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让罕见病早确诊有药治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9 04: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国际罕见病日 专家呼吁提升罕见病整体诊疗水平

让罕见病早确诊有药治

让罕见病早确诊有药治

罕见病义诊活动现场,医生为社区民众做检查。

让罕见病早确诊有药治

黄海威教授

每年2月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单一疾病的发病率通常低于万分之一,但目前罕见病种类已近7000种,叠加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估计相关患者超过2000万人,而这些疾病绝大部分属于先天性、慢性病,常常会危及生命。近年来,我国在罕见病的诊断、治疗和降低药品费用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多款治疗药物得以纳入医保,或以零关税进入我国。

2019年,广东省卫健委发布《广东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实施办法》,组建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牵头医院的广东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帮助罕见病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和各方面支持。5年来,广东省罕见病的诊疗工作取得哪些进步?未来还有哪些提升空间?在2月27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文冲街道办事处、文冲公共卫生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大型义诊活动暨罕见病诊治活动上,记者进行了采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

有药可治:

罕见病药费大幅下降 部分病种预期寿命已接近常人

著名罕见病专家、中山一院东院执行院长黄海威教授参与了本次义诊,他目前担任广东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溶酶体贮积症诊疗协作组组长。他告诉记者,溶酶体贮积症主要由戈谢病、庞贝病、法布雷病3种类型构成,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全广东仅一百例,属于一种超罕见病。但幸运的是,这三种病都有药物可治疗。“它们都属于遗传性代谢疾病,患者体内天生缺乏某种酶,通过酶替代疗法定期进行药物注射后,患者的很多症状都可以明显减轻。”

黄海威介绍,以往治疗溶酶体贮积症的费用相当高昂,药品刚进入我国时,患者的年治疗费用高达上百万元,而近年来,患者通过医保及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年治疗费用已经降至3万元左右。

同样具有代表性的是治疗SMA(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药品降价。13岁的潘晓谊是广州一位SMA患者,他的父亲潘庆雄告诉记者,该注射液在医保谈判前一针的价格曾高达70万元,医保谈判后,价格降至3.3万元,而依靠其他商业健康保险,实际到手的价格已经降到每针3000多元。

随着药费降低,不少患者得以有条件用药,生存质量也比之前好了很多。中山一院东院神经一科周香雪副主任医师介绍,像法布雷病对预期寿命是有影响的,其中男性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比预期减少20年,女性则减少15年。而用上阿糖苷酶α治疗后,可以明显增长患者的预期寿命。“肉眼可见的是这几年,用药病人的肾功能有所恢复,疼痛也减少了。”

黄海威说:“理论上,法布雷病患者最好能在整个症状没有发生或者在亚临床状态时就进行药物控制。我们强调对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肝豆病也是一种会危及生命的罕见病。周香雪介绍:“如果不进行治疗,肝豆患者的死亡率是1/10。如今采用趋铜治疗之后,脑型肝豆病人的预期寿命已经接近正常人。”

减少误诊:

让更多医生认识罕见病 患者也要有意识关注

要让罕见病患者有更好的生存质量,尽早的诊断和药物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周香雪介绍,过去,很多法布雷病患者的误诊时间是很长的。一项对54例法布雷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平均确诊时间长达19.6年,患者反复在各个科室中误诊。“这就容易拖延病情,等到患者神经系统乃至肾脏出现问题时,疾病的发展往往已经比较厉害了。”

现年40岁的王先生(化名)是一名法布雷病患者。据王先生回忆,他儿时就有出汗少、皮肤长出小而凸起的红斑、手脚疼痛等症状。2012年,王先生因蛋白尿到肾内科就诊并按肾炎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却一直未见改善。直到2021年进行肾脏穿刺检查后,才被当地医生告知很可能是患了法布雷病。

“我们近年来正通过罕见病协作网不断地来到基层医院,让更多医生群体能够认识各类罕见病。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宣传,让患者及家属能有这方面意识,看病时不要拘泥于某个专科。”黄海威介绍,目前溶酶体贮积症诊疗协作组在全省聘请了30多个专家组成专家组。“我们希望把人数扩大,最好让广东每个地级市都有一支具备相关罕见病诊疗能力的专家团队。”

“这几年,罕见病的诊断时间大大缩短,诊断水平也越来越高,误诊率明显降低。”黄海威表示,这几年,他所在医院遇到一些疑难案例,就会马上通过脑积液检测、基因检测、分子抗体检测等手段来对患者进行诊断。这套程序通过医生的培训,也让协作网内的其他地级市医院医生得以掌握。

肝豆病患者以前误诊时间同样很长。周香雪介绍,患者往往会在血液科、消化科、肾内科反复被误诊,有时甚至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肝功能异常,却查不到什么原因,其实专门去查血清的铜蓝蛋白指标就能诊断这个病,所以我们要重视提高医生这方面的意识。”

黄海威说:“很多罕见病往往会出现多系统的症状,没有局限是哪个科,一般到成人阶段,80%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对我们神经科医生诊断的要求很高,当然其他科的医生也要有相关的意识,才能让早期诊断做得更好。”

黄海威告诉记者,中山一院东院2019年在省内率先成立了神经遗传/罕见病咨询中心,该中心采用MDT多学科会诊模式,并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通过各种形式让更多医生认识各类罕见病,提高整体诊疗水平。

增加可及性:

“绿色通道”“空中药房”或可破解罕见病“用药难”

黄海威表示,目前罕见病在治疗过程中,仍需要提高基层医院的药品可及性。“一些基层医院往往还很难保障罕见病用药,像溶酶体贮积症需要长期注射用药,当地的专家也愿意接手,但往往就卡在药上面。”

黄海威告诉记者,2017年医改后,相关部门对公立医院的考核强调“药占比”,药占比是指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设立药占比的初衷是监督医生合理用药,减轻病人医疗费用负担。为了控制药占比,监管部门规定医院的药品收入不能高于一定比例,超过这个比例的医院会受到处罚。而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往往价格较高,一旦纳入整体的药占比考核,势必让医院的考核分数有所降低。

“其实,国家卫健委是有明确规定的,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可以不纳入药占比,但一些基层医院把不需纳入考核的罕见病治疗药物也纳入进来。”黄海威表示,有些地方以前没有罕见病例,他们走出这“第一步”是比较困难的,当地某些医生可能对这种疾病有研究,但没有进药权利,而医院则要顾及药占比。“对于溶酶体贮积症,治疗毕竟不能单靠一家医院,一些地方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还没有落实到位,我们要跨过这一步。”

周香雪则告诉记者,这几年,一些治疗肝豆病的药物经常出现断药。“全国就一两家厂在生产这个药物。治疗肝豆病的药是比较便宜的,加上病人少,厂家生产积极性往往不高。”

针对罕见病“用药难”问题,“绿色通道+空中药房”或是一条可行之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山一院东院作为牵头单位,正探索通过“绿色通道”临时采购途径,保证罕见病患者用药;“空中药房”则是医院与药企的新型合作模式。“空中药房”的供应链中有3万多种药品,如果医院无法引进,则可建立与“空中药房”的链接,医生开出处方上传再经过药师审核,患者在互联网付费完成后即可安排配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
...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以下简称“东院”)执行院长黄海威教授指出,针对眩晕患者的就医现状,相关学科逐渐融合形成了前庭医学这一崭新学科,让接受过前庭医学训练的有关专科的医生都有
2023-11-22 21:13:00
创立中医外治疗法 守护脑病患者健康
...省中医院脑病科蔡业峰教授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海威教授眩晕团队等专家团队,针对眩晕中心、卒中中心、脑血管病等亚专科建设进行专业授课,开展临床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就开
2023-12-12 07:26:00
一家3人同患罕见病,医生提醒
...、肾功能异常,经过基因检测,确诊为家族性罕见病——法布雷病。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我国将罕见病定义为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者数少于14万
2024-03-01 10:44:00
国内首个治疗法布雷病rAAV基因药物临床研究在成都启动
...华西医院9日对外披露,该医院近期已启动国内首个治疗法布雷病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基因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并完成了首例患者治疗。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性溶酶体蓄积病
2023-11-09 20:48:00
关注“超罕见病”!山东省法布雷病医患交流会顺利开展
记者 刁明杰法布雷病(Fabry disease),又称“Anderson-Fabry病”(Anderson-Fabry disease
2024-03-31 14:44:00
尿毒症+心脏病 这家人被““诅咒”了?
...咒”了?专家慧眼揪出“真凶”,原来他们得的是罕见病法布雷病母亲和哥哥均患尿毒症,侄女有蛋白尿,家族中多人罹患心脏病,自己也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还被慢性肾病折磨多年……难道是家族
2024-05-12 01:21:00
...过进一步的酶体浓度测评和肾活检,该男孩最终被确诊为法布雷病。法布雷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鞘糖脂类代谢疾病,2018年被收录于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属严重危及生命
2025-02-28 07:16:00
中国探索罕见病多层次保障 多元模式为患者撑起生命的“医靠”
...”“被呼吸机困住的人”“黏宝宝”分别代表着戈谢病、法布雷病、庞贝病、黏多糖贮积症I型(MPS I)患者。目前,中国国内这些疾病确诊患者人数最少的仅数百人,是罕见病中的罕见病,
2024-05-18 21:15:00
...乎陷入绝境。2021年7月,好消息传来,戈谢病、庞贝病、法布雷病等超级罕见病病种被纳入江苏省医保报销范围,符合条件者最高可获得90%的报销比例。“我们家当时是全省第一个享受这
2023-02-28 07:4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