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一所学校牵起两地梦想(解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12 08:2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一所中学,连接两地。西宁城北,元朔山下,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坐落于此,红墙黑顶的建筑群,大气漂亮。

西宁市,青海省会;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为解决农牧区师资力量短缺、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果洛州借助上海市对口支援的契机,在西宁建设了一所面向全州适龄青少年的中学。

2019年开始,上千名孩子陆续从高原牧区来到河湟谷地,学习知识、追逐梦想。

从果洛州到西宁市,孩子们有了新学校

早上6点20分,高二(1)班的教室里,班主任陈菁准时守候。2022年,陈菁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工作。

果洛州气候高寒,人才成为教育发展的最大短板。“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别说老师,光厨师和保安一年都能换好几茬!”果洛州教育局局长久迈旦增说,“基础设施方面投资不少,但气候条件严重影响作用发挥,就拿操场来说,暴晒加上极冷,刚建好没几年就坑坑洼洼。”

在上海市的援助下,一所专为解决农牧区孩子上学难的学校在西宁开建:2017年7月21日破土动工,2019年9月1日正式开学。标准化操场,多媒体教室,宽敞整洁的食堂、宿舍,还有图书馆、科技屋……从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果洛州来的孩子们,有了在西宁的学校,也有了在西宁的家。

硬件上来了,但教学面临的挑战还不少。

由于果洛州气候寒冷,很多乡里连树都不长,一句“柳絮池塘淡淡风”,对孩子们来说都很难理解。“在他们的认知里,没有见过柳树,更没有‘柳絮’的概念。”陈菁说,“为此,我们把知识点掰开揉碎,用孩子们最常见的事物举例讲解,还要多问几句‘有没有没听懂的’。”

除了课堂,陈菁也没少操心孩子们的生活。“将心比心,十五六岁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期,爱和陪伴必不可少,既然远离父母,老师的关心必须跟上。”课余时,跟孩子们一起聊天;有学生生病时,送他们去医院……陈菁是班级的大家长,也是孩子们的“大姐姐”。

良好的条件让孩子们的成绩大幅提升,贴心的陪伴更暖在孩子们的心窝里。从小跟着家人游牧在冬夏草场,今年15岁的叶西才让很怕冷,但现在冬天宿舍暖气好得很,盖条薄被也不冷,“到西宁后,眼界开阔了好多,跟着老师课堂上的讲述,我们已经‘到’过好多地方,‘认识’了好多人。”

支教老师兼任管理岗位,争取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临近中午,学校图书馆里,一场教学研讨还在持续。

“不是非要让大家走这个繁琐过程,只有提前把每一个知识点熟悉吃透,设计好讲什么、怎么讲,站在讲台上才能心里有底。”语气有点严厉的是高三年级化学老师陈伟。他正在对高二年级化学老师白玉芳的教案逐字逐句地修改。

有着20余年教学经验的陈伟是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成员,白玉芳刚工作一年,他们是同事也是师徒。

“学校62名教师,平均年龄只有三十来岁,90后占大多数,虽然他们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足,但可塑性强,接受新事物快,有活力。”远道而来的陈伟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分子,还时不时说出一两句青海方言,“孩子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还是比较薄弱,这就更需要我们把知识讲活讲透。”

从黄浦江畔到湟水之滨,和陈伟同一批来校的还有6名同事。不太适应这里的海拔和气候,大家普遍睡眠不好、胸闷难受,但在工作上,没人降低标准。“我们借鉴上海的优秀教学成果和经验,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学生日常管理等制度。另外,让上海支教老师在授课之余,兼任管理岗位,争取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来自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挂职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校长的常途介绍。

支教是教学能力的带动,也是外部资源的导入。2018年8月,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加入上海市黄浦区大同教育集团,黄浦区教育局先后派出16批80名专家赴果洛。今年6月,学校10名教师到大同教育集团成立的教师联合教研工作坊进行跟岗培训,单向支教变成双向交流。

“立足课堂,教学示范”“联系组室,师徒带教”“兼顾管理,提升效能”,随着“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工作定位的不断清晰,作用也越来越凸显。“今年我们参加高考人数126人,本科上线人数90人,上线率为71.43%;本科一段上线人数69人,上线率54.76%。”常途自豪地说。

让孩子们有走出大山的勇气,也有造福家乡的能力

下午3点多,循着一曲悠扬的《友谊地久天长》,记者来到了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一间教室:眼前,在“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音乐教师阚延俊的指挥下,来自初二年级的15名孩子正吹奏口琴。

“这是我们每周一次的音乐拓展课。”演奏结束,阚延俊热情介绍,“牧区孩子们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虽然这门课才开设一个学期,但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十几首曲目,支教团队还发挥优势,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创办管乐团。”

今年13岁的小姑娘南杰昂毛,来自果洛州玛沁县下大武乡,“每次回家,妈妈还有弟弟都特别喜欢听我讲学校生活,下次我要把新学的曲目吹给他们听。”

同样热闹的,还有机器人社团。同学们在老师王辉云的带领下,模拟新能源的获取、储存和使用场景。“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是从教学生打字开始的,不过孩子们很聪明也很用功。”王辉云说,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大家不仅基本掌握了计算机基本常识,还不断摸索创新,在青海省第十三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上,学校的机器人社团还获得了中学组二等奖。

都说教育是去激发、去点燃,用一颗心点亮另一颗心,但在阚延俊和王辉云看来,这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教孩子们知识,孩子们也在感染着我们。”阚延俊说,“从小生长在草原上的孩子们朴实、阳光、热情,跟他们在一起很快乐!”

到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书法讲座,举办特色体育比赛……“接下来,我们将以科学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全面评价学生的成长,以德为先、因材施教,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教育评价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既有走出大山的勇气,也有造福家乡的能力。”常途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优势和人脉优势,增进富阳和德格两地情谊交流,加深彼此了解,推动两地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中,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的罗布占
2025-02-24 07:18:00
照亮受援地区孩子的职业梦想
...微光笃行照亮张家川职教中心孩子的职业梦想,奏响津甘两地教育合作的“交响曲”。教育情怀铸就帮扶初心国家“组团式”帮扶工作启动后,李惠良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积极响应国家号
2024-05-18 10:40:00
...源、项目、文化等五个方面,开展跨区域结对共建活动。两地66所中小学、幼儿园两两“抱团”,定期互动,形成了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管理共进。结对学校开通“教育公交”,每学期召
2024-04-25 02:38:00
...优质学校优势,开展好对口帮扶工作。”邱勇军说,希望两地学校能以此次结对帮扶为契机,创新帮扶形式,丰富合作内涵,推动两地教育事业共同进步,助力两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3-14 06:17:00
...准发力,积极引导本地优质教学资源向道真倾斜,推动了两地教育协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从单一支教向全方位帮扶合作转变。截至目前,已累计争取投入协作资金、协调社会帮扶资金14
2023-10-12 03:10:00
探索教育协同发展 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川渝两地党委政府层面庚即确定了系列合作机制,当年4月27日,四川省教育厅与重庆市教委签署川渝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唱好“双城记”
2023-10-28 08:11:00
天津援疆助和田三县少年放飞梦想
...来,让县乡孩子见世面队旗飘扬,歌声嘹亮,天津与和田两地少先队员在一起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天津足协青训基地,来自和田地区策勒县六年级、于田县五年级
2023-02-13 17:53:00
...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开发、校企合作等事项进行研讨■ 两地学校结对合作顺利开展,今年双方确定了“大港一中—北京十七中”等首批5对结对校,覆盖了中、小、幼、职业教育各个学段。各结对
2023-12-29 04:44:00
...知识的理解。”2024年1月4日,在胡杨河市第一中学,疆淮两地“资源共享协作共研”名师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正在进行。通过教学经验分享、两地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形式,师市教师教学
2024-01-25 00:1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齐鲁医药学院教师参加2025年生物制药与医学影像国际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鲁网8月21日讯为进一步推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提高齐鲁医药学院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握该领域的发展前沿趋势
2025-08-21 12:02:00
齐鲁医药学院成功协办2025全国生物技术与食品加工创新及产业发展大会
鲁网8月21日讯近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与兰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省生物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
2025-08-21 12:03:00
齐鲁医药学院在第23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获得佳绩
鲁网8月21日讯近日,第23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简称“大田赛”)在湖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落幕。齐鲁医药学院派出运动员代表共参加了甲
2025-08-21 12:06:00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新华院”旧址迎来了山东师大附小“雏鹰班”
鲁网8月21日讯8月17日,一场暴雨过后,仍是高温高湿的天气。位于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东段济南传媒学校院内的“新华院”旧址迎来了山师附小二(10)中队的队员们
2025-08-21 15:03:00
思考乐2025财年上半年营收4.39亿元,广州业务正处于提速爬坡阶段
多知8月21日消息,思考乐教育(01769.HK)日前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未经审核的2025财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2025-08-21 15:15:00
武昌理工学院2025年招生工作实现“双突破”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8月20日,记者从武昌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获悉,该校2025年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的招生计划全部完成
2025-08-21 15:22:00
大河网讯 8月19日,大河网从2025年全国轮滑(花样轮滑)锦标赛组织委员会获悉,今年的全国轮滑(花样轮滑)锦标赛将于8月21日至24日在郑州科技学院举办
2025-08-21 15:2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林带队赴郑州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调研交流
大河网讯 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与郑州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入开展合作,8月18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张林带队到郑州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进行合作考察
2025-08-21 15:23:00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无人机飞进玉米地,政策讲进村民心
潍坊市诸城市百尺河镇,地处胶东半岛腹地,是鲁东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重镇,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 10 万亩,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市前列
2025-08-21 17:46:00
河南农家少年659分考入电子科大 获“俞浩梦想奖学金”助力追梦
大河网讯 中原的炎夏,虽然没有麦浪也被烈日照得一片金黄。田间地头,皮肤黝黑的农夫仍在佝偻着身子劳作,任汗水浇灌在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
2025-08-21 17:56:00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子深入小岗村探寻“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王中帅 青岛报道近日,为传承小岗精神,探索乡村振兴创新模式,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青禾筑乡”实践团在今年暑假期间赴安徽凤阳小岗村
2025-08-21 23:13:00
科技赋能教育新探索 智学通·天成睿智智能教育导学中心落地青岛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近日,“智学通·天成睿智智能教育导学中心”在青岛正式开幕。该中心以“智能导学”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教育场景的创新路径
2025-08-21 23:21:00
青春力量扎根乡野 青岛大学“青耘莱西·振兴先锋”实践团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尚佳 青岛报道一片田,孕育希望,一脉红,传承力量。近日,青岛大学学生会“青耘莱西·振兴先锋”实践团走进莱西市马连庄镇
2025-08-21 23:25:00
济南旅游学校暑期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圆满落幕
8月18日,济南旅游学校为期三天的暑期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圆满落幕。副校长程野浩就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工作做出部署。副校长杨静以《建设高质量学校
2025-08-20 09:54:00
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名单》
2025-08-20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