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工作人员演示喷撒药粉
防治工作人员从住户家中挖出的白蚁巢穴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大雨过后的夏季夜晚,一群飞虫不知从何处冒出,成群结队地在灯光下飞舞,让人头皮发麻。不过,它们既不像蚊子一样叮咬人,又不像苍蝇污染食物,只是容易脱落的翅膀难以清理让人恼火。这些“不速之客”是什么?对家居环境有什么破坏?又该如何对付它们呢?
防治得当才能消灭
白蚁为什么难以灭杀干净,自行处理蚁患为何愈除愈严重呢?“两位居民都对白蚁防治处置不当,扩大了白蚁的分布范围,为再次灭杀增加了难度。”南平市某白蚁防治公司负责人刘永兴告诉记者,蚁穴好比多代同堂的大家族,原本只在一处角落“安营扎寨”。当受到外界侵扰后,家族成员为了保住性命四处逃散。分家后白蚁各自找到适合落脚的地方重新组建“王国”,并以极快的速度繁殖。
刘永兴介绍说,每年4月至6月是白蚁的繁殖季节,成千上万的带有翅膀的繁殖蚁倾巢而出。一对雌雄成虫结伴寻找适宜的地方落脚,创建属于自己的全新“王国”。一星期后,雌蚁就开始产卵,蚁卵孵化为幼蚁的过程约为二十天。从脱翅繁殖蚁产卵至第一龄幼蚁的诞生,仅需一个月的时间。直到蚁后产生时,每天产卵量可达数万粒。周而复始,形成庞大的蚁群。白蚁口中可分泌蚁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它的食性很广,家中的人造纤维、电线、水泥、金属都可轻易损毁,还对农作物、树木、楼房、堤坝等有着惊人的破坏力。从业以来,刘永兴处理过最大的一个蚁穴重达140多千克。这些白蚁寄居一个印刷厂里,靠啃噬木板和废旧的印刷纸、牛皮纸藏匿多年。
刘永兴灭蚁主要采用专用粉末喷洒的灭杀方式,多年来效果良好。他为记者讲解了基本操作过程和灭蚁原理。他将装有药粉的喷枪,对准白蚁出没的位置喷洒。药粉进入蚁穴通道内,只要白蚁经过,足部和口器都会沾染上药粉。药粉就会被带入蚁穴内部,并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毒发后白蚁会相互厮咬,起到“以蚁灭蚁”的功效。当蚁穴被瓦解后仍然要挖出巢穴,因为死去的白蚁会散发出强烈的酸性气味,十分难闻久久不散。
白蚁蛰伏难以根除
今年2月,延平区工业路一小区业主朱女士对家中的卧室储物柜和木地板等处进行拆除。当工人掀开木板,朱女士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房间的板材变得脆弱不堪,底下蠕动着不计其数的白蚁幼虫。受到惊扰后,这些白蚁四处逃散,往更深层的地缝里钻去。想到每天与这么多白蚁共处一室,朱女士吓得一身冷汗。“今年年初,我发现房间木地板的边缘有细微的裂缝,屋内总是散发着一股霉味,起初以为是外墙渗水,把木地板浸坏了。”为了找到渗水点,朱女士请工人撬开房间的板材,没想到竟然掏出了一大块白蚁巢穴。之后,朱女士自行购买了杀虫剂消杀白蚁。本以为这回可以高枕无忧,没想到刚翻新几个月的竹地板又遭白蚁破坏。无奈之下,她只好再次对房屋地板进行翻新。
家住延平区闽江支路某小区一楼的林先生也有同样的遭遇。起初他发现有小白蚁在家中出没,却并未在意。没想到木质家具频频遭到白蚁啃噬,一些木质家居出现了中空的现象。这些年来,全屋修修补补,拆除重装花费了十多万元,也试了不少气雾型杀虫剂,非但灭杀不净,房屋损毁却越发严重了。与白蚁“斗智斗勇”几年后,束手无策的林先生只好求助于专业的白蚁灭杀公司。最后,灭杀人员在林先生家里掏出了12窝白蚁,这令他难以置信。
正确驱走“不速之客”
那么,在白蚁飞散繁殖季节,居民应该如何正确驱赶“不速之客”呢?白蚁喜欢找潮湿的地方筑巢。刘永兴建议在白蚁繁殖蚁“婚飞”的时候,应该要保持房间干燥,关紧门窗。白蚁具有趋光性,喜好飞往光源处,也可以利用白蚁的习性,关掉室内的主灯。打开台灯,并在灯下放置一盆肥皂水以诱杀白蚁。如果发现少量白蚁翅膀脱落逃窜,可以直接拍打或用吸尘器从缝隙内吸出。家中如有白蚁“原住民”也不难发现。可通过观察房屋各阴暗角落,木质结构有无白蚁蛀蚀痕迹,被白蚁侵害的部位表面常常呈现不规则发黑发青,与周围形成明显差异。
也可用工具轻轻敲击木柱、木梁、楼板、门窗框等白蚁藏匿的可疑部位,如果能听到空洞的声音就有可能被白蚁啃噬过。一旦确定白蚁是自家家具、地板飞出的,一定要保护好室内环境,及时联系专业白蚁防治人员上门处理。千万不要随意搬动拆除家具,更不要使用气雾型杀虫剂或烟熏类杀虫剂盲目消杀,此举只会惊扰到残留的白蚁向家中各处逃窜,扩大危害范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