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刘元迪 临沂报道
每年2月的最后1天是国际罕见病日,今年2月29日是第17届国际罕见病日。
公开信息显示,“罕见病”又称为“孤儿病”,多为先天性疾病或者遗传性疾病,“瓷娃娃”“渐冻症”“小胖威利”等都属于此类。目前全球发现的罕见病已经超过7000多种,占人类已知疾病的10%。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罕见病患者人数接近2000万,由此可见,罕见病,并不罕见。对于罕见病的有效防治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预防罕见病?根据罕见病的发病特点,注意以下几点,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罕见病:
1.近亲结婚可增加罕见病的发生率。国家《婚姻法》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而使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
2.鼓励适龄生育。高龄(≥35岁)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概率升高。
3.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孕前或者早孕期进行遗传咨询,进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对携带共同致病基因的高危夫妻进行植入前产前诊断和产前诊断。
4.出生后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目前最提倡父母们进行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在孕前进行优生指导,口服叶酸等,完善优生检查,最好是夫妻双方都进行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看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第二级预防:怀孕期间可以通过产前筛查、无创产前诊断进行常见染色体病的筛查,对于筛查高风险及发现有超声异常的可以对绒毛或羊水穿刺,对胎儿进行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检测,通过这种形式的产前诊断,预防有遗传性疾病的胎儿出生。第三级预防:新生儿筛查,出生后抽新生儿的足跟血,就能查苯丙酮尿症等罕见病,目前也可以通过新生儿基因筛查,对80多种遗传病进行基因筛查,一旦查出有遗传病,尤其是一些遗传代谢病,可通过及时治疗、干预,预防疾病的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