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右四)回到家乡株洲考察农机合作社。 记者/杨如 摄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如 通讯员/张舟) “无人农场就是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未来,农民操控无人驾驶农机就像玩手机一样轻松。”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描绘的农业生产新图景,这个图景将在天元区实现。5月7日,罗锡文院士率团队来到三门镇考察株洲首个无人农场项目。
罗锡文一行先后来到株木村、月形村,实地考察当地农田基本情况,并详细了解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排灌系统、农机推广与应用等。
“天元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很好,我们会把无人驾驶技术带来,在月形村设无人驾驶插秧试点。通过这些做法,推动整个无人农场技术在株洲落地,继而推动湖南水稻生产、农业生产。”罗锡文对天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给予了肯定。他说,地块大、田面平、连片种植、机械化程度要高是建设无人农场的先决条件。
罗锡文团队研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智能农机设备,在全国15个省启动了30多个无人农场建设。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成熟,无人农场得到了农民的认同和社会的认可,目前正在加速推广应用。
随后,罗锡文一行来到农机合作社,了解农机发展情况,查看了为适应无人驾驶能在原有机具基础上改装的各类农机具,并与市、区两级农业农村相关人员、种粮大户、农机大户、村干部开展座谈,部署下一步无人农场项目安排。
座谈会上,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胡炼介绍了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无人农场有五个功能,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胡炼总结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2: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