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本报记者 郭 坤
近日,气温骤降,寒风瑟瑟。走进水城区海坪街道海坪小学二年级的一间教室内,一股暖流扑面而来,18℃!这是温度计上显示的适时温度。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听课,温暖的环境让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自从安了暖气,我再也不会因为手指冻僵写不好字了,也不用穿着笨笨的棉衣上课了。”海坪小学四年级一班寄宿学生安欣驰告诉记者,“晚上宿舍也不冷,冬天不冷,学习更有劲了。”
地处海拔2020米的海坪小学,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冬季长时期被大雾笼罩,最低气温在零下5℃,部分地方在零下7.6℃,湿度达85%左右,是水城区海拔较高、冬季较冷、师生取暖较困难的学校。
为切实解决农村高寒地区学校供暖问题,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农村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水城区将“农村高寒地区学校取暖现状”作为今年开展主题教育的专题调研课题。
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比对后,水城区本着“因地制宜、节约集约”的原则,选择兼顾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的供暖方式。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海坪小学作为试点,采取“光伏+空气能+散热片”供暖模式,大力推进全区首个高寒地区农村学校供暖工程项目建设。
该项目于今年10月22日启动实施,累计投入资金120余万元,共安装供热主机5台、增压水泵和循环水泵6组、保温水箱32.5立方、暖气片160组。11月15日,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供暖面积约4500平方米,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已实现供暖全覆盖,让该校的734名师生温暖过冬。
“18℃的冬天,是我们最幸福的温度。供暖工程温暖人心,学生们学得开心,老师们教得舒心,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水城区海坪街道海坪中心学校校长谢传玺幸福满满地说。
据介绍,在水城区,海拔1500米以上高寒地区学校有106所,占农村学校的59%。目前,水城区高寒地区33所独立幼儿园中已有32所实现空调供暖,73所义务教育学校还未解决取暖问题。“海坪小学供暖工程的投入使用,让我们探索到了高寒地区学校供暖的新模式。”李德福说。
水城区教投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孔繁勃表示:“我们将利用高寒山区学校可利用的屋顶、边坡等场地,架设光伏发电板,将产生的收益作为高寒地区学校供暖项目建设资金,分批推进、分步实施农村高寒地区学校供暖工程,逐步解决农村高寒地区学校冬季取暖问题,把这一项民心工程办成放心工程、幸福工程。”
据了解,水城区还将陆续对所辖阿戛镇、比德镇、果布戛乡、猴场乡等乡镇的相关学校进行供暖项目建设,预计覆盖学校10余所,计划投入资金1300万元,切实解决高海拔地区学校的供暖问题,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让高海拔山区的学生冬天上学不再寒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5 12:46: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