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当AI遇见人文:新型课堂的温度与灵魂——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教育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4-21 10:28:00 来源:北青网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人工智能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智能医疗到金融分析,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然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不禁要思考“算法之外,何以育人”?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人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究竟在哪里?不可替代的,或许只有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共情能力,以及感受爱、发现美的能力。这些能力,构成了人生幸福的基础,也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着重培养和珍视的。

在北京理工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SQA项目中,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正致力于探索如何在新型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他就是谭炜嘉老师,一位在国学、哲学、应用心理学等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学者。谭炜嘉在北京文贤书院成立之际,曾侍候国学大师叶曼先生,并跟随先生研习儒释道文化及百家之学。而后在各个企业,高校开展国学讲座,并为多家企业公司担当传统文化国学顾问,2010年推出全国首档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学、环境建筑学相融合的节目“老话新说”在全国20多家省市级广播电台同步播出,深受好评!并于2017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年度国学人物称号,接受CCTV名家访谈节目采访。2018起担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广播“住在876”常驻嘉宾。

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期间,深入研习《易经》、《道德经》、荣格《红书》等经典著作,对中华传统易学文化以及西方应用心理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不仅在北京理工大学SQA项目中担任教学工作,还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担任思想政治、哲学与应用心理学导师。近年来,谭炜嘉老师积极探索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的思辨哲学、儒释道哲学与西方应用心理学中荣格的精神分析流派、与人工智能运用相结合,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学习方式。

当AI遇见人文:新型课堂的温度与灵魂——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教育

谭炜嘉老师的课堂,是一场跨学科的盛宴。他将《易经》取类比象以“观物取象”为根基,将天地自然、人事现象为卦象符号,通过卦爻变化揭示事物的关联与规律,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认知,以及荣格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如集体无意识、原型、投射、潜意识意识化等知识引入教学。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记忆和思想的宝库,其中充满了“原型”,这些原型是普遍存在的符号,如“英雄”“母亲”等,它们在个人的生活经历、梦境以及各种文化艺术中都有所体现。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梦境、潜意识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原型,并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行为联系起来。例如,在讨论“英雄”原型投射时,学生可以思考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以及这种形象如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还能培养出深刻的共情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谭炜嘉老师还将中国哲学与易经的辩证法融入课堂。易经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种思维方式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荣格的理论中,也存在着对“对立统一”的深刻理解,例如他提出的“阴影”概念,即每个人的人格中都存在不愿面对或否认的部分,通过正视并接纳这些隐藏的特质,个体可以获得更大的自我认知,减少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谭炜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理解荣格的理论,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例如,在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时,学生可以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出发,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与潜在风险,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易经的思辨思维是谭炜嘉老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易经的解读,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和宇宙的规律。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理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为人处世的指导,也为他们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时,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在课堂上,谭炜嘉老师会结合易经的卦象和爻辞,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例如,通过解读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生可以理解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竞争力;而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提醒学生,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注重人伦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

当AI遇见人文:新型课堂的温度与灵魂——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教育

AI+人文:一场教育哲学的“双向奔赴”——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谭炜嘉老师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过程,利用智能教学软件和心理量表测试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同时,谭炜嘉老师还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人类的独特价值与内在驱动。他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技术的应用,更要关注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他深知,在当今时代,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需求。因此,他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将中西方哲学、易学以及应用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打造一个全面、立体的学习体系。在教学中,谭炜嘉老师将哲学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哲学的高度思考社会现象和人生价值。他通过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致知、格物”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共情能力以及感受爱和发现美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也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立足的重要基础。在课堂中将MBTI人格测试引入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基于荣格心理类型理论的性格评估工具,通过四个维度(外向/内向、感觉/直觉、情感/思考、判断/感知)将人格分为16种类型。他认为,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职业方向。在课堂上,通过MBTI测试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例如,外向型(E)的学生通常在团队合作和社交活动中表现出色,而内向型(I)的学生则在深度思考和独立研究中更具优势。通过这种测试,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在挑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谭炜嘉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还将学业规划、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相结合。在课堂讨论中如何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制定出更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划。“

当AI遇见人文:新型课堂的温度与灵魂——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教育

谭炜嘉老师强调,教育的核心始终是人,而非单纯的技术应用。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而不只是教授知识,通过引入荣格精神分析、易经的思辨,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找到内心的平衡,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定制,让学生在技术的辅助下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小班授课、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他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他们在未来的国际化竞争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AI遇见人文:新型课堂的温度与灵魂——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教育

因为从2017年开始谭炜嘉老师的教育探索与实践,早已突破校园的边界,将学术积淀转化为推动多领域发展的强劲动能。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易学文化及应用心理学,广泛帮助社会大众,在这期间曾担任多家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及战略规划顾问。近年来,在中关村新阶层人才创新AI论坛上,他与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动态,深入探讨其对知识产权发展及社会伦理进步的深远影响。论坛现场,谭炜嘉老师不仅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跨学科整合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更带来极具前瞻性的创新思路——将易学智慧与心理学运用深度融入企业管理。在他看来,企业管理绝非单纯的技术堆砌与策略运用,而是一场对人性的深度洞察与精准把握。在企业团队建设方面,引入荣格精神分析理论,助力企业领导者读懂员工的心理诉求,搭建起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易学思想巧可以妙融入企业战略决策,引导企业管理者保持理性思维,做出科学决策。此外,他大力倡导将国学智慧与应用心理学技术注入企业文化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赋能企业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谭炜嘉老师以跨学科的融合,将易学文化与心理学深度融入企业管理实践,既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也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场景中的传承与应用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真正的竞争力,永远源于对技术的驾驭与对自然法则与人性的敬畏;而持久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之上。这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智慧——既仰望科技星空,又脚踏文化厚土,在奔涌向前的浪潮中,锚定价值的坐标。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1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到重视,如果考生对科技创新充满热情,那么相关专业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将是理想选择。同时,社会对人文社科类专业的人才需求也不容忽视。如果考生热爱历史、文学或哲学,那就坚持所热
2024-06-11 05:43:00
...。高途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罗斌在参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AI的使命是辅助而非替代。在技术重塑教育格局的当下,高途以“教育+AI”协同
2025-08-07 21:57:00
人工智能赋能文学教育 博才白鹤小学“名家面对面”活动开启诗歌创作新范式
...开生面的“名家面对面”活动在此举行。本次活动以“当人工智能遇见诗歌创作”为主题,通过文学与科技的跨界碰撞,为现场近500名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充满创意的教育实践。“名家面对面”活
2025-05-12 17:16:00
技术赋能教学!淄博这所学校的AI课堂“活”起来了……
人工智能时代已到来,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正在发生变化。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淄博外国语实验学校文综组通过三维建模、智能分析、虚拟场景重构等技术手段,将政策解读转化为可视创
2025-08-13 19:42:00
...关村、上海张江、合肥科学岛等成为国家级创新高地,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广州的标志性高层建筑广州塔不仅是工程技术的体现,更是广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和
2025-07-22 09:09:00
东营区融合创新教学课堂观察活动在胜利第五中学举办
...展现,教师王汝锋的函数课堂搭建起通往现实的桥梁。“人工智能哪吒小助手”活跃于各个小组之间,DeepSeek平台的积分系统让合作学习变得可视化。当《哪吒》票房数据出现在屏幕上,
2025-03-24 17:42:00
...专业被撤销,一些高校甚至裁撤了人文学院;与之相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理工科专业点和招生规模则一路攀升。课题、经费、政策等教育资源也在不断向后者倾斜。于是,网上有诸多观点都认为
2025-03-31 08:04:00
...,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10年,其中人工智能的烙印尤为深刻。从“包容、普惠、有韧性”到“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人工智能的发展传递出这样的信号:不仅要关注发展机
2024-11-26 06:30:00
合肥八中教育集团铭传高级中学开展“AI赋能高中课堂教学”研讨会
...-安徽频道为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3月19日,合肥八中教育集团铭传高级中学举行“AI赋能高中课堂教学”研讨会。活动以“技术赋能·智
2025-03-26 10:1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青春华章丨方寸之间,用“芯”绘就星图万里
华创微系列芯片产品化在即,保障天地“对话”,筑牢算力基石 方寸之间,用“芯”绘就星图万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2025-10-13 08:05:00
宁企为能源发电站安装“智慧大脑”“一网统管”,巡检响应时间缩短一半,停机损失降低超3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秉印通讯员麒轩“支路电流异常
2025-10-13 08:05:00
将税务服务从“送得对”到“传得开”、从“加急办”到“秒响应”、从“被动纠错”到“主动合规”……聚焦个体工商户办税缴费需求
2025-10-13 07:23:00
算力浪潮奔涌 夯实“数字底座”——河北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一)在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的机房内,一排排机柜昼夜不息地嗡鸣
2025-10-13 08:00:00
双11重磅福利:88VIP点外卖5折,淘宝闪购1000万份免单等你抢!
淘宝闪购推出双11重磅福利:88VIP点外卖天天享五折,免单红包数量超1000万份!10月15日至11月14日,88VIP用户进入闪购频道
2025-10-12 05:27:00
这家宁企让足球邂逅时尚
本报记者 周京震 陆春花8月17日晚,“苏超”第9轮,南京迎战盐城。聚光灯下,南京队员战衣上那簇崭新的标识格外醒目——华瑞时尚
2025-10-12 05:27:00
这支“中国笔”,国内首款!
在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洁净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装配新型“电子笔”今年该企业三个型号的预充式电子笔式注射器获得国内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该类产品正式
2025-10-12 05:27:00
山东移动5G-A护航济南地铁4号线,打通地下通信“快车道”
近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彭家庄站、程家庄站、唐冶站、唐冶南站(以上站名均为工程名)已完成移动5G-A通信覆盖,标志着这条串联城市东西的“黄金线路”在通信保障上迈出关键一步
2025-10-12 08:45:00
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科技赋能推动农险“双精准”再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近日,青岛平度的肉牛也有了自己的“数字身份证”。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借鉴内蒙古先进经验,引入内蒙古沃付国际物联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畜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
2025-10-12 11:53:00
一线保障人员“时刻在岗”,烟台联通守护高铁5G网络畅通运行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面对持续攀升的客运高峰,烟台联通网络保障团队坚守岗位,全力投入高铁沿线5G网络实时保障工作,通过精细化运维与快速响应
2025-10-12 11:53:00
第十九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12日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10月11日,第十九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媒体见面会在临朐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第十九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定于2025年10月12日至15日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5-10-12 11:55:00
济南热力以低空智巡护航聊热入济
近日,“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项目施工现场传来新进展——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部署的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正沿这条 “供热长龙” 精准巡航
2025-10-12 15:50: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圆满完成高唐一中百年校庆通信保障任务
百年薪火传,同心向未来。10月2日,聊城市高唐县第一中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高唐县隆重举行。海内外校友、各界嘉宾及在校师生欢聚一堂
2025-10-12 16:23: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佳恒:以“智”提“质” 产值已超去年全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湖北佳恒科技以智能化改造与自主研发双轮并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12 19:27:00
西电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3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遴选结果。学校《“西电智评”——数智赋能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2025-10-12 13: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