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08 01: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小学生在教室里翻花绳。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一窝蜂离开教室,教室变得空荡荡。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学生经常自备道具,跳皮筋是孩子们课间热衷的游戏。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学生们在走廊嬉戏打闹。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陀螺是学生们课间流行的游戏之一。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小学生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新沙包。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课间的篮球场。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学生在学校农业种植园里摘橘子。 图为受访者提供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下载望潮客户端 更多精彩等你来

“课间十分钟”,咋成了问题?

近期,“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等话题频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课间十分钟”是怎样度过的?他们有什么样的期待?“静悄悄”的背后,学校又有哪些顾虑?家长有什么诉求?怎样把“十分钟”的支配自由还给孩子?

记者走访了台州多所中小学,了解相关情况。

台传媒记者童 言 符薇薇文/摄

● “课间十分钟”怎么度过?

在温岭一所小学,每当下课铃声响起,全校6个年级的学生们鱼贯而出。拍皮球、做健身操、跳绳、老鹰捉小鸡……丰富的活动拼凑出了小学生果果眼中的“课间十分钟”。

“我会和同学一起踢毽子、扔沙包、玩老鹰捉小鸡,现在的课间活动比低年级时要好玩多了。”上四年级的果果说。

在果果教室后门的拐角处,学校设置了今年引进的“AI运动吧”——五人一组站在指定位置比赛跳绳。记者看到,这里很热闹。

“一次性只能5个人玩,下课时间就十分钟,同学们经常要挤来挤去。”果果希望,学校能再多设置一些游戏项目。

小诺是椒江某小学的一年级新生。“课间十分钟”是她的“交友舞台”,“刚开学时,我们班同学都很害羞,下课了都还坐在位置上,所以老师就让我们都出去玩玩游戏,渐渐的大家就熟了。”

为了把“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值拉满,小诺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张计划表。“第一个课间,在教室里和同学一起画画;第二个课间,和‘小姐妹’去操场上散散步;下午还要和她们跳绳、拍皮球……”满满的安排让小诺“累并快乐着”。

“踢足球去,走吗?”一下课,三门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浩浩就和“小兄弟”们冲向操场。

“下课就十分钟,不抓紧点,根本玩不了。”浩浩说。

得益于今年新建的教学楼,这里的小学生在课间去书吧看书,玩玩跳房子……冬日暖阳下的校园里,“课间十分钟”变得更为丰富。

上个月,学校农业种植园的橘子成熟。“当时我们课间就跑过去摘橘子,又有趣又好吃!”回忆起橘子的香甜,浩浩咽了咽口水。

“课间10分钟,拖堂3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有时一天的主课下来,我基本坐在位子上没动过。”回到家,椒江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宇忍不住向父母“大吐苦水”。

在小宇教室的后方,堆放着象棋、拼图等一些益智类玩具,是之前班级响应学校丰富“课间十分钟”购置的。“我们很少玩,老师希望我们把重心放在学习上,也不要在教室或走廊里蹦蹦跳跳。”小宇表示。

同校的二年级学生梦梦所在班级也存在类似情况。“可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老师让我们下课不要喧哗打闹、随意跑跳,上厕所也不要去太久。”梦梦说,她的校园很大,课间的十分钟也来不及去操场。

● 谁夺走了“课间十分钟”?

欢声笑语的课间,是学校亮丽的风景,也是家长们心头的牵挂。

在小宇妈妈的记忆里,“课间十分钟”应当是“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有时一个课间还能玩好几个游戏。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因为拖堂、提前准备等原因,‘十分钟压根不够’变成了‘不够十分钟’。”对此,她非常无奈,“除了大课间和出去打水、上厕所,我家的娃老是待在教室,这样怎么放松身心?”

学校并不是没有做过改变。小宇妈妈表示,学校以前也曾督促过老师不拖堂,刚开始可能有点成效,但现状如此,的确无奈。

“看看教室外面的景色,让眼睛和脑子都休息一下。”小宇妈妈期待,学校能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校适当配置一些运动器械,让孩子们可以走一走、动一动。

同校学生凡凡的父亲深有同感。“女儿回家经常跟我抱怨在学校一直坐着,都没时间上厕所,去厕所久了,老师还会让同学帮忙去喊一下。”凡凡爸爸有些心疼,有时一位老师要连着上两节课,中间可能还要拖5分钟……

心疼归心疼,对于“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凡凡爸爸有点“矛盾”:既想让孩子走出教室享受“快乐课间”,又担心孩子在玩闹过程中出现磕碰,甚至受伤。

家长们的担心并非多余。小诺妈妈告诉记者,小诺曾在课间不小心被球砸到了头,“虽然没有受伤,但我们难免会紧张,大家都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工作忙、事情多……许多家长无法时刻照顾到孩子。伊伊的妈妈,就是个“大忙人”。她说:“活泼热闹的‘课间十分钟’固然是好的,可毕竟孩子才上二年级,为了守护学生安全,学校该尽量规避有风险的课间活动。”

“而且现在大环境都很‘卷’,为了学习成绩,大家都在拼命向前跑。”伊伊妈妈透露,“如果是课程上的需要,老师并不是故意占用、拖堂而导致‘课间十分钟’减少,我们家长也是支持的。”

● 安全问题难以消弭

当“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的话题第一次出现在黄茹的视野里,她下意识地“对号入座”:我不就是那个压榨了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无赖”老师吗?

黄茹是台州市区某小学的班主任。前段时间,她所带的班级发生了多起“事故”——两名孩子上课铃声响起时急着冲回教室,不小心撞在了一起;一名学生在课间游戏时输了,一气之下拍了同学一巴掌……

尽管孩子们的“伤情”不重,但黄茹的担忧和后怕却止不住:“安全问题是我对‘课间十分钟’最大的顾虑。”当又一起“受伤事件”发生,黄茹终于忍不住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未来三天,除了上厕所和喝水,全班同学在下课的十分钟不许离开教室。”

不过,这项决定只执行了一天半就作废了。“第二天课间偷偷溜到窗边观察他们,一个个蔫儿吧唧的,趴在课桌上呆呆地看着窗外。”黄茹不忍心,还是决定还孩子们自由。“大部分孩子都是非常期待‘课间十分钟’的,之所以决定暂时剥夺他们的课间自由,是希望通过这种小惩罚让他们意识到课间不能玩得太过火。”

张路所在小学,“课间十分钟”的支配权还在学生手中。一到下课时间,走廊上、操场上都热闹起来。“只要能安全,我们老师是非常支持的,就怕孩子们在追逐打闹,出点事情。”

老师们三令五申,但学生们似乎总有无限的活力需要通过“课间十分钟”来释放。“孩子天生好动,在我们这代人看来,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但在现在部分家长眼里就连擦破皮都是大事。”张路说。

为了让学生不在课间过度“放飞”,即使下课后,当堂的老师也不会立马离开,会有意识地在教室周围多转转,作为班主任的张路也三不五时转到教室周围,观察学生的课间行为是否得当。

“前段时间,领导让我们体育组琢磨一下,怎么引导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玩得有趣且安全。”体育老师彭昶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专注起‘课间十分钟’。此前,他所在的学校偶尔有因老师拖堂缩减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情况。

“自从这个话题上了热搜,引发社会关注,学校和老师们的压力大了不少。”彭昶说,接下来学校打算在校园安全的位置画上跳房子的格子,再采购一些丢沙包、丢手绢之类的游戏道具,引导孩子们在安全的位置玩安全的游戏。

● 究竟会失去什么?

在采访中,大部分老师都认为不该把孩子“圈养”在教室里,但安全问题难以消弭,学校管理者如何看待和安排“课间十分钟”就至关重要了。

台州市区某小学校长王爽谈了自己的看法,“‘课间十分钟’是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要让孩子们利用好。”他所在的学校,没有特殊原因是不允许老师拖堂的,“课间十分钟”里,学生们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当然,老师们的压力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加强了校园的‘天眼’系统力量,一旦出现纠纷可以调取监控,厘清责任,最大程度减轻老师的顾虑和压力。”王爽表示,学校还会定期排查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发动值周老师在课间巡逻,也会通过班队课开展安全课间教育。

尽管校方已经努力做到“面面俱到”,也依旧不能百分百确保学生在校园里“零事故”。在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孩子的健康成长之间,该怎么选?

“在‘课间十分钟’的讨论里,部分家长的观念需要转变。”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委员、教师教育课程教学部副主任葛福强也在关注“课间十分钟”的话题。

葛福强认为,学校不是温室,而是孩子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如果家长过度关注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如果仅仅从安全角度出发,以‘爱的名义’将孩子关在教室里,那我们将难以想象,在如此手段管控下,孩子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失去了‘课间十分钟’的孩子,究竟会失去什么?”

“未成年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在40分钟的课程后通过10分钟的课间休息,能保证下一个40分钟的注意力集中。另外,孩子们多多走出教室,对于心理健康也大有益处。”葛福强认为,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层面,“课间十分钟”都不能缺失。这十分钟是孩子们的社交启蒙时间,是他们交流感情和培育社交能力的好时机。

“孩子与同龄人的交流、游戏,甚至是吵架、冲突,都是他们与他人产生联结,学着处理自己的情绪,学着慢慢了解世界的过程,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恰到好处的引导。”葛福强呼吁,家长要相信学校和老师,为了让“课间十分钟”发挥作用,学校已经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家长也不妨放开那紧紧拉住孩子的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葛福强外均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们少了很多活动筋骨、交流交友的机会,还可能滋生其他问题。譬如,就有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在课间只能跑到厕所里跟同学聊天、分享零食。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不同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同
2023-11-01 10:39:00
...发学生、家长及公众的共鸣,但目前来看,“课间圈养”问题仍相当普遍。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
2023-10-29 12:28:00
...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低段的孩子在学校主要就是安全问题,为了安全,大多数学校会把一年级学生的教室安排在一楼。”有班主任坦言“安全”责任压力很大,自己大多数时间都是随班照看孩子
2023-11-08 07:22:00
课间圈养,怎么“破”?
...,说出教室扣分。”“课间圈养”“安静的课间”并非新问题。早在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2%的受访家长称身
2023-11-14 15:45:00
...戏。班主任、值周老师站在一旁观察孩子,同时保证安全问题。一位三年级老师跟我分享:“上节课下课,我想找一个孩子订正作业,他跟我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然后就跑走了。等到下一节上
2025-02-19 08:35:00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教体局发布情况说明称,陈老师反映的问题已解决,其他教室也将全部安装窗帘。对该老师视频反映的个人受到区别对待等问题,区教体局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期间,暂停涉事小学
2023-10-25 18:31:00
午休躺着睡 学生很舒心
...生自带睡袋或睡垫。另外,一些学校为了解决学生的午休问题,采取拼桌椅午休的方式,但由于桌椅不是可变形的,拼起来的课桌没有挡板,学生有跌落风险。对此,有家长建议,通过利用多功能室
2023-12-19 06:48:00
“课间十分钟”背后的困与争
...分约束孩子。学校可以时常排查孩子活动场地的设施安全问题,保证孩子课间十分钟能在楼道里‘打闹’,如果担心下课后孩子们同时去操场发生拥挤摔伤,也可以采取错峰去操场等方法。” 2
2023-11-23 10:57:00
...视,但也有部分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课间“圈养”学生的问题。下课走不出教室对于今年新入学一年级的小雨来说,被“圈养”的课间明显让她有些不适应。“妈妈,下课我们不让随便出教室玩。”
2023-11-21 08:1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