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7 18:22: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我们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一些古代玉器光彩夺目、熠熠生辉,难道这些玉器穿越千年依然保存完好吗?考古专家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其实这些文物出土时大多是一堆碎片,经过“文物医生”“妙手回春”,才重现往日光辉。近日,海昏侯墓出土的15件玉器经南京博物院文保部修复完成,这批珍贵文物规格较高,最“惨”的一件破裂成60块碎片。那么,这些文物是如何恢复旧貌的呢?南博团队向记者讲述了玉器复原的过程。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6月6日下午,记者在南博文保楼看到,这批玉器在器型上绝大多数为中央有穿孔、扁圆形的玉璧。经过修复,玉璧外表温润光洁、沁色自然,雕刻纹路清晰。只有靠近仔细观看,才会发现玉器上有隐约的裂纹。在玉器下方,各有一张照片,上面是玉器四分五裂的最初模样。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这些玉器的来头可不一般,出土于江西海昏侯刘贺的墓。刘贺是谁?据史料记载,他的奶奶为大名鼎鼎的李夫人。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曾为汉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就是赞美她的容貌。李夫人后受宠于汉武帝,生子刘髆。刘髆被封为昌邑(今山东巨野)王,去世后,只有四五岁的刘贺嗣位。本来刘贺可以安心地享受王的生活,哪知道到18岁时,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薨逝,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拥立刘贺为帝。欣喜若狂的刘贺到了长安后淫戏无度,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霍光于是废了刘贺,逐回昌邑,削为平民。汉宣帝继位后,见刘贺已不足畏忌,收了杀心,封他为海昏侯,海昏侯国(今江西南昌等地区)形成。几年后,刘贺病亡,年仅33岁。

刘贺的墓葬在2011年被发现于南昌市新建区,出土了1万余件珍贵文物,是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这些玉都是贴身裹在刘贺身上,分布在头部、胸口、背后等。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副所长田建花告诉记者,根据汉代葬制,皇帝崩,下葬穿金缕玉衣,王侯薨,下葬穿银缕玉衣。刘贺死后仅以玉璧裹身,可能是与他曲折的经历有关。但根据史料记载,他的财富都被带到了江西海昏地区,所以陪葬物数量庞大。

海昏侯的文物为什么送到南京来修复?“因为南京博物院文物修复享誉业内,特别是南博成功修复了同为西汉早期的盱眙大云山汉墓出土的文物,所以江西方面将这一重大项目委托给南博。”田建花说。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这些文物如何修复?首先要做前期分析。南京博物院文保所余子骅告诉记者:“这些玉器表面有污染物或残留物,我们会科学地提取出来,去做一系列分析。因为压在衣服上,会有残留的纺织品,是丝、麻还是棉?我们做一个鉴定,然后在对玉器没有伤害的情况下,把它清洗干净,不同的污染物会选择不同的清洗方法和材料。”

清洗完成之后,比较难的部分就是对碎片的拼接。由于墓葬出现了严重坍塌,放置在内棺中的玉璧受到严重挤压,因此出土时破碎严重,最“惨”的一件甚至有60块碎片。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在一堆碎片中,如何判断哪些碎片为同一件玉器呢?“我们会根据玉器的材质、弧形、颜色等去判断,然后把所有的碎片先分组,决定哪些拼在一起,然后一件件地拼接。比如最小的碎片只有小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我们会花大量时间去甄别它究竟属于哪一块玉器。”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周璐说。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分组完成后,就是拼接。“一件玉器的内环和外环可能都有残缺,我们在拼接前要先估计它对应的大小规格,这需要丰富的经验。”余子骅拿出一个圆环告诉记者,“然后我们会找到一个类似这样的卷型器,把玉器的外壁先固定,再计算出玉器的内径,专门订制一个木楔那样的工具。把内外都卡住以后,把一块块碎片慢慢地放进去,花大量的时间慢慢调整,直到完全成一个玉器的形状,再仔细粘接,达成你们看到的这样一个效果。整体上,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不少拼成的玉器并不完整,会有各种残缺,还需要找相似的材料填补。“这是环氧树脂混合着玉粉调配而成的。”余子骅拈起一块“玉片”给记者看,初看和正在修复的玉器相同,其实是仿制品。“如果玉器有缺损,我们就用这样的材料补上,如何调配出‘浑然一体’,需要多次的尝试和对材料、色泽的精准把握。”

填补以后还需打磨。“粘接后的玉器表面可能不平,为尽可能地不损伤文物本体,需要用特殊的工具,小幅度地反复打磨。”周璐说。等到“外形”统一之后,还需要“随色”,这是玉器修复的最后一步,就是用色泽接近的颜料尽可能小范围地涂覆粘接缝隙,使它与周边原物的衔接更加和谐,以达到更好的展览效果。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周璐拿出一块修补好的玉器对着阳光,说:“你们看,原来的玉器透光性很好。在阳光之下可以清晰看到这块玉璧曾经碎裂成多块。但同样可以看出,经过我们的修补,透光性依然很好。”

“文物修复还要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田建花介绍,修复经过了清洁、粘接、填补、修饰等多道工艺程序,在确保文物本体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无痕修复”的效果,尽可能恢复文物原貌。“文物修复,就像是给文物做手术,需要恢复文物的完整性,但不能为了追求美观影响文物真实价值的展示。”田建花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南博提供(除署名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7 1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博文保所修复团队历时6个多月妙手“完璧”
南博文保所修复团队历时6个多月妙手“完璧”15件海昏侯随葬玉器华彩再现修复前的玉璧。 南博文保所 供图修复后的玉璧。南博文保所 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信息采集、显
2023-06-07 06:28:00
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云集南博
...建院九十周年推出重磅大展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云集南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故宫博物院藏C形玉龙、辽宁考古博物馆藏玉凤、洛阳博物馆藏牙璋、巢湖市博物馆藏西汉朱雀衔环踏
2023-11-03 07:46:00
“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文物展”来了!到安徽博物院赏日月光华
...精选两院珍藏明代文物170余件/套,分为“大明瓷韵”“匠心至美”“妙手丹青”三个单元,萃集了瓷器、漆器、竹木器、金银器、织绣、书画等各类文物,旨在重现六百多年前南都的盛世繁华
2023-11-28 16:58:00
博物馆的窗“封印”南京美景,看看吧
...土文物展览’50周年纪念图片展”正在六朝博物馆展出。南博芳华90年引领审美风潮下一站前往南博,时间来到十点多钟,这个点来参观博物馆的人多起来了。记者注意到,南博一直是网红打卡
2023-12-03 23:50:00
南博讲坛|走近“最初中国”,探寻中国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
...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陶寺遗址考古领队高江涛做客“南博讲坛”,以《陶寺与中华文明》为题,立足于多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带领观众走近陶寺,详细解读陶寺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贡献。煌煌
2023-08-26 10:59:00
...十足的方式,开启2024。展览“上新”大批国宝看花眼“南博的门票是出名的难预约,没想2024年第一天的上午,我竟然抢到了!这说明,新年肯定有好运。”1月1日上午,记者在南博门
2024-01-02 08:27:00
令人心动的古人文具,一件比一件好用
...说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若论样式,古人的匠心妙手,叹为观止。在中国文人的书房中,有许多辅助书写的工具,笔筒、臂搁、笔洗、印章、镇纸、文具盒等,就是常见的几类。青玉兔
2023-08-31 17:38:00
...读,以此加深对文物的观展体验以及其知识内容的理解。南博工作人员介绍,装置方便拆装,可用于外展借展和展会临展,进一步进行公众展示与传播。
2023-12-05 23:06:00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苏伟 李楠)手是创造文明、创造生活的工具。在忙碌的生活中,因交通意外、工伤意外和其他原因造成手指离断的情况屡见不鲜。十指连心,断指
2023-07-05 10: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两浙词人祠奇传
2024-05-17 08:02:00
2024-05-17 09:05:00
三峡博物馆上新啦
2024-05-17 09:19:00
2024-05-17 09:26:00
2024-05-17 09:27:00
2024-05-17 09:57:00
2024-05-17 10:03:00
“公安三袁”的沙市情缘
2024-05-17 10:18:00
手抄明代勅谕
2024-05-17 1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