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深夜“已读未回”激怒领导,隐形加班需要法律明确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05 18:25:00 来源:缘之心

企业与员工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动关系,两者并非人身依附关系,不能因为企业给员工发了一点工资,员工就必须像奴隶一样服从和服务。

欧阳晨雨丨法律学者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云南昆明,某饭店女员工晚上参加聚餐后,凌晨时分接到负责人发来的公寓定位,称“我给你个地址,你来找我”。该员工拒绝后,被上司怒怼“白提拔你”,然后被辞退。无独有偶,不久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张聊天截图,事发当晚10时05分,陕西某企业负责人在员工微信群发出“全面停止调休”信息,由于无人回复突然爆粗口,并直言“不回复的一律按照旷工处理”。

©大风新闻

都已经下班了,为何深更半夜非得把女员工招呼到自己的公寓去?此举带有“潜规则”的暧昧意味,有对妇女实施性骚扰之嫌,作为负责人,有什么话不能留到第二天上班再说,有什么要求必须当晚就得落地?就算是公司任务很重,需要全员停止调休、加班加点,为什么上班时间不交代清楚,非要到深夜冷不丁发在员工微信群,还要求人人回复?

©工人日报

员工休息时间与工作时间,法定界限不能模糊不清。劳动者不是机器,他们还有家庭生活,再重要的工作也不能占据全部时间。我国宪法和劳动法严格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这是写进法律的刚性规定。侵占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做法,与保护劳动者的立法精神格格不入。

在一些人看来,下班后在线上“提点要求”,算不上加班加点,可问题是,员工却需要随时在线、保持警觉、立即反应,试问,这和上班又有什么实质区别?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了全国首例“隐形加班”案,即“李某艳诉北京某科技公司劳动争议案”,针对网络时代“隐形加班”现象,法院将下班后利用微信付出实质性劳动依法认定为加班,以此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再看上述纠纷,公司“夜半招呼”员工的做法,挤占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构成了对他们“离线休息权”的侵犯。

其实,细看上述案例的违法之处,还不止于侵犯劳动者休息权。比如,在第一起案例中,因为员工拒绝“潜规则”,公司负责人就将其辞退;在第二起案例中,因为员工下班后没有回复微信群通知,负责人同样以“按照旷工处理”相威胁,辞退、处理变成了肆意使用的“杀手锏”。然而,根据劳动法规,除非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过错行为,用人单位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回看上述案例,过错在企业负责人,并不在劳动者,辞退员工的做法并无依据。

无论试图“潜规则”员工,还是下班后“招呼”员工,抑或以辞退惩戒或威胁员工,这些做法都是在触碰法律红线,暴露了一些人身处法治时代,思想还停留在“丛林时期”。必须看清的是,企业与员工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动关系,两者并非人身依附关系,不能因为企业给员工发了一点工资,员工就必须像奴隶一样服从和服务。对于有关企业负责人的违法行为,职能部门有必要介入查处,而违法者也有必要自省反思、引以为戒,增强法治意识。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为长远计,有必要推进立法,明确“隐形加班”种类,赋予劳动者拒绝权,避免类似问题重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形加班”盛行,成为打工人心中说不出的苦。加班事实由劳动者举证,但“隐形加班”已经模糊了工作场所和上下班时间,劳动者怎么证明自己加班、加了多久的班,成了一件麻烦事。所以“隐形加
2024-01-24 13:17:00
...无效加班。公司加班到底多不多,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劳动者又是如何看待加班的?畸形的加班乱象又该如何治理,如何真正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每周平均加班
2023-05-22 07:21:00
掌握“离线休息权”,到底有多难?
...全国首例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的案例。虽然赔付劳动者的金额并不多,但却能写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原因就在于它背后的问题普遍存在——所谓的“加班文化”和“隐形加班”
2024-01-30 11:47:00
...下班后利用微信付出实质性劳动依法认定为加班,保障了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下班后在微信或者钉钉上和客户、同事沟通,到底算不算加班?当然也算!法院判决一锤定音,在劳动法层面确认
2024-01-25 01:03:00
...享有双休?涉事招聘人员致歉(视频截图)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
2025-04-24 10:55:00
央媒怒批“随地大小班”现象!5000块工资46个群,休息权形同虚设
...到平衡。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劳动法的监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之,“随地大小班”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企业应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
2024-04-29 11:24:00
男子上班睡觉被辞退合法吗?工人可以午休吗?
...时间执行不定时工作制。据了解,该公司设置了睡眠舱供劳动者休息,方某多次在上班时间使用睡眠舱,时间在14~50分钟不等。2019年5月,该公司以“在过去的12个月内,多次在工作
2023-12-14 10:01:00
...相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加强监督管理,也需要每一名劳动者敢于较真、不怕麻烦、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制隐形加班,不要纠结“能不能”,关键在于“想不想”。实际上,
2025-03-06 18:21:00
...高企业隐形加班违法成本,引发热议。“离线休息权”指劳动者在法定或约定工作时间之外,拒绝通过数字工具进行工作联络或处理工作事宜的权利。“刚想躺下睡觉,就看到工作群中不停弹出的消
2024-03-25 13: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爱心饺送老人 传递邻里温情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在包爱心饺“每个节假日都有你们的慰问,我不孤独。”10月24日,山针社区“三无”老人韩大娘接过青年社区工作人员送上的爱心水饺时说
2025-10-26 20:52:00
阜阳街头惊现两匹“溜达马”
大皖新闻讯 10月25日,阜阳一家马术训练场馆的两匹马脱逃后,到马路上“溜达”,阜阳交警发现后及时联系场馆工作人员,并配合驯马师成功控制住马匹
2025-10-26 17:5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摄制 董文博
2025-10-26 12:59:00
鄄城农商银行闫什支行贴心兑换残损币,践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通讯员 高亚亚近日,鄄城农商银行闫什支行凭借耐心、细致的服务,成功为一名五十多岁的客户兑换了因保存不当而严重破损的大量残损人民币
2025-10-26 12:28:00
东昌府区新区小学开展硬笔书法比赛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为落实区教体局《四五行动方案》中“学生写一手好字”的要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2025-10-26 12:30:00
兔宝宝因货运重量存在误差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官网处罚结果公示一栏中获悉,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兔宝宝 002043)因在船舶国际集装箱货物运输经营活动中托运人提供的验证重量与实际重量存在误差
2025-10-25 09:30:00
数字铭忠魂,这是抗美援朝的精神密码!
今天(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日子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一组数字始终震撼人心、不容忘却 75年前他们义无反顾跨过鸭绿江在这场残酷鏖
2025-10-25 08:07:00
“本人没到场,他们就将我们的车过户了,现在钱没见到,车也不见了踪影。”10月23日,宣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他和合伙人的车辆被榆林景达恒盛汽车检测站(以下简称
2025-10-25 07:48: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彬)近日,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唐山农商银行古冶支行精准施策,为辖内某柴烧工作室授信50万元,以金融力量为这门古老的柴烧工艺注入新动能
2025-10-25 07:48:00
纵览·9张|小书店里的诗情
壹 在石家庄,有一家“晴朗文艺书店”,它是无数诗词爱好者心中的“精神驿站”。店主李树冬,是怀揣文学梦的诗人,也是深耕俄语文学的翻译家
2025-10-25 07:47:00
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
10月23日,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义松介绍,京鲁奖教金自2018年设立以来
2025-10-24 14:0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10月23日,青海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有人用布蘸取不明物品涂抹牛羊胴体,使其表面呈现异常鲜艳的红色
2025-10-24 15:19:00
2024年8月24日,茉莉花开·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在南京江苏大剧院圆满闭幕,闭幕式暨综合汇报演出为这场历时多日的艺术盛宴画上了精彩句号
2025-10-24 15:32:00
借力国际平台 共谋发展新篇 灵武市农交会推介会成果丰硕
第二十二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已圆满落幕,而宁夏灵武市在盛会中呈现的“黄金奶源”与“滩羊臻品”依旧香韵悠长,引人回味。10月17日
2025-10-24 15:32:00
Soul 兴趣主理人:在世界的褶皱中寻找自我
在浩瀚的网络里,旅行内容常见——从五分钟速通欧洲的“特种兵”攻略,到滤镜厚重的“网红打卡地”,但其千篇一律,让人觉得好像很难再看到旅行本身那种粗砺
2025-10-24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