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杀害后周的皇室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20: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众所周知,赵匡胤能开创大宋王朝,必须感谢周世宗柴荣,赵匡胤正是在其提拔下才有机会掌控后周大权,从而让他有机会“黄袍加身”迫使周恭帝让出皇位,赵匡胤成功登基,建国号大宋,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杀害后周的皇室呢

赵匡胤成为皇帝后,马上对周恭帝柴宗训及其后人进行妥善安排,他们虽然被剥夺了权利,但在生活待遇方面,赵匡胤给予他们极大优待,从这点可以看出,赵匡胤举动有别于前朝任何一位皇帝,毕竟其没有对前朝皇室赶尽杀绝。

安排完一切事情后,赵匡胤觉得自己可以安心当这个皇帝,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一次偶然机会下,赵匡胤来到后宫看到一个宫女抱着一个婴儿,经过询问后才知道这个婴儿是周世宗柴荣的幼子,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赵匡胤一时没了注意,转头询问了跟随自己一旁的赵普和范质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两人为确保赵匡胤皇位无忧,纷纷提出斩草除根。

赵匡胤内心依旧没法确定,便将目光转移到大将潘美身上,希望能从他这里得到不一样答案,潘美深知赵匡胤所想,便直接提出自己不忍心看到周世宗之子死于我们手中,希望赵匡胤能放过这个孩子。

听到潘美的回复后,赵匡胤满意点头,说自己已经夺取周世宗儿子皇子,如果连他的儿子都要下手,实在下不了手,因而觉得必须留其一命,因而赵匡胤将这个婴儿交给潘美抚养,并告诉潘美希望能好好抚养他,同时提出不能将他当做儿子,而是侄子抚养,毕竟他是周世宗的儿子。

潘美将这个婴儿带回家后,之后赵匡胤没有再问过这个孩子的情况,潘美也没多说,这个孩子被取名潘惟吉,在潘美细心照料下不仅懂礼法,同时又是位能吏,深受宋真宗信任。

那么赵匡胤为何不杀这个孩子,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赵匡胤是位重感情的皇帝皇帝,柴荣对其有知遇之恩,如若不是他的重用赵匡胤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从这点可以看出,赵匡胤在处理周世宗后人,必然采取宽容仁义政策,不可能对前朝皇室赶尽杀绝,毕竟他们跟赵匡胤没有任何冤仇,同时还有大恩,这让本就宽厚赵匡胤难以下手,因而其采取较为温和的方式迫使周恭帝禅让皇位,周恭帝见大势已去只能让出皇位,因而整场政变并没有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

既然没有爆发军事冲突,赵匡胤就没有必要杀死周世宗幼子,毕竟这样做的话会让其在礼法上遭遇到一定谴责,同时还有人拿这件事情做文章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皇位,所以说赵匡胤必须善待周恭帝及其家眷让天下人知道他是位仁义之君。

既然要善待周世宗后人,赵匡胤肯定不能杀害周世宗年幼孩子,只能让他活下去,这样做不仅彰显其仁义,同时现场有好多人知道这个孩子存在,一旦其故意制造事端让孩子消失,有些不太可能,如若不管不问,有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因而赵匡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杀这个孩子,还要让自己心腹将其抚养长大,这样一来完全让自己不会受到各方指责。

既然要选择心腹肯定要信得过人,潘美自然是最佳选择,他跟自己私交不错,同时也是后周旧臣,让其抚养后周世宗再合适不过。

再说了现场另外两个大臣赵普、范质均提出要除掉周世宗幼子,因而只能将这个孩子留给潘美抚养,潘美也是位重感情之人,他并没虐待后周世宗之子,反而将其悉心抚养让其成为个懂礼法有才学之人。至于为何将其当做侄子抚养,一方面在于周世宗是潘美的过去的上司,自然不可能将其当做自己儿子,毕竟名分上两人有一定差距。

赵匡胤不愧是一位精明君主,其让潘美这个孩子不仅照顾了老上司周世宗面子,让他成为潘美侄子,改变了他一生,同时也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实在让人佩服万分。

综合所述:

赵匡胤是位仁义之君,他不仅没有功臣屠戮,同时也善待前朝皇室,让其成为一代楷模,周世宗后人在其庇护下,得繁衍生息,获得极为不错的待遇,单从这点能看出,赵匡胤对得起柴荣知遇之恩。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为何要把柴氏子孙和柴荣子孙模糊化
南宋初期,有一条关于宋太祖赵匡胤遗留石碑的传言出现。据说是宋太祖赵匡胤生前建造了一块石碑,在上面刻写了一些要求后代皇帝们遵从的誓言。这块石碑及上面的内容,以前只有皇帝能看到,后来
2024-04-18 15:52:00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所以才能称之为“禅让”而不是“继承传位”。宋太祖赵匡胤画像这种“禅让”之风被认为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因此一直被古人所推崇。但是到了东汉末年,“禅让”之风开始发生改变,
2023-02-18 14:17:00
宋朝为消除隐患,把柴氏子孙和柴荣子孙模糊化,其中隐藏险恶用心
在南宋初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言,提到宋太祖赵匡胤曾在生前建造过一块石碑,碑上刻有一些要求后代皇帝遵守的誓言。相传,这块石碑最初只有皇帝能够接触到,但随着金国攻入汴梁并劫掠皇宫的
2025-05-17 19:10:00
宋朝服饰的淡雅风格与文人治国的影响
...国不正”的历史有关。周世宗驾崩后7岁的周恭帝继位,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掌握了军权,由周世宗一手提拔的赵匡义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赵匡胤在众将领拥立下“被迫”身穿黄袍称帝,赵
2023-12-01 15:48:00
...话又说回来,赵家皇帝们若是真的优待柴氏后人,那为何赵匡胤把柴宗训贬黜至房县大山里呢?谁都清楚,柴宗训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大山里与世隔绝,生活条件更不如开封汴梁,赵匡胤此举不
2024-06-11 19:28:00
...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显德七年(960年),经历了陈桥兵变,禅位于赵匡胤,宣告后周灭亡。北宋建立后,降封郑王,赐予“丹书铁券”。开宝六年(
2024-07-05 14:43:00
赵匡胤在夺权成功后,对周世宗柴荣的四个儿子十分“优待”,优待的结果是,两个莫名失踪,一个莫名夭折,被迫禅位的周恭帝柴宗训,也就活到二十岁。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在后周的朝堂上,人
2024-05-28 06:19:00
周世宗的儿子们最终结局如何
...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以亲信大将、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十九,世宗在汴京皇宫万岁殿驾崩,年三十九。皇子梁王郭宗训奉遗诏登基,即后周第三代
2024-01-10 11:31:00
...三方辅政的格局就此彻底打破,老柴家的天下改姓了赵。赵匡胤是周世宗柴荣的爱将,关系相当好,柴荣对他,也十二分地信任,以这样的君臣际遇,赵匡胤大概没有这样快就打算在柴荣尸骨未寒之
2023-04-16 22: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姥爷的石头镜
我家的老物件里,有个山西平遥推漆的小箱子,是母亲的百宝箱。箱子里藏着不少旧物,每个都带着时光的包浆,其中分量最重的,是姥爷留下的那副石头镜——他唯一的遗物
2025-08-15 18:19:00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