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张梅 实习生 乔中慧)8月16日,“生态科学”全国中小学科技教师科普研修活动在西安举办。这次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主办,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承办。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中小学科技教师走进秦岭,开启与秦岭动植物的“对话”之旅,提升科学教育教学能力。
本次研修活动是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暑期联合行动中的一项重点科普活动,旨在帮助各地中小学教师拓宽科学视野,了解国内外科技前沿发展动态,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感受科学家精神,提升其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教学能力。
本次研修活动设置了专家讲座和野外考察两大环节。专家讲座邀请到西北大学教授李保国、陕西省植物研究所所长岳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李勃等多位生态学领域知名专家和科普专家。专家们围绕川金丝猴的社群特性、动植物的生态考察方法、认识生物多样性及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野外考察环节,科技教师走进秦岭国家植物园、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和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地,参与实地采集动植物标本、分析大熊猫粪便、发掘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等科普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对生物多样性和科学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秦岭生活着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动植物生理生态特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作为科技教师,我们要通过教学将生态保护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心中。”云南普洱第二中学科技教师马艳霞表示。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秦岭的动植物,还熟悉了基本的生态考察方法,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把这些知识分享给更多学生,和他们一起探索生物多样性的秘密。”西安经开第一学校科技教师张红军表示。
据了解,本次研修活动的精品课程内容将作为优质的数字化资源,通过相关平台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开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