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让传统回到日常(大家谈人生)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24 06:5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楼宇烈

弹指挥间,我踏入北京大学已有70个年头,在北京大学执教65年。

回想起1955年初到北大报到时,校园道路两旁摆放着迎新的桌子,每张桌前都立着醒目的大标语牌:“欢迎你,未来的物理学家!”“欢迎你,未来的经济学家!”“欢迎你,未来的哲学家!”学校对每一位学子都寄予了深切期望。

高考填志愿时,我一心渴望找到一门能兼容文理的学科。在专业介绍中,我发现哲学“既涵盖人文科学,又包含自然科学”,这不正是我理想中的知识架构吗?后来,我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彼时正值1952年院系调整后,全国的哲学力量齐聚燕园的时期。

北大哲学系的课程设置,完全满足了我的愿望。我们系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深入探寻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还学习自然科学课程。比如,每周三晚上都会举办自然科学前沿讲座,物理学家黄昆、北京天文馆馆长陈遵妫等都曾前来分享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大学二年级时,学校还专门开设了高等数学必修课。

求学期间,师生关系非常亲密。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跟随老师学习知识,课后与老师的交流接触也很多。比如与教马列主义的冯定先生、教中国哲学的冯友兰先生和张岱年先生,我们交往都较多。有些课程甚至在老师家中进行。我们曾前往住在中关园的朱谦之先生家中,聆听他讲解日本哲学与宗教;也曾到燕园梁启雄先生家中上课,研读荀子思想。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后来,我对自己的教学要求,便是要像冯友兰先生那样,能做到深入浅出。所谓“浅出”,就是让从未接触过这个领域的人也能基本听懂我所讲授的内容;所谓“深入”,则是让专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我几十年的教学,始终秉持这一要求。

1959年下半年,我有幸参与北大哲学系教材的编纂工作,负责文献搜集。当时图书馆馆藏资料不足,我便四处寻觅,到旧书店淘书。1960年本科毕业后,我留校任教,1961年底又借调至高校文科教材编写组,参与任继愈先生主持的《中国哲学史》编纂。在那里的两三年里,我有幸结识了石峻先生等中国哲学界大家。1972年,我重返燕园,开始为学生以及各地前来进修的老师讲授中国哲学史。

上世纪80年代,学界曾掀起一场关于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讨论。这促使我深入思考中西文明的差异。其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对我启发颇深:真正的现代化并非趋同,而是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我们应当大力发扬中国文化的特点与优势。

起初,我认为西方文化侧重向外探索客观世界,而中国文化注重向内完善人格境界,一个求物,一个求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总的来说,我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归纳为三点: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然合理。

其一,整体关联。世间万物皆相互关联,彼此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转化。事物之间紧密相连,而非割裂孤立。

其二,动态平衡。中国人讲标准,但这个标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随场合、时间的变化动态调整。思考问题时,需看时空的不同,追求动态的平衡。

其三,自然合理。自然即事物的本性,只有符合事物本性的,才是合理的,无需过多推论。若与事物本性、本来面貌相悖,那便是不合理。

对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让我更加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文化强大,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一度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自信,这有特定的历史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传统,唯有真正了解,才能重拾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建立起文化的主体性,如此才能拥有文化自信,进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对于传统文化,我主张“循其旧法,择其善者而明用之”。旧法即传统,我们无法否定传统,但要有所取舍,挑选与当下生活相关的内容。看看当下生活缺失什么,就从传统中找寻对应的部分。比如,有人觉得现代生活中诚信缺失,不妨去传统里寻,我国古代恰恰极为重视诚信,“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这些都告诫我们要做诚实守信之人。

传统文化若要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离不开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需要家长、老师、政府官员、社会名人发挥带头作用。正如荀子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当整个社会都讲诚信,形成这样的氛围,孩子们自然会受到影响。反之,若没有这样的氛围,仅靠家长讲道理,孩子在家听到的和在社会中看到的不一致,便很难相信家长所说的道理了。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今做人做事仍有着非凡的意义。我曾总结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特点,若能领悟并践行,能让我们拥有愉快而通透的人生。

儒家重视现实,强调做人要有担当,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它教导我们,对于自己该做之事,要勇于承担并全力以赴。所以说,儒家的特点是“拿得起”。

道家则倡导尊重自然,主张知足常乐,不要去盲目攀比。庄子的《逍遥游》便是典型例证。大鹏展翅高飞,小鸟难以企及,可小鸟觅食少许便能饱腹,大鹏却需大量食物,二者各适其性,不应相互羡慕。道家思想告诉我们一切顺其自然,归结起来就是“看得开”。

佛家认为一切皆因缘而起,有缘相聚,无缘不强求。我们应顺应缘分,坦然接受,不为已发生之事懊悔,也不为未到来之事焦虑,专注于处理当下问题,做到“放得下”。

儒释道三家思想,聚在一起就是“拿得起”“看得开”“放得下”,若能将这些优点融会贯通,便能成就自在而有意义的人生。然而,真正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自己找烦恼,并非易事。这不仅是一种人生哲学,更是一种至高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智慧,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深入研习并传承。

我曾做过“无我感恩茶礼”,大致可看作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我由衷期望无我感恩茶礼能在社会中得到推广。大家团团围坐,彼此鞠躬致礼,每人各自沏茶,茶分两杯,敬左右,感恩天地、父母、师长、同胞、同学。有趣的地方在于:虽然泡的两杯茶都献给了左右的人,自己却同时收到左右回敬的茶。敬茶、品茗、交流,感恩与敬畏之情不断交融、生发。借助无我感恩茶礼,一方面能让同事、同学、亲人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另一方面也能让人不忘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以礼和习俗的形式,将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如果我们能够努力让所处的环境都营造出这样的文化氛围,那么大家在生活中便会自然而然地思考:我这么做,对得起祖先吗?对得起他人吗?对得起自己吗?进而做到见利思义,自问该不该得。如此一来,优秀的传统文化便会自然而然地回归日常生活,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和思想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4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念一挥洞见人生《高尔夫与哲学》新书发布会举行
...》新书发布会暨“北大文化高尔夫之夜——高尔夫与中国传统文化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本次新书发布会由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指导,北京大学高尔夫协会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
2024-04-25 16:00:00
张雅婷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摘要: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哲学、艺术、宗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中国水文化的历史演变,并分析其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影响是非
2024-01-13 10:30:00
当AI遇见人文:新型课堂的温度与灵魂——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教育
...在各个企业,高校开展国学讲座,并为多家企业公司担当传统文化国学顾问,2010年推出全国首档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学、环境建筑学相融合的节目“老话新说”在全国20多家省市级广
2025-04-21 10:28:00
...解文化,并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在这个背景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不仅丰富了语言教学的内容,还塑造了学生的文化身份,满足了对外文化传播的需要。本文旨在探索高校英语课
2023-12-14 00:04:00
易学之韵,访季鹏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
...家族第七代传承人季鹏飞,聊聊他是如何看待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季鹏飞提到易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蕴含哲
2024-11-13 21:35:00
“大器无量——谢无量的学艺人生”特展在成都开幕
...巴蜀文化杰出代表谢无量先生诞辰14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览分为“人生历程”“博学卓识”“诗才横溢”“翰墨大家”四个单元,通过120余件(套)展品,综合呈现谢无量的人
2024-09-28 21:06:00
...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相互结合,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
2024-02-14 06:01:00
...《陈先达文集》《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期刊及中国主流媒体上发表《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
2024-10-10 22:29:00
抖音全新名人互动IP《一面之约》温暖收官,游本昌李雪琴对话人生哲学
...仪和时尚摄影师尹超的破壁碰撞。蕴藏在生活中年轻力与传统力的交融,让观众看见了赴约的另一种意义。节目上线的同时也迎来了尹超入驻抖音,在他的镜头之下,张扬着非遗文化与现代思想交汇
2024-04-13 11:1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鲁网9月18日讯近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落幕。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代表队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稳定的现场发挥
2025-09-18 11:28:00
第三届“启梦微来”科普征文大赛正式启动 聚焦微生物前沿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为加快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科普创作,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学会和全重力量
2025-09-18 12:05:00
北京西城区启动2026年高校人才招录招聘系列活动 超3000优质岗位“西纳英才”
公务员、选调生、选培生及事业单位岗位齐上阵;赴异地送岗位进校园……昨日(17日),北京西城区启动“西纳英才融创未来”2026年高校人才招录招聘系列活动
2025-09-18 12:11:00
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2025年军训开营仪式隆重举行
大众网记者 张玉 张洪硕 青岛报道9月15日上午,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2025年学生军训开营仪式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仪式庄重热烈
2025-09-18 12:12:00
多维度呈现中国职业教育“青岛模式”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协助马尔代夫教育研修班青岛站活动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9月14-16日,由商务部主办、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承办、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协助的“马尔代夫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管理研修班”青岛站活动圆满举行
2025-09-18 12:15:00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红十字“双基地”揭牌仪式
2025年9月11日上午,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双基地”揭牌仪式暨“校园守护 救在身边”主题活动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夯实校园应急救护工作基础
2025-09-17 11:40:00
济南高新一实验教育集团开拓路校区二年级开展“快乐午休”活动
为深入落实 “双减” 政策要求,丰富学生午后在校生活,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教育集团开拓路校区二年级创新性开展 “快乐午休” 特色活动
2025-09-17 12:17:00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昊宇撰写的学术专著《“戏剧-小说”研究》正式出版。该书从跨文体写作的角度系统探讨戏剧与小说的融合与互动
2025-09-17 12:20:00
纸飞机“嗨翻”课堂 解锁航空科普新玩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实习生严呈欣 通讯员王荣荣、朱嘉卉)在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积极号召下,为大力推动航空科普教育发展
2025-09-17 15:15:00
教师的故事⑪ | “耕”出教育温暖与智慧
【编者按】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课堂,当“双减”政策重塑教育生态,当AI技术叩响未来之门,一批新时代教师正勇立潮头,以青春之姿解锁教育新篇
2025-09-17 15:16:00
开启科技研学之旅!这所学校学生走进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思维,9月15日下午,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与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共同开展“数字赋能研学路
2025-09-17 22:05:00
勇夺金奖!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参赛作品《诗礼炊烟越山海——非遗美食的复兴之路》讲好东方饮食故事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9月8日至12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餐饮赛道高职组比赛落下帷幕
2025-09-16 10:10:00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连续四年承办全省特色高级研修班赋能乡村振兴新质发展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2025-09-16 10:13:00
齐鲁医药学院辅导员获多项省级、市级荣誉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通报了《关于公布 2024 年山东“十佳百优”学校思政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评选结果的通知》(鲁教工委函〔2025〕40号)
2025-09-16 16:37:00
校友子女报考每年减免20%学费 2位新生成首批受益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钟纤纤)9月15日,武昌理工学院正式兑现《校友子女报考本校优惠政策》——两位“校友子女”张会翔
2025-09-16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