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读书,世界就在眼前 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
沉浸地思、畅快地说、自由地写,提升阅读素养,让学生爱上读书
N晚报记者 王国伟 图片由海盐县武原中学提供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阅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学习和了解世界的方式,阅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认知体系,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同时,阅读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无论是读书识字,还是读懂题目,都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自然也成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近日,嘉兴市第二十四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初中语文专场活动圆满结束,海盐县武原中学吕蓉老师、桐乡市第七中学蔡向华老师带来了各自的展示课,展示了如何从不同语文课文题材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创设真实情境
吕蓉老师带来的是九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课《走读海盐文化遗迹 倾听千年历史回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同一话题下多文本、多材料、多角度、多文体的一种跨界整合式阅读,具有紧密关联生活、贴近时代的特性。”吕蓉说道。
吕蓉在日常教学中发现,九年级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并不陌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问题。例如,无法较好地厘清问题与材料间的内在关联和内在逻辑,在获取需要统整、推断、反思评价等方面信息的能力不够。
基于此,吕蓉通过设置任务情境,提高学生删选、整合、提炼、归纳关键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以及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课程导向,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把课堂还给学生。吕蓉认为,还学生课堂并不是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而是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以情境为显性线索,以语文实践活动为隐性线索,让学生在课堂上沉浸地思、畅快地说、自由地写。
因此,吕蓉设置了项目情境——海盐海塘·潮文化景观正在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引导学生一起整理申遗资料,在做中学、学中做。
“作为语文老师,我想通过真实、有趣、灵动的情境,带着学生展开感性与理性的思考,在生活中体验,在情境中感知。”吕蓉将本堂课分为三大板块,板块一:海塘历史回顾与探究——信息的梳理与删选;板块二:海塘精神探究——观点的提炼与总结;板块三:海塘文化探究——读写结合。
在真实情境中,这堂展示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吕蓉表示,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延续学科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公民,这也是课程育人的重要目标。
从课内迁移到课外
“亲爱的老师,您好!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这类文言文?”在展示课开始前,蔡向华分享了班上一位学生给自己写的一封信。
结合这名同学的需求,蔡向华选择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的复习课,该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记”,包含《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
明确概念,了解分类;联读文本,梳理归纳;名篇延展,群文阅读——是蔡向华展示课上的三个课堂教学任务。
蔡向华首先向学生介绍了“记”的概念和分类。她表示,“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按内容和特点,“记”可分为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大类别。
在联读文本、梳理归纳环节,蔡向华引导学生结合三篇“记”,分析其中的行文思路、描写方法、关键抒情语句等,进行联系阅读。“学生学习‘记’的方法,就是‘理’‘赏’‘联’三个关键字。”蔡向华介绍,“理”, 就是理思路,了解内容对象;“赏”,就是赏景物,把握描写方法;“联”,就是联背景,体悟思想情感。
蔡向华在阐释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时说,这是一节单元复习整理课,因此要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梳理,让学生获得新知。“这节展示课在原先单篇教学的基础上探究整合,归纳整理出一套品‘记’的方法,帮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蔡向华说。
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呈现螺旋上升趋势,表现在文言文不仅篇幅由短变长,数量也有所增加。”针对有的初中生“畏惧”文言文的情形,蔡向华建议,要克服畏惧心理,多读几遍,力争读准、读通、读顺文言文;学会日常积累,对一些文言常用字词的意思做好总结梳理,进行反复记忆;学会知识迁移,对一些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知识,做到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王燕芳是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嘉兴市名师,她对老师们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
“吕蓉老师的展示课是综合性学习探究课,她采用了阅读教学的路径——驱动、内联、重构,以生活为目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创新应用,实现从文本阅读向生活应用的转化,为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服务。”王燕芳点评道。
王燕芳在点评蔡向华老师的展示课时说:“蔡老师的展示课是概念建构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用的是‘记’体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记’体文的关注,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回应了嘉兴语文教育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与回归的重视。”
作为嘉兴市名师,王燕芳十分关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改革。“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嘉兴初中语文,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重要变革。综合性学习概念建构的课,在课堂中已成为常态。”王燕芳表示,关注学生的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追求目标。
初中生如何提升阅读素养?王燕芳从语文老师和嘉兴市名师的角度,给学生和老师提出了建议。
她建议,初中生要有量的积累,坚持阅读,同时讲究阅读的方法,分类阅读。比如科幻小说、红色经典作品等,分类阅读更容易把握这类作品的特质。除此之外,在阅读过程中,要逐渐形成阅读方法,并自觉地迁移运用。
“老师也要广泛阅读。”王燕芳建议,初中语文老师要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把读不好的读好,把读得不透彻的读透彻,把不理解的更好地理解。同时,在阅读课中,要将知识结构化,建构阅读图式,把阅读图式迁移运用到不同情境的阅读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