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丨宗和
宁夏一老人“赖”在医院10多年,近日引发关注。
据新黄河报道,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住院部,有一位老人单独入住一间病房长达10多年,至今未出院。从网传视频来看,老人身穿睡衣睡裤,站在病房门前自顾自说话。另有网传照片显示,病房地面和墙面破损,房内摆放有床和椅子,窗台及柜子上摆放了锅碗等。
医院眼科相关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确认此事属实,称因存在医疗纠纷,后老人“占了一间病房,十几年了”。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建于1935年,是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而整个宁夏仅有三家三甲医院。公开资料显示,该院2017年实际开放床位3684张,共有51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2017年全年总诊疗253.26万人次,出院12.48万人次,住院手术5.71万人次。
从这组数据上看,该院就医资源比较紧张,一名老人却能独占一间病房十几年,岂不是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除了让老人一直住着,医院就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
(图片来自网络)
检索相关新闻不难发现,像这位老人一样长期住在医院,把医院当“家”赖着不走的案例,并不少见。这其中的原因纷繁复杂,医院对这种情况也是相当头疼。
有的是孤寡病患,没有亲人照顾,自己还没有劳动能力、赚不到钱,把医院当成了救助站;有的人贪图医院相对便宜的床位费,医保还能报销一部分,把医院当成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有的是和医院有未解决的医疗纠纷,霸占病床当筹码。
新闻中的老人,是他霸占床位不走,还是医院主动让他住下,暂时不得而知。医院给的回应是“正在处理”。有人猜测,可能是老人提出的赔偿数字过于巨大,医院觉得与其赔钱,不如让他一直住在医院里。
这种情况,发生在床位比较富裕的民营医院还能理解,但是出现在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这样省内首屈一指的三甲医院,实在不可思议。在很多大医院,病人得排好久队才等来一个床位,该医院这么处理纠纷,就没考虑过是否耽误别的病人?
早在十年前,深圳的一项数据就显示,全市有61例类似“医赖”案件,他们占用的住院资源,可以接收近1900号病人。而在江苏,当地卫生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因病人赖在病房等原因,医疗机构至少损失4亿元。
为了解决医患纠纷,很多地方都成立了医患纠纷调委会。病患找到医调委后,专家会评议医院的诊疗行为对他是否有损害,如果有,调解委员会给出一个意见,让他可以和医院谈判。如果病患对调解结果不满意,可以去法院起诉。
可能有人会说,病人相对医院是弱势一方,如果医调委不站在自己这边,打官司又耗时太长,不如当“医赖”管用。但医院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在过去十多年间,各地探索了一些治理“病房钉子户”的措施,比如多部门联合采取行动,进行专项治理,以及完善法规法条,针对规定时间内应出院而拒绝出院的,实施加收床位费等惩罚措施。对不肯接受法院判决结果的病患,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等。
此前某地的一起案例中,患者因交通事故受伤住院治疗后,尽管医院先后20多次下达出院通知,但他坚称没治好不愿出院,霸占病床近3年。后来医院将患者告上法庭,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把他送回了家。
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这种情况,不排除是因为老人年纪大了,医院和法院都不愿冒险用强制手段,担心万一老人有个三长两短,局面更不好收拾。
可赖在医院不走人,总归不是办法。医院若有难处,就说出来,找相关部门、家属以及社区,一起碰头商量个解决方案,看能不能先把老人接回家,再继续谈怎么处理医疗纠纷。一拖十几年,对老人、对医院、对其他病人,都不是什么好事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8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