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1 07:2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东方红一号”等两百余颗(艘)卫星飞船在这里诞生,北京卫星制造厂——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本报记者 蒋建科 孟 扬 唐中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1日 第 05 版)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大门。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东方红一号”卫星。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一号厂房改造后。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一号厂房改造前。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实践一号”卫星对接试验。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北京卫星制造厂职工讨论卫星加工方案。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功勋设备展厅。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王连友(右一)与同事正在加工神舟飞船金属壳体。

开栏的话

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构建起门类齐全、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从满目疮痍、一穷二白,到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这一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形成了丰富的工业遗产,铸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工业遗产,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开拓进取、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今日起,本版开设“国家工业遗产”栏目,讲述工业遗产背后的故事。

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是“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这里也被称为“卫星的摇篮”“神舟的家园”,先后完成200余颗(艘)卫星飞船的研制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北京卫星制造厂搬迁至航天城园区。2018年,中关村厂区部分厂房和设备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3年4月,中关村厂区完成改造后以科技园区身份面世,引入一批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企业。开园1年来,新产业为老厂房注入了新活力,更新改造也唤醒了岁月长河里的航天记忆。

老厂房孵化新动能

厂房外,镌刻我国几十颗卫星发射日期的东方红广场、展示卫星制造功勋设备的展厅、修缮后恢复原始肌理的三号厂房等,将人们拉回到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厂房内,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企业正在孵化,以新动能延续着工业基因和科技梦想。

“将含有工业遗产的旧厂区改造为科技园,这种尝试不多见。”张北,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开发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中关村厂区的更新改造。

北京卫星制造厂搬迁至航天城园区后,为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地处中关村海淀园核心位置的中关村厂区启动开发工作。

“一开始,厂区就避免被改造成参观游览项目。我们想发挥优势,主动结合地区发展需要,更新为科技园区。”张北介绍,这一想法得到了海淀区的大力支持,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与海淀区国资企业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达成合作,更新目标是:在保留工业遗产风貌、弘扬航天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绿色智慧园区,为海淀区内科技企业提供优质办公空间,完善城市功能。

2022年9月,项目以定制化开发和共同设计方式启动,对厂房进行了清洗修缮加固,提高了抗震性能和节能标准,重建优化了消防和电力系统,增设了智慧管理设施,提高了园区的工作生活品质。

“在海淀核心位置,这片工业厂区很稀缺,对智能制造类企业很有吸引力。”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负责人介绍,中关村厂区是工业用地,还有挑高的厂房空间,能较好满足智能制造企业研发和制造在同一个区域的需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开园1年来,园区已入驻多家企业,实现了活化利用。

为传承弘扬航天文化、助力工业遗产蜕变,开发建设团队在园区内设计了历史沿革墙、东方红广场、功勋设备展厅等历史文化景观。一号厂房、三号厂房、运星大道、功勋大道修旧如旧,保持了原有建筑风格,展示了工业遗产风貌。

第一件产品是“老虎钳”

园区内的历史沿革墙讲述着该厂的光辉历史。谁承想,集中了尖端科技的“造星厂”,第一件产品竟是“老虎钳”。

1958年,北京卫星制造厂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厂创办,主要给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提供必要仪器和设备。他们从简单设备“老虎钳”干起,逐步开始研制质谱仪、物理光学电子仪器等先进设备。1965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计划启动,该厂被选中担当重任。

厂里老职工回忆,虽然当时只是科学仪器厂,还缺乏加工航天所需铝合金零件的经验,但厂里有一支不怕苦不怕累、肯学习善钻研的职工队伍,这些是研制卫星的有利条件。

园区内,三号厂房前竖立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纪念碑。这里是“东方红一号”总装车间,也是其最后的产床,卫星从这里出厂后直奔发射场。

一位老职工回忆,“东方红一号”总装时,一枚小垫片找不到了,全车间的人都很着急,全部参与寻找。卫星绝不能带着多余物出厂,这是巨大的隐患。最后大家确定这枚垫片肯定不在卫星上,才放下心来。事后,大家总结教训,规定每一个带入总装阶段的零部件都要检查登记。这与后来的航天工业质量管理要求一脉相承。

研制“东方红一号”是老一辈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过程。后来一些国际友人来厂参观时感叹: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居然搞出了卫星,了不起!厂里老职工回忆,“一次,外宾参观三号厂房,简陋的环境让他不相信这是卫星总装厂房,还以为我们没有让他参观真厂房。”

在“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和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也先后诞生在这里。

质量是航天的生命

工业遗产设备展厅,参与研制了“东方红一号”的功勋设备陈列其中,王连友对它们十分熟悉。

王连友1983年参加工作时是名铣工,现在是厂里大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特级技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等多项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参与了以“神舟一号”为代表上百颗卫星和10多艘飞船的研制生产任务。

“航天产品的机械加工误差习惯用丝(0.01毫米)和缪(0.001毫米)为计量单位,差之毫厘真会失之千里。”王连友说,质量是航天的生命,卫星、飞船、空间站都运行在太空极端环境,由至少上万个元器件组成,任何零件都可能影响任务的成败。

从设备展厅中的普通手动精密机床,到航天城园区两层楼高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航天产品精密加工的发展主线就是提高精度和效率。王连友说,为了避免基准转移误差,即构件在不同车床不同操作者间每次转移重新校准的误差,车床不断朝着一名操作者在一台车床完成所有操作的方向发展。

“东方红一号”卫星等比例模型前,王连友指着“东方红一号”的天线基座,“这些就是老一辈师傅们用展厅里的设备加工出来的。”到1996年“神舟一号”飞船试制,王连友则必须开始学习使用数控机床。

近年来,中国航天一直保持高密度发射,星船研制速度越来越快。王连友作为一名高技能人员,也参与了10多台高端装备的调试和使用。现如今,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的精密加工手段,已经从传统的多台设备完成多道工序,逐步过渡到一台复合加工设备完成车、铣、钻、镗等工序,实现了向数字化高端制造的跨越发展。

在整星、整舱精密加工阶段,王连友工服胸前的两个口袋空空,但纽扣永远紧扣。王连友说,这一习惯是为了避免俯身操作时,口袋里的小型工具或物品掉落下来,在星船表面造成划痕或磕痕,这种低级质量问题绝对不能出现。细节决定成败,口袋清空、纽扣紧扣这些简单动作,源于“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此外,王连友要求,每操作完一个工步,工具都要归位,操作步骤都要记录。王连友说:“这是从研制‘东方红一号’那一辈航天人那里留下的宝贵经验。”

王连友的徒弟冯佳林说,再聪明的脑袋,都不如良好的习惯可靠。一个产品中一个部件的加工就涉及上百道工序,王连友班组承担的几十个大型星船舱体组合加工任务,产品交验合格率100%,秘诀就在“做事有依据,做事按依据,做事留记录”的航天职业素养。

随着更新改造,这座厂区往日的细节日渐显露。三号厂房曾从总装车间改为飞船焊接厂房,墙面的标语是“每一个焊点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危,每一道工序影响着载人航天的成败”。航天人正是在这句标语前为航天员打造了一座座安全的“太空之家”。建设设备展厅时,参与建设的人员注意到一台设备表面明显磨损,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台进口设备,当时师傅操作时必须斜跨在机器上,久而久之把油漆都蹭掉了。

采访中,王连友多次提到这里给他的感觉“像军队、像学校、像家庭”。像军队,因为航天人有强烈的节点意识,无论什么困难,必须在规定节点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像学校,因为大家不断学习,共同成长;像家庭,因为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能无私奉献、大力协同,给他留下了无数温暖的记忆。这里的厂房见证了无数的掌声和欢呼,混合着晶莹的泪水,承载着不灭的记忆。“希望这里能将航天文化展示给更多人,将航天精神传递给更多人。”王连友说。

本版图片均为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向新而生——南京工业遗产专题展”4月22日起在渡江胜利纪念馆临展厅面向公众开放,计划持续到6月10日。该展览聚焦南京工业的发展历程,展示市博物总馆、市档案
2025-04-23 18:56:00
《剑指苍穹——钱学森的航天传奇》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航天工程起步。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是钱学森留下的精神遗产、茫茫太空中的高度是钱学森留下的科学遗产、立足高远的科学理论是钱学森留下的思想遗产。书封。出版社供图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
2024-08-08 14:27:00
...一个特色。近年来,航天系统多家单位的旧址入选了工业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航天遗产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马力认为,航天文旅产业,有利于更好发挥航天文化的产
2023-04-26 02:36:00
省工信厅发布拟认定第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名单,大华纱厂旧址、城固酒厂等进入公示什么是工业遗产?如何利用发展?华商观察9月18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拟认定第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名
2024-09-20 07:31:00
...史往前推到5.5万年前……一段时间以来,我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大事不断,进一步充实和彰显了多彩贵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黔中土
2024-04-02 05:49:00
...,以及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技术成果。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御风园”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寻访团成员近距离感受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2024-06-02 08:51:00
闽港台学子齐聚厦门 高校科学营收官
...,感受历史人文魅力……“这些天来,不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呐喊,还是厦大各位学长,教授的殷殷箴言,都在敲打着我的内心。”闽侯一中王尚宇表示,受嘉庚先生教育兴国,景润先生勇夺
2023-07-26 22:07:00
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立体、鲜活的吉林航空故事
...历史文化博物馆、空军航空大学航空馆、长光卫星国家级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长春市低空飞行服务指挥中心、长春筑梦星辰航天科教文旅馆等地,追寻航空精神脉络,见证了吉林大地上的红色航空精
2025-09-21 18:07:00
...下脚步,细看青石古道,凝望千年古柏。古老的自然文化遗产,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绽放出新时代的韵动。从古代“高速路”到现代“文旅路”“张飞柏”“隆中对柏”……蔡东洲说,他给
2023-07-30 06: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星光・澜湄号”:亮点彰显品质 微调可期更优
by 杨永全2025年9月30日至10月6日,我应邀登上我国首列跨境旅游列车—“星光・澜湄号”,开启从昆明到老挝的 7 日旅程
2025-11-03 11:02:00
尤溪县纪念朱子诞辰895周年朱子文化宣传周启动
东南网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蔡晓卿 文/图)11月3日,第四届考亭论坛系列活动——尤溪县纪念朱子诞辰895周年朱子文化宣传周在三明市尤溪县启动
2025-11-03 11:03:00
大皖新闻讯 顾客在酒店浴室洗浴时,储物柜内现金不翼而飞且柜门无撬痕,究竟是谁“隔空”盗走财物?近日,南陵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依托精准侦查与高效处置
2025-11-03 12:06:00
2026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上线!特药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11月3日,2026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上线发布会在京举行,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等政府部门相关领导
2025-11-03 12:14:00
鲁网11月3日讯近日,建设银行泰安新泰支行联合新泰市社保局在宣传活动中,以“便民服务+风险防护”为核心,同步聚焦社保卡育儿补贴功能解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普及
2025-11-03 13:55:00
以茶为媒,润物无声:林慧老师倡导“借一杯茶温润亲子关系”理念落地中国茶人之家粤港澳海选盛会
2025年11月1日,珠海红花山郊野公园内茶香漫溢,第十七届“中国茶人之家”大赛粤港澳赛区选拔赛在此圆满举行。在这场融合非遗茶艺与绿美生态的赛事中
2025-11-03 14:01:00
文教融合新范式!晨光文具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11月2日,在“我们的未来”---2026年度晨光小学汛文具文创零售峰会暨新品发布会上,中国文具第一品牌晨光文具,与基础教育教材编研出版“国家队”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正式官宣达成战略合作
2025-11-03 11:30:00
大二班萌娃玩转百变梯架,亲手搭建 “旋转木马” 开启快乐成长之旅
“推呀!转起来啦!” 近日,在幼儿园户外梯架区,大二班孩子们亲手搭建的 “旋转木马” 传来阵阵欢笑声。长短不一的原木色木板
2025-11-03 12:43:00
一进境旅客袜子内藏匿大麻2.9克 被西九龙站海关查获
中国网11月3日讯 据“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西九龙站海关查获进境旅客袜子内藏匿大麻2.9克。西九龙站海关关员在对进境旅客进行监管时
2025-11-03 11:33:00
文化学者杨拴明作品闪耀国际舞台 十四万五千件著作权与双吉尼斯铸就文化传奇
近日,我国著名文化学者杨拴明先生再度引发海内外文化界广泛关注。其独创的"一笔空心字"与"杨拴明组合字"作品相继亮相2025迪拜世界艺术博览会
2025-11-03 11:29:00
客服帮忙关闭自动续费?厦门阿婆近百万存款险被骗
漫画/张平原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程午鹏 通讯员 潘岩)4天时间里,发生12起冒充“抖音”客服的诈骗——骗子冒充客服人员
2025-11-03 08:2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黄志辉)男子多次到停产厂房偷盗研磨球(注:一种高硬度研磨介质),工厂工作人员报警后
2025-11-03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齐铭)夜间,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因行为异常被集美交警大队执勤民警拦下。检查发现,该车非法安装翻转车牌设备与强光灯
2025-11-03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魏静 蔡雅蓉)女童外出玩耍时与家人走散,最后在居民楼走廊上睡着,幸得热心群众发现并报警
2025-11-03 08:25:00
18家营收超百亿 8家净利超10亿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召开,2025厦门民营企业百强榜发布东南网11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11月1日
2025-11-03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