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有老师吐槽中小学“课间圈养”现象严重 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9 12:28: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最近,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课间圈养”现象,引发众多家长共鸣。“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把课间的欢声笑语还给学生”“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各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山西一老师吐槽“课间圈养”: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近日,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发布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担忧。

据这位老师透露,她观察到学生们在课间十分紧张,往往前一节课拖堂两分钟,下一节课就会提前两分钟开始。这样导致学生们在课间时间只能留在教室里,无法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同时,这也意味着学生们上厕所的时间变得非常有限,有些学生甚至表示,如果不去厕所,就不得不等到中午。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学生表示也很无奈,“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他们指出,虽然他们理解老师的意图,知道老师们希望他们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但是他们也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如果课间时间只能留在教室里,我们会感到非常疲惫。放松休息好了,我们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

无独有偶,陈女士的儿子就读于杭州市区的一所公办小学,“老师说了课间不能下楼,也不能跑跑跳跳,甚至还不能大声说话”。

陈女士表示:“学校里还有老师会巡查,看谁下课了在走廊上奔跑。有一次儿子回来说,班里有同学被‘抓’了班级因此还被扣了分,班主任就批评了全班同学。”

教育部:不得对学生课间的言行自由

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学生在课间时间活动受限的现象,早在2015年就引起热议,人民日报做过学校课间活动变“圈养”现象的相关报道。“课间10分钟,‘野’点又何妨”,这句话曾引发学生、家长及公众的共鸣,但目前来看,“课间圈养”问题仍相当普遍。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10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

许多学生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指出,孩子在课间10分钟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不能出教室,甚至无法离开所在的过道。

实际上,教育部2021年5月通过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1.被圈养的学生百态

“一憋一天”

初中三年,推开家门的第一时间,小涵经常是着急忙慌地上厕所,她对妈妈的解释是,在学校里憋了一天。这是她上初中以来的常有状况。她解释说,班主任会坐在教室后边“全天候”盯着,无论上课或下课。课间十分钟需保持静默,不许说话,想上厕所了才能离开座位。因此,厕所成为她们的社交场所。如此三年下来,小涵只交到两个朋友,分别是同桌,以及同桌对桌。

上了高中,课间时间终于自由一些,但小涵说,有时“运气不好”赶上老师拖堂,就只能强忍尿意,一忍就得忍到下一个课间。

“如坐针毡”

头顶上的监控摄像头不时旋转,实时进行“移动监测”。上课了,晨晨不敢轻易“溜号”,到了下课,也不敢和朋友打闹玩笑。因为监控那头,是班主任不知会何时聚焦的双眼。

高一刚入学,班主任就当着全班人的面将摄像头安放在黑板上方。自那以后,他们在教室里的一举一动会实时出现在班主任的手机里。有时,摄像头会突然传出班主任的声音,似是“从天而降”。在教室里,晨晨如坐针毡,时刻得保持警惕,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正在被远程“审视”。据她观察,老师通常会踏着提前两分钟响起的预备铃进教室,“晚到”的学生极可能被说上两句。若再遇上老师拖堂,实际的课间休息时间几乎没有。

一身“毛病”

上学期,小林在一次换座时闪了腰,检测后发现是脊柱侧弯加上脊柱错位。肌肉的痛感传达至神经,正骨、按摩都不好使,让她坐立难安。

一个学期过去,肌肉的不适感仍会在久坐过后出现。她记得医生的叮嘱,不能久坐,得适当运动。但她没有机会。

实际上,升上高一半个月后,小林就感觉自己坐出了一身“毛病”。从最初的腰部不适,到现在她总觉得哪哪都不舒服,腰疼、肩疼、脖子疼。

2.安全与快乐如何取舍?

老师:我们也很无奈

其实,面对“课间圈养”,老师们也有很多无奈。有老师坦言,“大多数老师都愿意让学生适当放飞,就是担心会发生安全问题,落在老师身上的责任大”。还有一位一年级班主任分享,“几乎天天有孩子受伤”。有一次,有个学生的头磕了个包,她就接到了家长的电话“轰炸”,“学生一受伤,家长心疼得紧”。

小媛就职于广东汕尾某私立小学。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她需要负责早读、看午休、课间“导护”等工作。执勤当天,导护老师需在早上7点35分到岗,并于每次课间出现,在楼道留意学生的举动,决不允许学生“冲跑”。即使课间已提供了读书角和益智游戏等活动选项,尽可能“塞满”课间,但不能放松警惕。而所有的措施,都指向“保障学生的安全”。

“现在都是安全第一。”天津某公立小学教师晓玉说。下课铃响,班主任到班“盯班”,不能空岗。数不清的琐碎小事贯穿整个工作过程,她形容那是“全方位保姆式监管”,生怕学生磕了碰了。但实际上她也知道,课间十分钟,老师是否在场并不直接决定学生的安全系数。很多时候,老师们只能制止眼下可见的追逐打闹,当意外的磕碰发生时,站在楼道里的老师通常无法及时出手相救。可即使这样,监管也并不能少。

对于当下的种种管制,很多老师既心疼也无奈。晓玉不是不知道让孩子们参加运动的好处,但她不敢放任孩子奔跑。“不限制、不圈养,你让他放飞了自我,释放了天性,也会有很多安全隐患。一旦出了事,(部分)家长(就会)开始对学校不依不饶”。在校内因磕碰而受伤,是学校最害怕遇到的事。

一方面,家长们希望能把课间的10分钟还给孩子,让孩子有自由支配的空间,另一方面,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意外受伤,这无疑会导致家校关系紧张,同时也在无形中给老师们带来了压力。因此,有老师吐露心声,学校主要精力在教书育人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安全选择‘一刀切’是比较稳妥保险的做法”。

3.吐槽还是理解?

家长观点不一

在有些家长眼中,课间体验的缺失,不仅容易引发孩子的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

脊柱侧弯是青少年中常见的脊柱疾病。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曾在媒体披露,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至3%,侧弯人数已超过500万,且发病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而长期久坐可能引发脊柱侧弯。

除此之外,不少研究和数据都表明,在中少年成长发育期间,久坐、身体活动不足等易导致肥胖、视力下降、劲椎酸痛等问题。

“早就想吐槽了”,有家长反映,“好几个班都有腰椎有问题的学生”。还有家长回忆起了自己当年的课间10分钟:“课间老师都往外撵人”。也有家长表示能理解,“老师和学校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更多的家长们感到担忧,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充满活力的时期,这种不合理的课间安排似乎在扼杀孩子们的天性。

4.谁来负责?

很多限制,并非白纸黑字明确写着“不允许”三个字,但条条框架无形存在。以安全学习为名义的校园管制,将孩子放置在加厚的安全包装中。包装的手法虽不一致,但结果都是让人透不过气。

但“圈养”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也不会是一个长久之计。

常规认为,限制学生行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校园伤害案件出现概率,因此,加大监管力度,成为降低校方责任的方法之一。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辉表示,在校园伤害案中,校方承担法律责任与放开孩子自由活动不存在必然联系。

按照《民法典》第1199条、120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在校受到人身伤害,学校证明自身无过错则可免责。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在校受到人身伤害,学校有过错才担责,无过错无责任。

王辉介绍,在法理上,是否履行教育、管理职责才是判断学校要不要承担责任的前提和关键因素。并不是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伤害,学校就一定得承担相关责任。但在实际纠纷中,学校在举证证明自身无过错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困难。

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安全问题,光靠增强学校、家长及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够。还得厘清关乎校园安全的各个主体责任,避免过分强调学校、教师在校园安全中的责任和义务。

王辉认为,在各种安全检查都通过的情况下,应该降低学校的举证义务,而将承担赔偿义务的一方,归结为造成孩子实际伤害的一方,如打人者。同时,也应考虑孩子自身是否有相关责任。可现实是,太多家长不会追究自己孩子的责任。一旦出事,孩子总会是家人眼中的“受害者”。

刘洋当了10年幼儿园老师。她自称见识过太多“孩子无错”式家长。有的家长,孩子摔地上了,就责怪地板,孩子撞到桌子,就怪桌子。

任职于青岛某高校的欣怡多年来从事教育研究,也是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欣怡理解一个婴儿从“肉蛋蛋”成长为会跑跳的孩子那种心理。但她始终觉得,“要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是一个人,而不是宠物。作为一个人,是需要去适应大环境的,要是被过度保护的话,是一定会失去些什么的。”

5.请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

无论是出于方便管理的目的还是对孩子的安全负责,学校都不该剥夺孩子课间“喘息”的机会。或硬性或软性、或直接或间接地给孩子传达“别出教室门”“别满楼层溜达”“别找事儿”之类的信息,都是一种威压,不能提倡。

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注意力的一种规律性特质就是难持久,这就是为什么课堂时长设置为40分钟的科学根据。课间10分钟,本是为了让学生活动身体、放松大脑、上厕所、沟通而设置的,跑跑跳跳、说说笑笑本应是课间10分钟的“标配”,如果仅仅是为了避免磕碰,为了“不出事”“不惹麻烦”就将孩子“圈养”起来,这样的教育才是真出了问题。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圈养”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让孩子去跑、去跳,即便会有磕磕碰碰,对孩子而言,都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经历。真正对学生的关爱,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应该是放开手,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把课间的欢声笑语还给学生。 综合央广网、南风窗、红星等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田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京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如何度过
...:扬子晚报山西老师吐槽“课间圈养”现象引发热议南京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如何度过课间同学们走出教室研究有趣的科学绘本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的学生在教室门口玩耍 近日,山西一位老
2023-11-04 01:26:00
中国孩子,正在失去在校活动自由
...能嬉戏打闹……此类“课间圈养”行为早已出现在我国各中小学校中,近几年更为严重并受到不少家长和教育专家的反对,从各类文件规定来看,这种限制孩子言行自由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课间
2023-08-08 10:14:00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非常视点中小学“课间圈养”亟须精准治理老鹰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话题登上多个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此前,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课间
2023-10-29 00:06:00
壹点舆见|“课间十分钟”话题提示 中小学要保障青少年全面发展
...何,利用好“课间十分钟”,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是当前中小学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图自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利用好“课间十分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尚婷近日,多地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反映
2023-11-23 19:13:00
...表示理解,“学校也是出于安全管理考虑。”那么,杭城中小学课间十分钟如何安排?孩子们能否实现“课间自由”?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课间十分钟 学校倡导学生走出教室在胜蓝实验小学,
2023-11-08 07:22:00
...景。但“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一些地方调查发现,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除喝水和上厕所外,不能走出教室活动,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教育部制定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
2023-10-31 17:16:00
课间圈养,怎么“破”?
...景象,在一些地方,不知什么时候悄悄溜走了。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各平台热搜。原因是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发布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7成学生课间不出
2023-11-14 15:45:00
...此,集体生活又该有什么样的审美化倾向?这段时间,“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话题登上热搜。一则视频显示,课间10分钟期间,7成左右学生不出教室,即便是20分钟的大课间,
2023-11-05 00:25:00
...自:北京日报延长课间时长 拓展活动空间 丰富游戏形式中小学破解“课间圈养”难题本报记者 李祺瑶最近,“课间圈养”引起热议。不少家长反映,课间学生只有喝水、上厕所才被允许离开教
2023-11-08 04: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