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包拯从没做过宰相,为何却被称为包相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3 08:51:00 来源:戏说三国

传统古戏中,包公经常以宰相的身份出现,人们习惯性地称他为“包相爷”。秦腔《铡美案》中有这样的唱词:“相爷替民伸屈冤……”但是根据正史记载,包拯从来都没有做过宰相。

包拯从没做过宰相,为何却被称为包相爷?

包拯所处的宋朝,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这使得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宋太宗即位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事。到了宋朝末年,在文武百官心里,宰相之职近于鸡肋,食之无味且有些危险,弃之却又心有不甘。

包拯是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中进士。宋景四年(1037年)任天长知县,后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任知州。公元1056年十二月,包拯入主开封府,他用短短的一年时间,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百姓的敬仰和爱戴。五年后,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波及大街小巷。历史上的包拯铁面无私,不惧权贵,在任期间,断了不少错案、冤案、疑案,在世人心中堪比“青天”。

包拯从没做过宰相,为何却被称为包相爷?

包拯为官二十余年,最高任职是枢密副使,也就是枢密院的副长官。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其权力与当时的宰相相当。因此,虽然包拯没有担任过正式的宰相,但后人称之为“包相”也不算太错。

包拯从没做过宰相,为何却被称为包相爷?

在后来的舞台上,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将“包青天”定位为“宰相”呢?很显然,老百姓希望这样一位公正耿直的官员掌握更大的权力,好为更多的平民百姓申冤作主,同时也给每个时代类似职位的官员们照照镜子,以便时刻能遇到一位他那样的“青天”。

从这一点上来讲,人们喜欢尊称包拯为“包相”,其实是寄托一种愿望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3 12: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孝子、谏官与清官:包拯的道德形象与历史地位
...需要这样一个不畏强权的清官为他们撑腰有关。包龙图与开封府尹在一些戏曲中,包拯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包龙图”,在民间传说中,仁宗曾为梦中之人绘制了半身像,并令朝廷上下寻找此人,结
2023-10-16 08:18:00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这是北宋仁宗嘉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059年,这天开封府接到了一起诉讼案,一个姓刘的老太太状告自己的侄儿刘保衡与无赖、二流子等交好,游手好闲,损坏老刘家的祖产(“亡赖豪纵,坏刘氏产
2023-03-05 23:09:00
宋朝官员的工资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我都想穿越了
...被万民敬仰的大清官包拯的薪资水平。 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顶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事、尚书省右司郎中。按宋仁宗嘉祐年间颁布的官员薪水法规《嘉祐禄令》
2024-11-01 10:36:00
宋江等人为何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
...少数。其实,包公实际收入最高的时候应是在“倒坐南衙开封府”时。此时,他头上有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等三大头衔。与朝廷官员不同,包拯作为外任地方一把手官员,
2024-04-13 20:17:00
宋朝文人中的犟种,非此二人莫属
...亲人都收敛行事,不敢胡作非为。几年后,包拯担任代理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知府。因为他为人刚强坚毅,京城贵戚宦官都收敛行为。京城百姓认为包拯的笑和黄河水清一样难,小孩和妇女都
2024-12-16 13:04:00
北宋开封府尹:权力的中心与变迁
在北宋,开封府尹这个职位并非常设。根据宋朝政府的规定,只有亲王有资格担任开封府尹,在北宋时代,前后有四位亲王担任府尹,其中就有宋太宗以晋王的身份担任府尹。非亲王负责开封府的官员,
2023-12-28 14:32:00
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与清廉为官的典范
...),任刑部郎中,知江宁府。这一年的十二月,诏回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权知即代行之意,非正职。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谏议大夫(从四品)、权任御史中丞(正四品)。嘉祐
2023-11-05 16:14:00
欧阳修为何反对包拯去户部做官呢
...者职务最为人熟知,一个是龙图阁直学士,另一个是权知开封府(代理职务)。包龙图和包青天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包拯代管开封府只有一年半,却赢得了千年的美誉。这当然归功于他的秉公执法
2023-07-26 09:11:00
包青天的死因到底是什么?他有几个老婆几个子女?
...常死亡的几率很大,排除被毒死的可能性。的确,包拯在开封府铁面无私很多年,上可以出言劝谏皇帝,下可以管理黎民百姓,中间又得罪了一批官员。但是看到包拯正常死亡的结论,大家都可以松
2024-02-23 19: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