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再去一趟龙泉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9 19:45: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这个春节,如果可以,我想再去趟太原西山龙泉寺。

龙泉寺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据史料记载,唐王李世民统兵征战时曾以此处的泉水洗浴战马,后定夺天下,成为真龙天子,泉水因此得名“龙泉”,后人为此建“龙泉寺”。

从市区驱车一路向西,进入神堂沟村后,爬一段不算陡的坡路,就进入了龙泉寺景区。这里背靠西山,风景宜人,站在停车场环顾四周,就能看到在高台阶上的文殊殿和巍然耸立的高塔。

去年夏天,我曾和友人相伴,到龙泉寺游览。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殿,客堂是接待香客和挂单师父的地方,院里还有观音殿、天王殿和地藏殿,这是汉传寺院的标配。

十一点半是午斋时间,我们进入五观堂用斋饭。这里,男女分两边坐下,保持安静,把自己面前的两个碗推到条桌的最前方,方便师父行堂(盛饭)。两只碗一只盛主食,一只盛菜。师父会行两至三遍堂,如果有谁还想添饭,就在师父经过自己时,把碗推出去示意。安安静静地细嚼慢咽,我突然发现,原来素食也很好吃!

从斋堂出来,朋友带我穿过小树林,经过牡丹园,直奔对面的凌霄宝塔。这座塔是后来修建的,现在成了西山龙泉寺的地标性建筑,在西山的很多地方都能一眼望到。我们绕塔一周,仰望高塔,心生敬意。远处蓝天白云,近处四顾幽然,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意。周围的槐树、灌木、野花和小草交相错杂,俯仰生姿,感觉在这里,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不由感慨:他乡有很多值得奔赴的魅力,我们太原也很好啊!

这个春节,如果可以,我想再去一趟龙泉寺,在到处红红火火的氛围里,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文化。我更想告诉外地来并的游人:龙年到了,太原的万柏林区有个龙泉寺,值得一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岩寺、佛头岭石窟寺、马房山上生寺等。唐代所建有太山龙泉寺、龙山石门寺、白云寺、福惠寺、闲居寺、姑姑洞石窟、瓦窑村石窟、石庄头石窟等遗址。东魏时期,大丞相高欢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
2023-09-07 06:05:00
“瑞相重光——太原太山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五重宝函特展”,2月6日在山西博物院主馆四层南厅开展,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遗址发掘保护学术研讨会同时举办,省城文博界、文化界专家学者共话文物
2024-02-07 18:02:00
山西博物院正在展出的“瑞相重光——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五重宝函特展”,近日被国家文物局隆重向全国推介。“瑞相重光——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五重宝函特展”,由山西博物院、太原市文
2024-03-19 11:06:00
定规碑铭记民生为要
龙泉寺定规碑太山博物馆供图在风峪沟北岸太山龙泉寺的碑廊中,定规碑无声矗立,墨黑色石壁上镌刻着灰白色碑文,笔力苍劲,依稀可见岁月侵蚀的痕迹。细读这些略显晦涩的文字,可穿越岁月,隐约
2023-11-22 17:11:00
...风峪游览,意外见到两通“定规碑”。一通立于风峪太山龙泉寺内的碑廊中,这通碑顶部为平形,上方横刻大字“定规碑”,下面竖刻小字碑文,碑尾为“乾隆五十年五月初六日立”;另一通立于风
2024-04-09 19:39:00
...府衙”督军府为什么曾长期是山西的政治中心?》《太原龙泉寺何以因一个“蝴蝶结”频频出圈?》为题,对太原唱经楼、督军府、龙泉寺等古建筑提问并作答。关于太原唱经楼,报道介绍,它始建
2024-11-17 08:40:00
太原宝藏地 寺殿接庙宇 叙述古城太原的文脉传承
...的精湛技艺,每一景都叙述着古城太原的文脉传承。太山龙泉寺 邓寅明 摄太山龙泉寺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太原西南太山山腰清幽之处,藏着一座千年古寺,寺名龙泉。该寺三面环
2024-09-12 22:06:00
党建引领聚合力 社企共建筑安澜
...10月4日,太原公交二公司神堂沟场区联合神堂沟社区,在龙泉寺公交充电场开展“消除隐患、守护安全”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企深度融合,共织安全生产防护网。龙泉寺充电场
2025-10-05 18:19:00
邢台市信都区龙泉寺乡中心学校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李振东、赵蒙)4月2日,邢台市信都区龙泉寺乡中心学校组织师生30多人,到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通过敬献鲜花、宣誓致敬、红色故事宣讲等形式,表达对革命先
2025-04-03 18: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