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频繁跳闸、酷暑难耐,台湾缺电究竟是谁之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09 13:0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日月谈工作室

任成琦

频繁跳闸、酷暑难耐,台湾缺电究竟是谁之过?

位于台湾屏东恒春的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以下简称“核三厂”)1号机组历经40年运转后于近日停机,退出供电行列。台湾《远见》杂志近日公布“台湾能源转型大调查”显示,有91.8%民众表示担心核三厂1号机组除役后出现缺电危机,当中有73%的民众表示非常担心;台湾未来若出现缺电危机,91.3%的民众认为是民进党当局政策规划有问题。

反复横跳

核三厂1号机组停机,核能供电占比将从原先的6.3%下降至3%左右。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上台时,曾承诺2025年达成“非核家园”。按照规划,台湾核能发电将于明年底前退场。

岛内各界普遍担忧,少了核电这个基载电力后,台湾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将加剧。例如,核三厂1号机组停止运转,就让台湾出现约95万千瓦的电力缺口。不仅仅老百姓害怕缺电,和硕董事长童子贤等知名人士近期陆续发声,认为“核能不是敌人,地球暖化才是全民公敌”,呼吁台湾各界重新思考能源转型。

或许感受到了压力,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日前接受日本媒体专访,放风说“2030年后重新考虑使用核电”。但随后台行政机构火速澄清表示只是“误会”,让外界一头雾水。

民进党高层谈及能源政策时反反复复,早已引发外界不满。台立法机构副负责人江启臣质疑,民进党之前强调2025年实现“非核家园”目标,台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一度说可考虑核能延役,后来又改口,而现在卓荣泰又说可以讨论,民进党的能源政策到底是什么?这要给台湾民众与产业一个切实交代。

引爆民怨

新竹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教授叶宗洸指出,核三厂1号机组停转后,停电风险随之大增。台湾《联合报》评论文章指出,近期台湾跳电、停电频传引爆民怨,戳破民进党“能源转型成功”“台湾不缺电”话术。

今年7月以来,台北、高雄、桃园、台南等多地频发无预警跳电。其中,金门近日发生全岛大停电,交通信号灯瘫痪,室内照明、空调也停摆。同一天,桃园机场也发生停电,航班信息无法显示。

为稳定供电,台湾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称已备妥新增电源,由天然气发电填补缺口。这种安排看似环保,但引发岛内民众新的担忧,即发电成本上升导致电价再涨、火力发电增加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等问题。

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吴宗宪直言,若调涨电价将引来高通货膨胀,难道要等一碗卤肉饭卖100元新台币才讨论重启核电吗?民众党民意代表张启楷表示,核三厂作为低碳排放的能源来源,对减少台湾碳排放做出了重要贡献。相比燃煤和天然气发电,核能发电在碳排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核三厂1号机组40年间共发2780亿度低碳电力,相当于35.6万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园的碳吸附量。

暴露马脚

在人工智能热潮推动半导体需求激增的大环境下,预计到2033年,台湾用电量将平均每年增长2.8%。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要一环,台湾能源短缺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吴宗宪表示,每年能源需求都在增加,即使2030年重启核电也根本来不及。

有人说,台湾缺不缺电本是数学问题,民进党非要操作成政治问题。2025年“非核家园”作为民进党重要政见,过去成为蔡英文当局不能质疑的禁区。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李彦秀讽刺说,卓荣泰一席话暴露马脚,不但戳破了民进党长期“不缺电”的谎言,更踢翻了民进党过去长期“反核”的意识形态“神主牌”。

现实给了绿营政客大大一巴掌。台湾陷入供电不稳、电价更贵、减碳更难的困境,是谁之过?答案再明显不过。不仅如此,民进党当局上台8年多以来,台湾不仅缺电,缺水、缺地、缺工、缺人才等问题也未见好转,中间还再添缺蛋、缺药问题,引发岛内民怨。

这一切,说到底都是民进党当局为谋取一己私利,只顾政治恶斗、罔顾民生需求的恶果。

中国国民党智库副执行长凌涛批评说,要告诉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民进党当局高官,台湾民众已经意识到,民进党只会争斗、不会施政,才是台湾真正的大灾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9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台湾就快没电用了,“拥核”呼声逐渐高涨,民进党即将自打脸?
...,“拥核”的呼声也逐渐高涨,在现实和民众的重压下,民进党当局恐怕即将自打脸了。(台湾深陷“缺电危机”)民进党当年为了选举,搞出了一个“非核家园”的口号,成功上位,在民进党的计
2024-04-23 11:23:00
民进党“减核增绿”,清洁电力不增反减
...考消息网9月20日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9月18日报道,民进党上台后,致力于推动太阳能、风力这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装机量与发电量都有所增加,甚至已超过核能发电量。行政团队与
2023-09-20 15:47:00
台湾差点没电用了,民进党刚自夸完能源政策,就被现实打脸
...(台湾差点出现大停电危机)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民进党错误的能源政策,在能源转型这个问题上,不管被打脸多少次,民进党当局始终固执己见,从不认错,这不,前段时间刚自夸完新的能
2024-04-16 16:57:00
...,除了国际燃料价格上涨等外部因素之外,关键之一就是民进党当局坚持“非核”的错误能源政策。去年7月,台湾已经调涨一次电价,平均涨幅8.4%,其中产业用电调高15%。此次调涨后,
2023-03-18 20:06:00
...期巨额亏损的台电,终于撑不住了,将于4月调涨电价。民进党当局长期不尊重市场机制,迫令台电冻涨,已延误台电根据收支结构灵活调整电价的时机。眼前已经逐日攀升的物价势必也会被带动,
2024-03-26 12:48:00
硬拗“台湾不缺电”,究竟打了谁的脸?
...房-日月谈工作室任成琦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民进党将继续执政,能源议题成为关注焦点。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政客日前提到能源政策时称“台湾不缺电”,还说节能比开发新电
2024-02-02 18:01:00
...无法形容。”岛内民众究竟如何看待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及民进党当局的处置态度,记者近日通过走访台湾的一些日式料理店和鱼市,采访普通民众,了解真实情况。“请问生鱼片食材产地是哪里?”
2023-09-23 08:05:00
副手锁定台大院长苏宏达?柯文哲本人回应:我吓一跳
...有柯阵营幕僚探询苏宏达参政意愿。知情人士指出,苏反民进党色彩鲜明,未担任官职或参选,政治素人形象符合柯营对副手的想象,且苏历经“卡管案”、林智坚与郑文灿论文案,更传出被台安全
2023-06-06 14:57:00
...电累计亏损达3800多亿元,与能源政策脱不了关系,这是民进党一意孤行推动“非核家园”政策的必然结果。他指出,核电虽无法帮助台电完全解决亏损,但如果当局不执意“废核”,4个核电
2024-03-24 21: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