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十几次应聘失败终卧底成功!揭秘杨铭宇黄焖鸡后厨乱象报道背后故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18 17:41:00 来源:缘之心

编者按

315前夕,新京报记者暗访了位于河南郑州、商丘的3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加盟店,发现了包括食材过期、变质、剩菜回收再卖等后厨乱象。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月13日,国务院食安办向山东省食药安办、河南省食安办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两地核查处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

该报道是如何完成的?记者在暗访中有哪些见闻?传媒茶话会联系新京报视频新闻中心,揭秘报道背后的故事。

一场疑似食物中毒,一只老鼠,让我们决定做这个选题

2024年,一则“郑州十几人疑似食物中毒”的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没过多久,又有顾客爆料在黄焖鸡米饭中吃出了一只老鼠。食品安全事故加上卫生问题,让“我们视频”对这家全国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产生了强烈兴趣,它的后厨究竟什么样?食品安全真的有保障吗?

十几次应聘失败后终于成功卧底

在正式前往暗访之前,报社内部对选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我们视频”也做了大量案头工作,查阅过往相关报道,请教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外卖小哥,尽可能多地了解餐饮行业的一些特点和潜规则。

这些前期准备,让记者对暗访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为了顺利进入门店,记者在社交平台和线下门店四处寻找招聘信息。有些门店不需要人,记者便给老板留下联系方式后继续寻找下一家。因为之前卧底调查过非法屠宰场,对后厨的操作流程有一定了解。然而,即便如此,依然经历了十几次失败,最终才成功进入报道中的门店。

每一次提问都需要提前设计和推演

在暗访调查中,“伪装”至关重要。每一次沟通、提问的方式,甚至后方小伙伴如何保障卧底记者的安全,都需要提前设计和推演。

为了避免引起怀疑,当记者目睹一些不规范操作时,不会直接质问,而是采用更贴近后厨人员的说法。例如,当看到牛肉被添加色素时,记者并未表现出惊讶,而是侧面询问“这个加多少?”,因为一次不经意的提问失误,可能会让整个调查“折戟”。

采访期间,记者尽量让自己显得更像一名长期在后厨工作的员工——不洗脸,让皮肤泛黄;穿着沾染鸡腥味的工作服,每天放在门口,第二天继续穿。

由于门店工作人员有限,记者需要不停地洗菜、炒菜、洗碗、打扫前厅,刚开始几乎没有空隙观察和拍摄。如果偷懒不干活,极易引起怀疑,因此需要正常投入工作,利用上厕所间隙寻找拍摄机会。

“如果点餐时间太早,很可能吃到的是‘回锅鸡’”

后厨的日常工作看似简单:洗菜、备料、炒菜、刷锅,但短短半个月的暗访调查中,记者却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乱象:

首先,回收顾客吃剩的食材,简单冲洗后继续使用。

一天早晨,记者在后厨发现锅里残留着几块凝固的香菇和鸡肉。一个店员随口说了一句“赶紧清洗”,当记者正准备倒掉时,另一位工作人员却制止了:“肉不要了,香菇还能用。”他随手将香菇涮洗后扔回配料盆,而这些食材,很快就会被端上顾客的餐桌。

其次,隔夜菜直接加热,第二天继续卖。

在三家门店,记者多次发现前一天剩下的黄焖鸡没有冷藏,也没有任何保鲜措施,而是直接放在后厨的案子上。第二天,它们会被简单加热,再次卖给顾客。如果你点餐的时间太早,很可能吃到的就是“回锅鸡”。

最后,牛肉染色,卖相比安全更重要。

在河南商丘的一家门店,记者看到店员拿出一瓶红色液体,倒入牛肉里,问她那是什么,她答道:“色,让牛肉看起来更新鲜。”换句话说,你以为的“新鲜”牛肉,可能只是假象。

此外,这些门店员工在制作菜品时时常抽烟,配料随意勾兑,生鸡肉扔在垃圾桶旁,凡此种种乱象,让人触目惊心。

激烈争论,只为给公众呈现严谨的真相

2月底,记者结束了调查,带着大量影像资料回到报社。

整理素材的过程和调查本身一样辛苦——半个月时间拍摄了上百小时画面,但真正能用的或许只有5%—10%。

由于现场环境限制,许多镜头模糊、抖动严重、光线不足,必须反复认真筛选。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保证每一条信息的准确性和证据的完整性。在组稿剪辑过程中,对于视频脚本,我们也是反复打磨,其间甚至发生激烈争论,最终都是想呈现给公众严谨的真相。

国务院食安办挂牌督办——“所有的努力没白费”

报道发布后,杨铭宇黄焖鸡总部迅速做出回应,发布致歉信,并宣布三家涉事门店永久闭店。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展开检查,国务院食安办向山东省食药安办、河南省食安办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两地核查处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

舆论的关注,最终促使了监管的行动,也让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看着各地调查工作一一展开,同事们都欣慰地笑了——“所有的努力没白费”。

不能让一碗黄焖鸡外卖成为食品安全的赌注

许多连锁品牌都以“标准化”作为卖点,但这次卧底调查让我们深切认识到,所谓的标准化管理能否真正得到落实,仍需打一个问号。

在卧底调查期间,记者发现部分门店的鸡肉和配料是统一配送的,但香菇、土豆等配菜仍然由商家自行采购。此外,企业总部对加盟店加工环节的监管形同虚设,所谓定期巡查也只是表面功夫。

黄焖鸡后厨乱象的报道价值,更在于提升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无论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应尽职尽责。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点的那一碗黄焖鸡外卖,会成为一次食品安全的赌注。

主编:刘娟

编辑:李磊

校对:李媛 毛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损坏,跟商家协商赔偿无果,向市场监管部门寻求帮助。食品安全无小事。执法人员立即赶往涉诉门店,对该门店后厨环境、食材贮存等情况进行细致核查,并向商家了解相关情况。商家介绍,李女
2023-10-17 08:35:00
网传霸王茶姬将赴美上市,东方星巴克的故事不好讲
...模式,这种方式虽能短期内快速扩张,但在标准化管理和食品安全方面把控难度大,食品安全等问题凸显。截至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霸王茶姬投诉量达1192条,投诉主要集中在饮品安全卫
2024-06-11 10:41:00
加盟难控认购不足,茶百道撑起港股年来最大IPO?
...质量的产品?成为了茶百道面临的一大考验。在这其中,食品安全问题尤为敏感,需要公司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把控。而事实上,茶百道在食品安全方面栽的跟头并不少。近年来
2024-04-18 19:48:00
塔斯汀汉堡“生肉门”背后 承认食品安全监管失职却“屡教不改”?
...斯汀刚荣获“2024年度餐饮品牌力百强”殊荣,如今却因食品安全问题“翻了车”。图为消费者在塔斯汀汉堡中吃出生肉截图消费者:为什么吃出“生肉”的总是塔斯汀?面对此次“生肉门”事
2024-10-31 20:07:00
蜜雪冰城转战港股,供应链管理仍是风险点
...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稳定供应链、加强门店管理、保障食品安全上,毕竟产品才是品牌生命之源。作者|RBF内容组编辑|鹤翔出品|零售商业财经ID
2024-01-04 23:57:00
宣战“双11”、跨界卖茶饮、明星代言.....绝味鸭脖营收之困何解?
...门店数量为15950家。半年之内,门店数量减少了981家。 食品安全问题惹争议记者注意到,有媒体曾报道称,绝味食品营收下滑主要是销量下降所致。而“火极一时”的绝味鸭脖如今却
2024-10-30 17:14:00
这些豫企相当潮丨一杯茶何以甜全球——来自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报告
...直以来广受欢迎的原因。企业以科技力量为支撑,既注重食品安全,又注重原材料的应用技术创新升级。比如,珍珠奶茶中的“珍珠”为天然木薯粉制成,在安全健康的同时,也在口感等方面提供高
2023-07-07 07:51:00
百果园,大崩盘
...百果园上海子公司因销售的翠冠梨农药残留超标,违反《食品安全法》,被罚款9.38万元。在黑猫投诉平台,针对百果园的相关投诉达到2900条,大多集中在价格背刺、售卖坏果、商家不予
2025-02-20 16:49:00
起底听花酒张雪峰:营销高手 烧钱不分红
...品下架、上交所发函……一夜之间,听花酒“凉”了,其背后创始人张雪峰也崩塌了。从成都走向青海、西藏,从冬虫夏草到凉露酒再到听花酒,1969年出生的张雪峰一直走在讲故事的路上。而
2024-03-18 00: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多人获刑 涉及非法猎捕、贩卖、运输鸟类等犯罪行为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鲜明导向
2025-11-14 18:52:00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