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经授权转自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原标题 | 不生孩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厌童”了
文 | 夏颂 王动
编辑 | 米利暗
讨厌小孩竟然变成了一股风潮。
最近,出现在韩国的“儿童禁入区”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
从2012年韩国第一家“禁止儿童进入”的餐厅诞生起,11年时间里,500多家餐厅、咖啡馆立起了“no kids“的标志牌,拒绝孩子及其家长进入。
这些“无儿童区”是店家为顾客量身定制的专属空间,在这里能够确保环境安静,没有孩子哭闹、奔跑等带来的困扰。
有些咖啡馆甚至写明“ Yes Pets,No Kids”
而这种标识,似乎已经不只是韩国限定。
今年不少游客出门旅游时发现,在云南、青岛等地也出现了禁止儿童进入的标识。有些酒店的家庭套房,注意事项中却强调“该房型不可携带儿童入住”。
尽管不少人质疑这种“禁止儿童区”是一种新型歧视,但丝毫不影响大家对这种行为的支持。
根据智库济州研究院的估计,韩国大约有500个禁止儿童区域,民意调查公司韩泰研究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支持企业设立“无孩童区”,投出反对票的仅有18%。
在中文社交平台上,关于熊孩子的吐槽越积越多,呼吁设置儿童专属车厢、专属影厅、专属餐厅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设立“无儿童区”的声量也越来越大。
上个月才刚在愉快的氛围里庆祝了儿童节,这个月“厌童”却突然挤上热搜。
这样有些魔幻的现实,实在让人五味杂陈。
也让人忍不住想问:
有些人越来越讨厌小孩,到底为什么?
韩国春川的一家咖啡馆里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二楼为儿童禁区”
01
世上熊孩子,
怎么就那么多?
中国年轻人,苦熊孩子久矣,尤其是在公共交通面前。
毕竟每个年轻人在踏上高铁之前,都会将车程时间精准细分:
20分钟读书,40分钟刷短视频,30分钟闭目养神。如果能拥有一个聊得来的陌生同桌,更是一场人生奇妙相遇。
而这一切chill的幻想,都会在一个“哭闹的孩子”面前彻底破碎。
在中国的高铁上,10个孩子有11个是熊孩子
熊孩子到底有多讨厌,年轻人可以一天输出成百上千条。这些内容对熊孩子的描述大体相似:不停哭闹,车厢里跑来跑去,父母完全不管不顾。
这种情景如同指甲挠黑板的声音一样,让每个成年人为之发狂,网友们对熊孩子的整治办法,则让人有种读爽文的畅快感。
整治熊孩子的100种方法
随着大家对熊孩子厌恶情绪的增长,也有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报道熊孩子事件。
“熊孩子大闹公共交通,熊家长不道歉反而出口谩骂护犊子”几乎成了一种惹人愤怒的稳定新闻类型。
这样的新闻出现频率之高,却越来越像流量密码,毕竟孩子乖巧不是新闻,孩子哭闹则可以迎合许多人对小孩的厌恶情绪和刻板印象。
这类新闻底下,鼓吹对“熊孩子”使用暴力,“家长不教育,我来教育”的威胁话语也时常出现。
与此同时,当你试图搜索“什么样的孩子不是熊孩子“时,却几乎找不到答案。
有网友这样描述对小朋友的期待:“喜欢聪明、可爱、听话的小孩,但是不喜欢熊孩子。”
聪明、可爱、听话这三个词,就像小时候爸妈对我们的要求一样虚无又难实现,但却变成了一种对孩童的普遍要求。
与之对应的,是“熊孩子”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了。
02
为什么生了孩子,
就像有罪一样?
“熊孩子”一词的使用泛滥化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让一个儿童正常表达情绪的声音,都变成了“吵闹”。
博主@苏小懒 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位网友带孩子出行的经历:
“儿子刚哼唧了两声,路过的乘务员便要求他们把孩子带到车厢连接处哄,‘会打扰别人休息。’”
高铁广播里也时常强调,带哭闹幼童到车厢连接处哄。
这一分享引起很多家长共鸣,认为现在的环境对带幼童出行的家长实在是过于苛刻。
五大三粗的大汉在高铁上高声打电话无人过问,闹觉的小孩却被反复提醒。
而另一边,厌恶熊孩子的年轻人则并不能理解:小朋友不能安静,难道家长不应该负主要责任吗?为什么不立刻安抚小孩,让ta停止哭闹?
甚至有人会提议:给孩子喂点安眠药,下了飞机再叫醒……
世界已被一分为二。
有孩子的人和没孩子的人之间,仿佛出现了一道天堑,两拨人不同观点互不理解,在各自的立场上水火不容。
事实却是,真正的熊孩子家长不会在乎这些声音,这种“厌童”的氛围却给普通孩子家长,尤其是妈妈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我的同事张美丽,在最近两年里完成了结婚、生子,从一个自由自在的年轻人变成了2岁孩子的妈妈。
曾经的她也曾因公共场合的小孩哭闹声皱眉头,如今却理解了很多孩子的状态:
“一个22岁的毕业生都未必能理解你对他的工作要求并高效执行,一个2岁的小孩子又怎么可能做到呢?”
话虽如此,她每次乘坐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时,都感到精神压力巨大。
她一方面知道让2岁的小朋友像个成年人一样安静、懂事是种苛责,另一方面也怕自己没管住小孩打扰到别人,如果引发了矛盾会让她崩溃。
“之前有家长为了避免遭受飞机上其他乘客的指责和白眼,专门准备了礼物、耳塞等东西送给邻座的乘客。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也觉得她们很贴心,却又觉得压力山大,我必须妥帖到这种程度才能算合格吗?”
“怎么我生了孩子就像是有罪一样?”
和张美丽一样,每次带孩子出行都感到异常紧张的家长,生活中、互联网上不计其数。
为了避免成为大众讨厌的熊家长,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家讨厌的对象,
有些妈妈会加钱乘坐商务舱,希望更宽阔的环境能让孩子舒服些,安稳些。
但显然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有些家长别无他法,只能对孩子要求一高再高。
可是两三岁的小孩,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情绪控制更无从谈起,真的能如同大家设想的那样,身上装了一个哭闹按钮,说关就能关上吗?
03
厌童的年轻人,
与寸步难行的父母
当有孩子的人和没孩子的人在互联网上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火车上设立儿童车厢,支持咖啡馆、餐厅划出“无儿童区”。岂不皆大欢喜?
然而,将儿童与成人社会隔离开来,看似是一种两全其美之策,但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正是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幼儿才能逐渐内化社会规则,了解到应该如何与外界共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
而两边和解的发生场景仅限于:年轻人真的去生一个孩子。
很多人都分享过类似的经验:在自己还未婚育时,对于公共场所的“熊孩子”避之不及,在有了自己的宝宝之后,再看到那些对哭闹的孩子束手无策的父母,平添了几分同情与理解。
亲身经历过的人会明白,那些哄不好孩子的家长,未必就是“熊家长”——尤其是那些1~3岁的孩子的父母。
这个阶段是所谓的“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小朋友已经开始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又无法准确表达自我, 频繁地发脾气、哭闹,是他们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
“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简直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即使是最有责任心的父母,有时也会被折磨得筋疲力尽。
除非他们是传说中的“天使宝宝”,否则要求这么大的孩子在公共场合不哭不闹,实在难如登天。
争吵是从社会共识的消失开始的。
老一辈人会把“他还是个孩子”挂在嘴边,说明包容幼童,在过去是某种共识与政治正确。
但在今天的舆论场上,这一点显然已经被动摇了。
过去几十年,父母+独生子女的三人核心家庭逐渐取代传统大家庭,一代人是在没有兄弟姐妹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并不包含“如何与一名学龄前儿童相处”,因为他们就是家里唯一的孩子。
而这一代人长大,又迎来了低生育率的时代。
近几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跌到1.1的水平,隔壁韩国更是只有0.78。低生育率的结果之一,就是参加育儿的人口比例越来越低。
这种趋势的结果已经显现:社会对学龄前儿童的容忍程度正在日渐降低。
低生育率导致了厌童情绪的滋长,而厌童的氛围一旦加强,又有进一步压制生育意愿的危险。
04
从“无儿童区”到“无老人区”,
我们还要走多远?
带孩子的父母往往会发现,他们需要为自己的孩子出现在公共场所感到不安、抱歉,言外之意就是,他们的小孩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但公众场合之所以被称为公众场合,就是因为对所有人平等地开放。
然而,弱势和少数群体的需求,很容易被强势群体挤占。
“无儿童区”的先行者韩国,目前的版本已经进化到了排斥老人。
在首尔街头,已经有咖啡店挂出了“谢绝60岁以上老人进入”的启事。媒体采访附近的居民,很多人表示支持,原因是老年人总是在店里聒噪、大声说话。
在这则告示上同时标明该店允许导盲犬进入,这下真的变成“狗可进,老年人不能进”了。
儿童和老人被厌恶的原因往往很相似:无节制地聒噪、影响他人。但不会有任何人会因为店里的成年顾客噪音太大,禁止所有成年顾客进入。
同样的,不会有成年人因为在火车上外放短视频或者在火锅店里吸烟而被划定为“特殊人群”。
——大家都清楚,那是个别没有素质的个人行为。
但是一个儿童,就会被无视年龄和个体差异,无差别地成为重点关照的对
象、社交网络上的流量密码。
但是两岁的孩子哭闹,和八岁的孩子调皮,真的能同日而语吗?
健全的成年人,是社会上的强势群体,并不意味着我们有独占公共设施的权利。
公共设施的含义,就是它应该服务于所有人。
厌恶儿童的情绪,并不是由某一个社会独创。
2014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东京超过七成的市区町村收到过关于孩童噪音的投诉。不少社区搞起了“反对保育园”运动,抗议政府在自己的周围修保育园、幼儿园和托儿所,原因也只有一个——小孩子太吵了。
远在欧洲大陆的德国,也常收到儿童噪音的投诉,导致德国政府不得不出台一项议案,以法律的形式保护6岁以下儿童制造噪音的权利。
但正如韩国国家儿童权利中心主任所言:
“与孩子或老人在一起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但每个人曾经是孩子,并且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将成为老年人。如果一个人能够理解他或她也可能受到歧视,他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自然会表现得很谨慎。”
谁不是从调皮的小孩一步一步成长为大人的?
谁又不会从青壮年慢慢变为老年人呢?
今日嫌弃他人的声量,也许会像一颗时空子弹,终有一日会正中自己的眉心。
况且,在总和生育率仅为1.1的情况下,还是珍惜每一个愿意生孩子的父母。
毕竟,以后你的养老金还要靠这些孩子来交呢。
本文转载自 有态度、有温度、有趣味的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点击以下链接,观看更多 凤凰WEEKLY热门文章:
这瓜,绝了。 一根雪糕卖80,你没事儿吧? 充气娃娃伪装乘客,走私贩子的障眼法能有多邪门?
关注 凤凰WEEKLY,做市井中最有深度的灵魂 。
▼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谁不是从小孩变成大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7: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