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众多女性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俏皮的小寡妇。如果你不信,不妨亲自去试一试,找个机会一探究竟,便可知这话是否有道理。
此文并非贬低寡妇,而是借寡妇这一身份,讲述一个充满算计的诈骗故事。如果你感兴趣,听“大狮”慢慢道来。
话说,光绪辛卯年七月初,正值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季节,各地的举子纷纷涌入京城,人人期盼着能够金榜题名,成为那个披红挂彩、骑马跨三日的状元。
既然是从远方而来,自然要在京城找个安静的地方暂住,安心备考,以备应试时得见天子。
在史家胡同中,有一位美丽的寡妇,丈夫因病早逝,留下她和一儿一女相依为命。凭借着丈夫生前积蓄,她和孩子们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能过得下去。
这位寡妇姓王,显然不是那位开店的马寡妇。虽然王寡妇无法与经营生意的马寡妇相比,但她仍然巧妙地把自家左右两间厢房收拾出来,租给那些前来京城参加科举的举子,作为他们的临时住所。
这种做法不仅能赚些租金,还能让儿子多接触一些读书人,耳濡目染,期盼着将来能考取个状元,光宗耀祖。
一天午后,两位山西口音的白面书生来到王寡妇家,表示他们看到了招租告示,特地来查看房屋条件,希望为少爷寻找一处住处。
王寡妇看到有生意上门,当然是笑逐颜开,忙不迭地招待二人。房间参观过后,茶水和点心也送上,两个书生纷纷表示满意,询问租金价格,便打算回去与少爷商量。
王寡妇提到,往年来租的举子们,至少也得支付二十两银子。听起来价格确实不便宜,但她也向他们解释,自己家这两间房,是出了两个状元、三个榜眼和五个探花的福地。二十两银子换来的可不只是一间房,而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是随便找得到的便宜。
听到这里,那两个白面书生笑了,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个张开手掌,摇晃几下,最后只肯给王寡妇十五两。另有两两则是作为两人兄弟的“跑腿费”,总共十三两。对于这个价格,王寡妇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十三两就十三两,立马达成协议。
第二天一早,一辆马车停在了胡同口,从车上下来一个衣着讲究、谈吐温文的公子哥。跟着他的是两位昨日见过的白面书生。
王寡妇忙不迭地招呼客人,看到他是个英俊少年,心中不由得高兴。她请他入内,奉茶送烟,炒菜热酒,尽心尽力地招待他。
少爷问她家姓什么,王寡妇答道:“我姓王,随我丈夫的姓,因此也是王姓。”
听后,少爷的脸上露出了喜色,称自己也是姓王的。两人一笑,便算是亲切的“家人”。
接着,少爷命小厮拿出一些银两、绸缎和土特产,作为见面礼赠与王寡妇,言道:“这是给嫂夫人的见面礼,请务必收下。”
哪家妇人不喜欢白得的东西,王寡妇自然也不推辞。
少爷虽是读书人,酒量倒也不小,喝了一杯又一杯,始终未曾醉意。酒到兴浓时,他邀请王寡妇一同饮酒。
自丈夫去世后,王寡妇因思念成疾,偶尔借酒消愁,逐渐养成了酒瘾。今天有了美男子邀请,且她自己也有几分嗜酒之欲,于是假装推辞之后,便与少爷对饮起来。
二人足足喝到了深夜,家中的酒已见底,王寡妇准备出去买些新酒。没想到少爷伸手拦住了她,指示小厮将家乡带来的“杏花村”酒拿上来,劝她品尝此酒的香醇。
小厮端上酒,斟满两人的杯子。少爷举杯先干为敬,王寡妇也急忙连喝了三杯,夸奖酒美如琼浆。
可酒愈饮愈多,王寡妇感觉渐渐头晕目眩,眼前一片模糊,最终倒地昏迷。等她醒来时,已是第二天中午。她急忙问周围的人少爷去了哪里,但邻居们互相看了看,没人知道她口中的少爷是谁,还问她为何不穿衣服躺在地上,难道不怕受凉?
当她起身寻找少爷时,家里的财物已不翼而飞,儿子和女儿也失踪了。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中了“拆白党”的圈套,那位少爷和两位小厮原来是骗子,盗走了她的财物,甚至拐走了她的孩子。
她急忙寻求帮助,四处请求大家帮忙寻找,但那三人早已趁夜色逃之夭夭,根本无处可寻。
这一场悲剧让王寡妇心情沉重,整日以泪洗面,痛苦地呼喊着两个孩子的名字,盼望丈夫在天之灵能将孩子们带回来。然而,最终她没能如愿,不到半年后,便在孤独中去世。
此事通过《京报》刊出,警示世人不要贪图便宜和虚荣,往往越是看似便宜的交易,越容易掉入陷阱,一旦上当,后悔已是无济于事。
这段旧闻就此告一段落。自“大狮”隐退数月未曾写作,今天破土重生,摘取这段往事,重新叙写,供诸位读者一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0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