地方城投等方向或将受益

化债背景下,哪些方向将受益?

陈果分析称,地方政府出台一揽子化债措施,不良资产的置换和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有助于地方AMC通过资产整合和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城农商行作为区域金融的核心参与者,在化债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不良资产重组和回收。

他同时表示,建筑装饰和环保行业将在资金回笼和资产重估下改善财务状况,其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有望得到修复。

“建议关注建筑基建和绿色环保领域,尤其是具有稳定运营资产和高应收账款弹性的央企和地方国企。”陈果说,在化债政策的推动下,地产、基建等行业的部分地方国企因债务压力需求,逐步加快并购重组进程,可关注化债与并购重组的交叉机会。

李超预计,市场风险偏好将显著提升,原因是,受益于化债方案执行落地,短期A股与港股均处于反弹阶段,未来需关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扩围加码和海外地缘形势变化对我国基本面的影响。建议关注政府购买相关业务占比较高的行业,例如城市运营(环保、水务等)、教育、商贸零售等。

具体到行业配置上,邓利军认为,财政发力下,短期化债、科技、核心资产、顺周期等相关行业可能受益。

具体而言,其一,化债方案明确且总体规模超预期,与化债直接相关的AMC、地方城投等公司可能受益;其二,后续财政发力可能科技、消费、建筑建材等行业有利。

“一是可能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使得科技成长行业受益,包括TMT、军工、汽车、机械医药等。二是加大对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家电、汽车等消费行业可能受益。三是加大对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支持使得建筑、建材等行业可能受益。”邓利军说。

此外,他还表示,财政发力可能提升经济和盈利预期,核心资产和顺周期相关的行业可能受益:一是经济预期回升叠加外资流入,电新、医药、食品饮料等核心资产相关行业可能受益;二是经济预期回升导致有色、化工、钢铁、煤炭等顺周期行业可能受益。

债市“靴子落地”,短期明确看多

化债组合拳将如何影响债市?多位券商固收分析师也对此作出分析。

李超称,短期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总体呈现震荡走势,不太存在利率大幅上行风险,中长期而言,若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总需求政策,才会形成债市逻辑反转。

信用债方面,他认为,近期财政政策的一系列表态清晰表达出了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的思路,未来三年公开发行的城投债违约概率大大下降,看好短久期下沉信用资质,尤其是重点化债区域的弱资质城投债有望估值修复。

浙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认为,化债政策组合符合预期,权益市场或因预期分歧且提前交易而面临短期扰动压力,债券市场做多确定性仍然较高。

结合近期市场情况,他说,11月4日至7日权益市场表现强势,或已部分定价增量政策预期,后续或因不同投资者对化债政策的不同理解而产生预期分歧,进而对权益市场带来短期额外扰动。

覃汉同时表示,短期“靴子落地”,债券市场风险可控、胜率走高背景下或进一步打开赔率空间。

“我们认为,本次发布会后,对债券市场而言即为短期‘靴子落地’,债券市场所面临的回调风险相对较低,高胜率背景下,赔率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他称。

不过,他也提示称,针对发布会所传递的增量信息,整体上在化债方面整体符合预期或略超预期,但不排除部分投资者认为政策不及预期的可能性。

“当前期驱动上涨的核心因素出现反向变化时,或可能造成交易方向随之反转,进而对权益市场带来额外扰动。”他说,权益市场中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从短期来看,市场定价或存在一定矛盾与分歧,或面临短期扰动压力。

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财政增量政策已经基本明确,对债市而言消除了不确定性。

“短期我们明确看多债市,特别是近三个月调整较多的信用债。”他表示,随着一系列货币及财政等增量政策落地实施,2025年经济企稳的可能性上升,当债市收益率接近新低之时,需要适度降低2025年的预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受地产政策密集出台、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等因素影响,债市延续震荡态势。进入6月,债市面临的基本面环境如何?适逢季末年中时点,资金面成为债市关注焦点,如何理解银行"手工补息"整改
2024-06-07 20:38:00
在“资产荒”等逻辑推动下,今年债市整体表现强劲,长债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行至历史低位。“债市持续走高的负面显而易见,特别是长端利率持续下行会导致后期进入的投资者风险显著增加。同时,长
2024-07-20 07:13:00
又见债基“闭门谢客”,债市波动何时休?三大关键因素
...至1万元,还有规模超120亿元的债基近1月下跌了0.36%。在债市波动背景下,债券基金陆续通过限购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实际上从8月中下旬开始,各主要活跃券的成交就开始大幅下滑
2024-09-08 20:20:00
机构刚割肉债市就反弹,调整到位了?
3月12日以来,债市出现反弹,情绪修复明显。继3月12日债市强烈反弹后,3月13日,债市延续企稳迹象。今年以来,债市遭遇较大幅度调整,债市情绪一度在3月11日达到冰点。截至3月1
2025-03-16 14:03:00
...迅猛,其中债券基金较3月底增长近5000亿元。专家分析,债市行情延续,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纷纷涌入债券基金,目前债券基金份额、规模双双创出新高。从债券基金各细分类型来看,年内短债
2024-06-03 16:28:00
...险防控措施、重点关注债券资产和债券型理财产品风险,债市出现明显“降温”。截至8月16日,近8个交易日,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振幅为0.63%,中债—新综合指数回撤幅度为0.4
2024-08-18 18:15:00
券商加杠杆“炒股”赚钱,英大证券2024年自营收入增308%,东兴证券净利有望翻倍
...券商业绩有望超预期。开源非银金融团队认为,低基数、债市明显上涨和交易量明显扩张支撑下,券商2024年4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券商板块估值水平仍偏低,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望延续
2025-01-16 15:54:00
债市震荡格局延续同业存单性价比凸显
...降息预期落空后,债券收益率继续窄幅震荡。我们预计,债市震荡格局将延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从资金面来看,由于禁止“手工补息”影响,银行融出水平明显下降,大行存款外流至银行理财
2024-06-27 19:33:00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中枢上行趋势仍在,跨年行情有望延续
...:上有顶、下有底政策预期积极但与实际数据暂未接轨,债市明显抢跑于股市,配置型资金回流的锚点尚未到来。借鉴历史规律,短期市场仍维持“上有顶、下有底”的状态。配置方面,会议对货币
2024-12-16 09:1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 人形机器人发展如何?距离进入家庭还有多远?
今年以来,我国人形机器人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大模型的催化下,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而与此同时,很多人也在期待,人形机器人能够成为家庭一员
2025-04-22 08:01:00
厦门43款产品入围 福建新优药械及经典中药产品名单出炉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日前,福建省新优药械及经典中药产品名单出炉,共98款产品入选。其中,43款来自厦门的医疗器械企业
2025-04-22 08:20:00
规模再创新高,超百款新车首发!上海车展明日开幕
历经40年的发展,上海车展已成为汽车行业顶级盛会。明天,上海车展将再次成为全球汽车新品首发地和首秀场。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
2025-04-22 08:37:00
厦门发布今年二季度稳外贸措施要点 用真金白银为外贸企业减负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最高给予200万元补助,最高给予120万元境外参展费用补助,海外仓最高可获150万元奖励
2025-04-22 08:50:00
助力提振消费 交通银行推出六大专项行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杜燕飞)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2025-04-22 09:01:00
海南海药:“新质”转型的背后,创新战略成为最佳试金石
企业如何发展、企业会长多大,这样一个现实而宏大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企业如何自我进化、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构筑不断动态扩张或调整的生态系统
2025-04-22 09:02:00
大悦城:2024年签约额369亿 融资成本降至4.06%
本文转自:人民网近日,大悦城发布2024年财报:公司全年全口径签约额达369亿元。商业版图持续扩容,厦门、三亚、海淀三大悦城以超98%招商率高质量开业
2025-04-22 09:06:00
上海又一住宅新盘“日光”!今年已有9个新房项目触发积分
上海又一个“日光盘”诞生。4月21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内中环的浦发・莲园项目开盘,该项目首批112套房源共吸引365组意向客户
2025-04-22 09:07:00
三江购物:因自身商业需要,第二大股东阿里泽泰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阿里继续退出传统实体零售业务动作,阿里泽泰拟减持三江购物股份。4月21日,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三江购物,601116)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4-22 09:07:00
国信证券:推举职工监事任福宾先生为公司第五届监事会召集人
4月21日,国信证券公告称,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举公司第五届监事会召集人的议案》。同意推举职工监事任福宾先生为公司第五届监事会召集人
2025-04-22 09:18:00
建设银行:金磐石提请辞去本行首席信息官职务,到龄退休
4月21日,建设银行公告称,董事会今日收到金磐石先生辞呈。因年龄原因,金磐石先生提请辞去本行首席信息官职务。金磐石先生的辞任自2025年4月21日起生效
2025-04-22 09:18:00
江阴银行:卞丹娟辞任本行董事会秘书职务,到龄退休
4月21日,江阴银行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会秘书卞丹娟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卞丹娟女士因年龄原因,申请辞去本行董事会秘书职务
2025-04-22 09:19:00
2025年度“沪惠保”4月22日参保开启 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 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4月22日,2025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由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指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监督
2025-04-22 09:28:00
一季度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拉动数字产品增长7.4%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发挥融合线上线下
2025-04-22 09:28:00
中信银行长春迅驰广场支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走深走实,充分反映为民服务普及金融知识成效,中信银行长春迅驰广场支行积极开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宣传活动
2025-04-22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