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文汇报 位于上海市区西南部的闵行区虹桥镇,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因原来蒲汇塘曾架有一桥、取名“望云桥”,若逢夏日雨后初晴,伫立桥头远眺,七色彩虹贯天,气象万千,故名虹桥。此后,“虹桥”一直作为乡镇级行政区划名沿用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成了上海虹桥文化的历史源头。
75年前,虹桥镇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洗礼,无数共产党员和普通百姓为新中国的成立投身革命,留下了激励后人的英勇事迹。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虹桥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活动据点,为中国革命贡献了重要力量。
自那时起,虹桥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的热土,见证了中共上海市郊区工作委员会、中共虹桥总支部以及中共上海市军管会龙华区虹桥办事处工作委员会的相继成立。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虹桥地区的地下党员们巧妙地利用当地兄弟会的名义,将其发展为地下党的外围组织,积极修路、办学、办茶馆,并开展情报收集和抵制反动势力等活动。
上海解放后,虹桥人民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延续到了日常生活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虹桥镇不仅是上海重要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基地,更于八九十年代末贡献出万千亩良田用于国家建设,建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且规模最大的涉外高标准“商住办”综合新城等,导入数量庞大的上海城市居民和中外人士。同时,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得到飞速发展。
在此过程中,虹桥始终注重弘扬红色精神,提升塑造变革能力,通过建立初心话剧社、上演大型话剧《前路》等形式,活化历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大型话剧《前路》以1944年春的虹桥地区为背景,讲述了地下党员和村民共同抗争的历史故事,成为连结过去与现在、传递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此外,虹桥镇通过建设历史文化陈列馆等方式,积极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用多样的展示形式引导当代虹桥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随着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虹桥镇从“蔬菜之乡”蜕变为“楼宇经济”重镇,今后也将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成长、不断蝶变,积极打造开放创新、流量荟萃的“五型”经济新高地和宜居、品质、国际现代化城市典范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