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四十年来一事无成,六十岁后才飞黄腾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3 19: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卜式、儿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闲,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是时汉兴六十馀载,海内乂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

他四十年来一事无成,六十岁后才飞黄腾达

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创举,那就是科举制度。所谓科举制度,就是通过考试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今天很多人都批判科举,认为那种应试出来的人一定不堪重用,书呆子治理国家怎么可能不误事?其实这就是有点偏颇了,像宋代的王安石、范仲淹,明代的张居正、于谦,哪个不是科举出身呢?然而在没有科举制度前,中国难道没有选拔人才的方法吗?也是有的,在汉武帝的时候就让地方上推选有才德的人到长安效命,不少人就因此而飞黄腾达,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坐观垂钓,四十不成

现在的人想到古代的皇帝,如果打算评比一下,那么,汉代的汉武帝肯定是名列前茅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他可不是开国皇帝啊!竟然有时候比汉高祖人气还要高——其实原因倒是很简单,因为在汉武帝的时候,汉朝击败了北方的匈奴政权,为中原百姓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后世的百姓每当想起这位英武的君主,再对比一下当朝的皇帝,很容易感觉自己运气实在是不太好。

他四十年来一事无成,六十岁后才飞黄腾达

在汉武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公孙弘,他虽然是躬逢盛事,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却没有在仕途上春风得意。也许是因为贫穷吧,毕竟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的话,怎么可能有精力去当官呢?公孙弘是齐国人,年轻的时候为了养活自己在监狱作狱卒,后来因为犯了点小错误就被免去了职务。没有办法,身为读书人的他为了谋生只好去海边养猪,这个工作倒是不怎么复杂,就是名声好像不太好听。就这样,公孙弘到了四十岁还是一事无成。

白发出使,九死一生

但是俗话说得好,是金子就总会发光。当时皇帝选择人才,最重要的是品德。这个要求其实很容易理解,有品德的人如果有幸能够有才能,那么,对于国家的治理肯定是一件大好事,起码不会出错吧。而有品德无才能的人呢?虽然不怎么可能做成什么大事,但是再怎么着也不会成为国家的蛀虫吧!所以汉武帝对于人才的要求就是道德高尚。

他四十年来一事无成,六十岁后才飞黄腾达

公孙弘这个人尽管运气不太好,但是他从来不抱怨运气,值得注意的是,公孙弘还有一个后妈,而公孙弘没有因为是个后妈就虐待他,反而像是个亲生儿子那样对待老人家。这样看起来,公孙弘算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了吧。所以时来运转,公孙弘在六十岁的时候被自己的乡亲们推荐上去,成为一个官员。皇帝让他去出使匈奴,这其实是很危险的差事。古人曾经因为匈奴的存在而十分恐惧:“而宗庙在都,匈奴未灭,拊心长叫,万恨不追。”(——引自《金楼子·立言》)公孙弘算是挺有本事的了,竟然出使匈奴还能平平安安的,但是由于一些条款没有让武帝满意,所以直接被免官了。

东山再起,青云直上

然而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没有过多久,公孙弘因为高尚的品行竟又被乡里乡亲推到了长安。公孙弘十分尴尬,对老乡们说:“我已经去过长安,而且也被皇帝任命过了,只是因为没有才能而被罢官,你们应该重新选个好的人。”但是老乡们十分信任他,于是他只好又出发了。当时朝廷把几百来号人聚拢在一起,然后让他们“答辩”,公孙弘的表现最好,所以皇帝竟然很喜欢他,让他当了第一名。

他四十年来一事无成,六十岁后才飞黄腾达

现在来看,汉武帝这个人性格是比较爽朗直率的,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就要把他捧到天上,我们所熟知的霍去病等人不就是这样吗?但是讨厌一个人就会把他狠狠地踩在地上。幸运的是,公孙弘是前者,所以尽管他年纪大,而且已经被罢官过了,但是这不影响他到了六十多岁才春风得意。

巧言令色,无疾而终

公孙弘因为有过一次被贬的经历了,所以做事非常谨慎,讲话也很注意皇帝的态度。史书上因而这样评价他:“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引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有些时候他做得甚至有些虚伪了。公孙弘虽然位列三公,但是他的被子还是用粗布做得,饭桌上也不怎么会出现肉,和其他官员比起来真的过得极其简朴了。

他四十年来一事无成,六十岁后才飞黄腾达

有一次,终于有人说他有问题了,那个人就是著名的汲黯。汲黯说:“公孙弘职位很高,俸禄也不少,但是他却使用粗布来做被子。这就是在行诈!”皇帝因此询问公孙弘,结果公孙弘灵机一动,反其道而行:“是的,我的确犯了汲黯所言的问题。我与汲黯的关系是最好的,但是今天汲黯竟然告我,那的确是我的问题啊!今天我已经是位极人臣了,谁敢说我坏话呢?而汲黯当庭这样说我,说明如今是圣天子临朝,陛下应该觉得庆幸。”皇帝一听,觉得他是在谦虚,所以反而不再疑心,让他安稳地度过了晚年。

总结

如果说公孙弘一定有什么诀窍的话,或许就是耐心吧!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然而公孙弘到了四十岁却还是平凡人一个,如果换了其他人,那一定是觉得自己这辈子算是完蛋了,但是公孙弘却不一样,他没有改变自己的凌云之志,方云愈挫愈勇,终于位极人臣。但是尽管如此,他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做人太圆滑了,他几乎不会得罪人,在朝廷上讲话,他总是提出好几个观点,目的就是不得罪同僚,同时也让皇帝高兴。这样的话,虽然看起来自己是四平八稳了,但是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呢?后世之人应该警惕,不要让自己尸位素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朝最狠辣的皇帝,处死两位公主,杀光太子全家
...个儿子就是当时的太子。这个狠毒的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汉武帝这一生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但是越是权利紧握越是猜疑,等到了老年更是疑心重重,这就成为了别人利用他的把柄。汉武帝
2023-02-20 22:31:00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公孙丞相一直能做到死,政治才能特别突出
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一共有了十三位丞相。其中有三个丞相自杀,三个丞相被杀。所以,在汉武帝一朝为官的可谓是伴君如伴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庙堂之上处处都有杀机。在汉武帝后期他任命
2024-10-25 12:17:00
善于伪装的公孙弘从平民到丞相,用智慧让汉武帝心甘情愿被“骗”
汉武帝朝有一个叫公孙弘的人,他可以堪称官场上的“老狐狸”,在他40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70岁的时候到了汉武帝身边,被汉武帝被提拔为了丞相!公孙弘当官属于打太极拳类型的,目的只有
2023-04-22 09:47:00
汉武帝名臣公孙弘,凭什么六年从白丁到丞相
...丞相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人臣所能达到的顶峰。自汉武帝起,丞相还有一个荣誉——封侯。所以,在帝制社会,一个人能做到丞相位置,无异于登天。当然,汉武帝一朝除外,那时候的丞相是
2024-04-26 22:29:00
皇帝下旨让将军当宰相,将军却直呼死到临头是为何?
...后却吓的浑身发抖。并且直呼死到临头了。这件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武帝让本是将军的公孙贺当宰相,却把公孙贺吓的浑身颤抖。公孙贺出身侯门大家,在少年的时候,公孙贺就时常陪太子
2023-07-29 13:38:00
卷入“巫蛊之祸”的公孙贺公元前91年初春,奉汉武帝诏敕,大汉丞相公孙贺被捕入狱。在狱中,有司穷治其罪,他和儿子公孙敬声受尽了凌辱和拷打,最后,父子双双死于狱中。汉武帝犹恨意难消,
2023-04-18 16:15:00
卫伉及公主被杀,皇后与太子被逼自杀,背后原因是什么
...点:一、朱安世被丞相公孙贺抓捕归案后,是如何上书给汉武帝的?二、朱安世怎么知道丞相公孙贺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且以巫蛊之术来诅咒汉武帝的?朱安世可是汉武帝下诏通缉的重犯,而且很长
2024-07-22 20:30:00
历史上最残忍的皇帝是谁?
...么到底是哪位帝王这么残忍无情呢?此人就是威名赫赫的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被后人誉为汉武大帝。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皇帝往往全身都是
2023-08-29 13:45:00
...,天子亟使使召之。公元前96年,巫蛊之祸发生的5年前,汉武帝巡游路过河间国,有术士说此地有奇女子,汉武帝于是立即下诏派人查找。这事怎么看都让人怀疑,从今人的角度看,难道这事不
2024-07-16 16: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