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博文保所修复团队历时6个多月妙手“完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7 06:28: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博文保所修复团队历时6个多月妙手“完璧”

15件海昏侯随葬玉器华彩再现

南博文保所修复团队历时6个多月妙手“完璧”

修复前的玉璧。 南博文保所 供图

南博文保所修复团队历时6个多月妙手“完璧”

修复后的玉璧。南博文保所 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

信息采集、显微分析、量身定制清洗剂……经过南京博物院文保所修复团队6个多月的努力,15件来自江西海昏侯主棺内的玉器,在2000多年后华彩重现。昨天,记者走进南京博物院文保楼,揭秘南博修复师如何妙手“完璧”。

修复的15件玉器,全都是内棺的殓葬玉

海昏侯墓曾入选2015年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副所长田建花告诉记者,墓中出土了400多件玉器,其中内棺中有玉璧和玉饰片19件,此次共有15件交给南博修复,全都是内棺的殓葬玉,包括13件玉璧、2件梯形玉饰。海昏侯刘贺下葬时,这些玉器就铺垫身下或覆盖在他的身上,寄托着墓主尸身不腐和灵魂升仙的期盼。数量庞大的陪葬物、近身的优质玉器和琉璃席不但显示了其尊崇的社会地位,也昭示着巨大的财力。刘贺的奶奶是汉武帝极为宠爱的李夫人,留下了“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典故,其家族得到的赏赐相当丰富。刘贺四五岁就继承了昌邑王的爵位,后来虽然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但史料明确记载,他的财富都被带到了江西海昏地区。

量身定制修复方案,团队成员曾修复金缕玉衣

公元318年1月,东晋元帝大兴元年,豫章郡(辖境大致为今江西省)地震,导致海昏侯墓墓室坍塌进水。正是由于灌入的水隔绝了氧气,使得许多文物在历经两千年之后依然得以保存并能重见天日。

这次地震,让海昏侯墓得以保存完整,却也让坍塌墓中的玉器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部分玉器碴口局部钙化,泛白同时均质感和透感都降低,有的玉器还存在残缺问题,这也给修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果玉器有缺损,可以用环氧树脂混合着玉粉调配进行修补。”南博修复师余子骅告诉记者,“如何调配出近似的质感,需要多次的尝试和对材料、色泽的精准把握。”

科学的修复,是从信息采集开始的,每一个碎片都被编号记录、拍照,进行显微分析、本体和病害的分析、残留物的提取保存等,然后根据玉器本体和表面杂质的分析结果,量身定制清洗剂、黏合剂和配色颜料,这是一个反复试验和分析比对的过程。

这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第一次开展玉质文物修复项目。田建花告诉记者,这也是基于业界多年来对南博文物修复效果的认可,他们将如此重要的项目放心委托给南博,就是希望能在深入挖掘这批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的同时,进行科学规范的保护修复,使这批珍贵玉器处于完整、稳定的安全状态,便于展览等活化利用。

南博修复团队的阵容也的确强大,从业30多年的李军不但经验丰富,还曾参与修复了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金缕玉衣,周璐获得过全国文物修复技能大赛二等奖。修复师们在科技分析结合保护修复经验,根据其病害,对每件玉器制定了针对性的修复方案。

逐步拼对,碎成60块的玉器修复如初

15件玉器,在2000年后重现华彩,对比6个月前它们被“碎片打包”来的模样,让人难以想象。

周璐拿起一块梯形玉器,对着阳光,这块仅有3毫米厚的美玉晶莹剔透。它其实是15块玉器中最“惨”的一件,来的时候是60块碎片,而且厚厚的硬结物基本遮盖了文物原貌和质感。

“面对这一包碎玉,难度最大的首先是拼对。”周璐说,“瓷器拼对,可以根据纹饰、口沿等特征开展,而这个梯形的玉器,只能根据断面碴口一点点拼对,首先找到玉器的边沿部分,然后从边沿往内心逐步拼对。由于受到地壳运动等方面的影响,玉器断裂的碴口不是那么平整,病害也有很多,甚至产生了一些变形,所以在拼对的过程当中也要适时进行整形。此外我们经过前期的检测分析,它是透闪石。我们要在恢复完整性的同时,保留玉器本身的透光性。”

玉器破裂年岁久远,有土壤侵蚀的问题,加之是内棺的殓葬玉,贴身放在墓主人身上,沁色严重,有不少污染物和附着物,部分污浊沁到玉器“肉中”,清洗难度高。修复师冯向伟说,对光看不到杂质,即为清洗干净,“第一轮是温水浸泡,大概4个小时为1个周期,把表面的浮沁去除干净。第二轮清洗主要是用了一种发泡剂,进一步刷洗。剩下实在无法去除的,用低浓度的稀酸进行清洗。”

在文物修复师眼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物医生”不仅要为残损文物治病,还要做“心理医生”,要摸清文物的来龙去脉,了解文物的经历和故事,并将这些内容传承留存下来,展示给更多的人。田建花说,目前,所里还在对玉器上的残留物进行细致分析,可以为当时王侯级贵族丧葬礼制的研究提供价值,“我们跟中国科技大学和北科大有合作,用科技来解释他当时埋葬的一些葬俗、制作的材料工艺、矿料来源等等,目前都正在研究进行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7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物医生”妙手匠心,海昏侯15件玉器在南博修复完成
...破裂成60块碎片。那么,这些文物是如何恢复旧貌的呢?南博团队向记者讲述了玉器复原的过程。6月6日下午,记者在南博文保楼看到,这批玉器在器型上绝大多数为中央有穿孔、扁圆形的玉璧
2023-06-07 18:22:00
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云集南博
...建院九十周年推出重磅大展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云集南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故宫博物院藏C形玉龙、辽宁考古博物馆藏玉凤、洛阳博物馆藏牙璋、巢湖市博物馆藏西汉朱雀衔环踏
2023-11-03 07:46:00
博物馆的窗“封印”南京美景,看看吧
...土文物展览’50周年纪念图片展”正在六朝博物馆展出。南博芳华90年引领审美风潮下一站前往南博,时间来到十点多钟,这个点来参观博物馆的人多起来了。记者注意到,南博一直是网红打卡
2023-12-03 23:50:00
BIBF•熊出没!
...“数字文博主题展区”,同时与南京博物院(以下简称“南博”)联合开发的“罴(pí)罴(pí)熊与十二生肖”IP形象和系列衍生文创产品也在本届BIBF首次亮相,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
2023-06-16 14:24:00
南博讲坛|走近“最初中国”,探寻中国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
...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陶寺遗址考古领队高江涛做客“南博讲坛”,以《陶寺与中华文明》为题,立足于多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带领观众走近陶寺,详细解读陶寺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贡献。煌煌
2023-08-26 10:59:00
...读,以此加深对文物的观展体验以及其知识内容的理解。南博工作人员介绍,装置方便拆装,可用于外展借展和展会临展,进一步进行公众展示与传播。
2023-12-05 23:06:00
...动现场……”2月13日大年初四早上8:30,在南京博物院“南博蓝”志愿者办公室,值班志愿者韩强玲和湛扬已经排好了当天20余名志愿者的服务场所和服务内容。9:00,来自全国各地
2024-02-16 06:59:00
《我本楚狂人》第八届“南博奇妙夜”正式启动
...的音量》《生长吧》与现代舞《我本楚狂人》,第八届“南博奇妙夜”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奔赴美好生活——印象”。活动延续往期的传统,以精彩纷呈的展示展演和文化活动,为公众献
2023-05-19 00:35:00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京博物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围绕“提升暑期及秋季旅游旺季公众服务水平”主题,就南博如何应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开放服务工作,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等问题做出说明。“围绕‘一票难求’等群众‘急难愁盼’
2023-08-04 21: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